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声乐活动在华考
2019-01-28张灿毅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252000
张灿毅 (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252000)
一、教会声乐对中国声乐影响
西方音乐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早在明万历年间就有据可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入华献“西洋雅琴”(古钢琴)一具给万历皇帝朱翊钧,并附有乐书一部。皇上抚琴有异音,这乃是利玛窦在“西洋雅琴”上演奏的西方调式,二者是古钢琴额音色,朱氏更是对所附乐书甚奇,乃命译之,从史料中推断书的大部分章节与宗教歌曲相关。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范围很小,传播的对象只是皇帝本人;有学者的研究证明明朝中后期皇帝宫中有中干人等设堂进行礼拜活动,唱宗教歌曲,由此可推断,传教士对小范围受众群体进行了试唱、西方调式调性音节训练教授,乃至其可以完成宗教仪式, 受众群体最初可能是对于异域文化的猎奇,但客观上产生了西方声乐的教学活动,与万历皇帝学习西方音乐相比此时受众群体虽然增多,但范围还是相对有限,远谈不上与现代教育之结合。
清文人王柔在其文论《西洋音乐传入中国考》中如实记载,清中叶在华的传教士群体数量颇为众,南怀仁、旭日升等人甚至有国际性的名望。康熙闻之则差专人将后者迎入京师,旭日升是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他的即兴视奏、视唱以及展示出的西方五线谱等西方音乐学识令玄烨甚为惊诧,康熙帝以国家意志的方式将其言行编入文献--《律吕正义·续篇》,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文中只是一些粗浅的乐理知识,这是西方现代音乐在华传播的重要文证,从中也可以查到玄烨学习西方声乐的证据。
“中国大众可以同唱颂歌,颂赞天父,荣耀归于神”1,这是传教士之责所、上帝的愿望。鸦片战争之后西人的传教活动逐渐增多,传教之处所、传教士的数量、受众的人群已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朝来礼拜三巴寺,百千夷女纷成群。西夷久住风貌变,只有装束仍夷人。合掌西僧自忏悔,喃喃耳语人难闻,西僧领之做梵唱,咿嘤可厌如秋蚊---中土弦歌尚雅乐,唔使奇技淫吾民。”2蔡显原见识到了西方侨民的宗教仪式,诧异于他们的歌唱活动。
“到1899年,全国的教会学校约达2000所,学生40000人以上”;“1850上海的徐汇公学、1861的清新私塾、中西女塾、圣玛丽亚女校、都先后西洋音乐课程,并将声乐、合唱、作曲等课程扩容在其中”。3教会学校教育的规模,受众学生的群体则大大增多。学者宫宏宇的文章《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下)论述了热心教育的传教士力求教会教育制度化的史实,这包括音乐教育,文章《基督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与实践)以狄就烮为例》一文中以山东青州长老会传教士狄就烮(julia brown mateer1837—1898)为例详述歌唱的教学问题。
学唱有两样顶要紧的:一是要仔细的效法乐师。因为书中的话,不论学的怎样明白,乐中的法子,不论看的怎样透彻,不效法乐师,总会不完全。二是要恒心演习。因为学唱原不容易,必得功夫到了才能学成。倘一面效法好乐思,一面用功演习,这样学乐,并不甚难,从小学,更是如此。所说学乐不甚难学,却不可看轻,以为乐是浅薄的。当之乐是无穷无尽的,其中的妙趣,就是一辈子也学不进。
但这些教会的音乐教师发现,因音乐文化不同,中华帝国的成年人对于半音的发声与演唱比较困难,儿童却不然,随着学生兴趣的增加,时日积累,他们已经可以轻松演唱多声部的圣咏了,多声部的引用使得专业的嗓音训练成为传教士讨论的话题。“1901年亮月乐在一篇题为《中国嗓音之训练》中提到,南京汇文女子大学堂,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学习声乐”4。这并不是个案,从无数个传教士的案例,或者在华宗教办学案例分析,在华神职人员由于具备西方教育背景,入华后依照西方的教育课程,教育理念进行音乐教育,无形中担当了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启者。教会学校的后期课程里已经有多声部教学的记录,作品的选择也比较广泛、丰富,包括亨德尔、巴赫、贝多芬等作曲家的大型清唱剧与合唱剧目,可见教众的声乐水平之高,如果说最初传教士的音乐传教、教会学校唱歌的设立是为了宗教目的,上述客观事实说明教会学校教学目的则向艺术的教育靠拢(并不排除某些传教士个人的艺术追求)。我国早期留学欧美的第一代声乐留学中的访谈录中可以知晓,他们的声乐渊源与教会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女高音歌唱家高芝兰,傅聪的第一个钢琴老师李慧芳,也都是清心女校毕业的”5。
教会学校有较为先进、完备的教育理念,音乐师资亦勘称职,但稍有不足的是教会学校的受众群体数量有限,如此论说当可证明我国现代声乐于教会学校产生,但却忽略、或者说遗漏了最主要的因素,教会的音乐教学活动基本为西方传教士实施,声乐发声训练是基于演唱圣咏、歌唱上帝之需,而非演唱艺术需要,因此这并不符合“现代专业声乐艺术指的是与西方文化接轨的音乐教育与演唱艺术”,因此现代声乐诞生于教会学校有待继续进行论证。
二、西方歌剧文化在华传播影响分析
很难说现代声乐在我国的生根发芽是为了歌剧的发展,但如果说西方歌剧的传播对我国民众的声乐审美接受有影响是有根据、有道理的。
鸦片战争后,一些西方的艺术形式相继出现,比如油画、摄影,歌剧演出,演唱会等等。在经济条件发展较好的城市比如澳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地,社会生活和娱乐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崇尚洋货之风兴起,在音乐领域内,西方洋乐已经成为时尚的东西令一部分国人所接受,最明显的就是歌剧形式。澳门即大量传教士登陆之后,再一次成为西方歌剧进入中国的口岸。时任香港总督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在其回忆录《中华帝国和其子民的素描》中描述了1833年意大利那坡里市立歌剧团来澳门演出的盛况,这一由五男二女组成的歌剧团有南美巡演而来,当一座临时剧场搭好后,他们上演了罗西尼的歌剧并大获成功。“中国人惊奇的发现了什么,他们用广东方言称这歌剧为唱歌,表演中的歌曲和宣叙调混合在一起”6,这仅是一次简单的音乐会版歌剧制作,没有合唱,没有舞美灯光,仅有小型乐队伴奏,观众们惊奇于这些长着美髯,留着卷发的洋人唱的曲子。满新颖博士在其《中国近现代歌剧史》中详细考察了澳门、香港1851-1875年间的歌剧演出活动,这两个城市的歌剧活动却被上海赶超。上海独特的文化让歌剧在这座城市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学者声称这得益于上海的滩文化,租界等等因素,另外上海的歌剧演出并不像澳门、香港那样偶尔演之,而是时而有之,时有所闻。华洋杂处,歌剧的早期华人观众群就这样在上海等地产生了,他们在经济交往之余对西洋艺术---歌剧也有所认识,这当然也包括声乐艺术。“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7,更是一门歌唱的艺术,与音乐会相比歌剧这种既有歌唱又有戏剧表演的艺术更容易为民众接受,而声乐音乐会则在更为狭小的圈子流行,这要求观众具备更为深厚的西方文化,比如、文学、语言等等。早期歌剧以及其他形式的歌唱艺术在我国的传播多是西方人的艺术活动,演绎群体是歌剧团、歌剧表演者、歌唱者,受众群体是中国的观众(史实表明,较为狭小的圈子),中国人大量声乐音乐会的出现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之后,第一代声乐留学生归国后举办,他们演唱中国作品,这对声乐艺术的宣传是有一定作用的。
注释:
1. 转引自宫宏宇.基督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与实践——以狄就烮为例.音乐探索,2014第一期.
2. 蔡显原.《铭心书屋诗钞》卷2,《听西洋夷女操扬琴有序》,同治二年(1863)刊刻。
3. 满新颖著.中国近现代歌剧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P98页.
4. 宫宏宇.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开创(上) 音乐研究,2003年第一期.
5. 董涤尘 钟寿芝 《前清心女中校史》,第229页.
6. John francis davis: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its inhabitants,ESQ,new york;harp brother publishers,1836repr,wilmington ,delaware;scholarly recources in,1972,vo2,pl175
7. 约瑟夫·科尔曼著 杨燕迪译,作为戏剧的歌剧[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