APP下载

环境新闻社会功能的研究

2019-01-28南京林业大学21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3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工作者建构

王 玙 (南京林业大学 210000)

一、前言

生活变好了,科技发达了,媒体传播事业愈发成熟,但是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在逐步加深,其影响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在现如今的世界范围内对于环境问题的讨论、争论愈发频繁,媒体行业为就这一问题的讨论让环境问题自然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类相对独立的新闻类型,即环境新闻。所谓环境新闻学,就是探求媒介通过环境报道来实现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1环境新闻同其他新闻类型一样都具备了媒体建构的功能,同时环境新闻在人类社会上具有自己一定且独特的功能。

二、环境新闻的一般社会功能与社会建构

(一)环境新闻的一般社会功能

环境新闻在社会上能够强有力地推动环境治理的进程,让环境治理工程大踏步向前发展,同时对于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已有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有促进作用。由于一般有关环境新闻的报道都属于揭露性的新闻报导,其内容大多揭露了因人类有意行为而破坏了环境的事实。正是环境新闻独有的这样的功能让其在社会中如警钟一样时刻警示着人们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心力来保护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

环境新闻在社会上拥有对公众的启发、引导、教育的功能。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环境教育已经逐渐被重视起来,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也逐渐确立起来,但是我国环境教育仍处在初级阶段。新闻媒体毋庸置疑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工具,在社会环保意识的确立及进步的教育任务上,新闻媒体应担起重任。正是因为目前我国的环境新闻处于成长阶段,因此有着极大的进步空间,好的环境新闻应不仅做到是对有关环境事件的理智、客观、科学的报道,同时还应包括了对有关环境问题的深度挖掘的内容,从而这样的环境新闻不仅仅只停留在事件表面,还深究探索了其根源性问题。

环境新闻在社会上的第三个主要功能是起到环保宣传作用的功能,环境新闻通过记者向受众传播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信息,让受众能够从环境新闻中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而自发的展开一系列环保行动。例如在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新闻的报道会在有关问题上向人们敲响警钟,通过简单的知识普及与教育,强化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环境新闻在社会上还具有重要的一项监督的功能。舆论监督是大众传媒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相关主体面对环境保护问题常常出现越轨现象, 理应发挥监督效应的制度性方式却由于体制性局限无法有效发挥作用。2社会上存在的大多问题都采取依法治理的方式,而新闻媒介或者新闻本身在治理过程中可以发挥稳定的监督功能。在现在社会,通过环境新闻产生的环境新闻部门和环境法体系与政府企业三方环环相扣的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活动正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值得深度研究重要新方式。

目前,我国环境新闻传播事业仍处于向更高一级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存在许多有待提高和改进的地方,从而让环境新闻在各方各面都能发挥一定的功能。环境新闻作为联系社会大众和环保专业界的桥梁和纽带,兼顾时效性、知识性、专业性,环境新闻不仅能够良好促进环境保护的工作,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政府相关工作,甚至一定成程度上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环境新闻的社会建构

通常而言,人们会认为新闻的社会构建是从媒体利益出发的,大家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媒体组织如何构建方针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利益,这种“利益方针政策”就成为部分群众所认知的新闻社会的核心框架。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紧密的同时存在着一定区别性,从而环境新闻有了它独到的社会建构功能。

环境问题较一般社会问题而言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环境新闻报道容易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复杂性的社会建构。发生环境问题,容易牵连出多个组织、机构或团体。从属不同,位置则不同,选取的角度也会不同,对于环境问题本身的关注点就会不一样,更有甚者千差万别。例如对媒体组织而言,常常会因为需要遵循的一定的新闻框架而无意识的绕开了环境问题中的多面问题点,从而导致报导出来的内容实际上是对事件本身的“矛盾”进行简化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容易无形之中向广大受众就建构了他们所想表达的单一而鲜明的直接对立的印象。所以环境问题本身往往比新闻报道复杂许多,而新闻媒体在环境新闻的建构方面会一定程度削弱社会中对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的重视。

环境问题就一般性的社会问题的报道而言,不仅与道德、法律等有关系,大多环境新闻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报道有关环境新闻多从科学发现或科学观点的角度切入,从而达到环境新闻的社会建构的科学性。从某一角度看,科学像是有关环境问题的第一道关口,需要先经过科学的研究或佐证,才会被新闻媒体报导出来,无疑科学的话语是环境新闻社会构建的重要要素。所以,新闻媒体应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 根据地区和群体差异, 合理分配报道重点。3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我们通常会通过新闻媒体报道了解国家、世界的环境问题,同时也依赖着新闻媒体对环境问题的解读重新建立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但环境问题与科学研究有密切关系,新闻媒体就更加需要借助科学的权威性来提高环境新闻报道的说服力。

环境新闻在社会建构上具有选择性的特点,环境新闻被媒体选择报道,同时这种选择的过程也是形象化的过程。与一般社会问题相比,环境问题往往不是一瞬间爆发的灾难而是因为人类一系列的超预支自然资源的行为活动积累起来而导致的。而新闻媒体在社会生活中通常可以通过传播行为向人们再现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会为了适应媒体预制或本有的框架,同时追逐具有新闻价值的热点新闻,而对有关环境新闻内容进行选择(尤其偏爱危机和冲突新闻)并通过一定的新闻传播实施传媒活动。另一方面,在环境新闻的社会建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常常会将要报道的环境问题进行符号化、形象化的操作。因此,当环境新闻在社会上被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到的同时,一定是环境新闻工作者对具有一定戏剧性、可描述性的新闻事件下足了功夫。

三、总结

正是媒体的报道和媒体的环境构建,让环境问题逐渐走到现在社会问题的中心要点之中,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及媒体政府集中关注,焦点讨论的问题。媒体在将有关环境的问题推向社会这一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新闻社会功能的重要性逐渐被体现出来,环境新闻工作者需要为充分发挥环境新闻社会功能上做出充分的准备。

为了环境新闻在社会上能够充分发挥其推动促进作用的功能,环境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具备深厚的环境学知识的条件,然后在报道相关新闻时不仅可以对新闻中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从专业角度进行深入挖掘、调查,提出建议,同时还能充分结合自身掌握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从多角度去介绍、分析问题,从而让读者能够对环境问题有更加明确深刻的认识,并且更有利于推动环境治理的进程。4

当下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不断被破坏,有关环境保护的新闻内容虽层出不穷,但作为环境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中,记者需要有自己深邃的见解,这是在观照、审视、分析采访所得素材以后提出的,体现出思考的深刻之处。5所以需要环境新闻工作者在生活阅读上多观察、善发现,从而更好地向读者介绍环境保护的知识,以发挥环境新闻在社会上的教育功能。

当今时代,环境问题已经进入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行列,而环境问题不仅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律、公共政策、政治、经济等多种学科都有关联,同时它还与个体及社会公众都存在着复杂且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新闻是反应环境问题的,它需要新闻工作者通过一系列正确的环境话语的运用正确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同时还要尽量避免环境问题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复杂关系作用的出现。环境新闻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会被新闻本身所固有的条件有所限制,同时在与反映其他一般社会问题上比较来说,环境新闻工作者需要清晰明了地报道新闻以易于广大人名群众明白接受,同时还要注重深度的分析和报道以充分发挥环境新闻的社会功能。

注释:

1.引自期刊:徐敬森.《论环境新闻的社会构建》[J].新闻世界,2010(07):52-53.

2.引自期刊:陈相雨,王丹.《大众传媒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定位和实践路径》[J].阅江学刊,2015(02):96-102.

3.引自期刊:陈相雨.《当代社会思潮的媒体舆论引领》[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2(04):19-22.

4.引自期刊:戴金省.《增强环境新闻的社会功能》[J].青年记者,2012(24):52.

5.引自期刊:丁柏铨,陈相雨.《对新闻报道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新探讨》[J].新闻传播,2012(07):7-11.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工作者建构
关爱工作者之歌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建构游戏玩不够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