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象几表校注》书评

2019-01-28江苏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21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易学周易正文

(江苏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210000)

《图象几表》是一部在诸多个学术领域都具有极大研究价值的著作。易学史家称其为“总结北宋以来象数之学发展成果”1之书,哲学研究者又将其看做是研究明代儒释道三教会通、理学与心学之争的重要著作之一。郭彧认为明末忧患之际产生了易图学三大奇书:黄道周以天道而及于人事之《易象正》,以当时的天文历法自然科学知识结合易卦推算,其置闰交食的精度较前为高,又企图以所推诸多“历年图”对历代兴废经验教训作一总结,为挽救明王朝的覆没寻找新的出路;倪元璐则一反常现以六十四版式衍出渚多特殊易图,寓谏于图,阐述治国平天下的经验教训;方氏父子的《周易时论合编》(包括《图象几表》)则是将当时的哲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与象数易学相结合,企图从易学中寻求万法之根本,以“贵为时用”为宗旨,亦大有力挽狂澜之意。

方以智尊父命集结《图象几表》,表明方氏家学十分重视表达象和数的易图书学。从所集易图之多及阐述之深刻来看,《图象几表》实是对汉唐宋元以来易图书学的一次总结。从《周易时论合编》多引用卦气、河洛及先后天说释《周易》经传文字的内容来看,亦说明《图象几表》是阐述方氏象数易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方以智曾指出,《几表》所以著作,是为了反对以下二种解《易》倾向:一是仅从文字训话解《易》,他认为这容易使人拘于典章文字,不能会通义备二是以玄孚解《易》,他认为这种以洗洋玄谈的义理来解《易》,只是以扫除拘泥的幌子来隐盖其浅陋。他认为要克服这二种解《易》弊端,就要重视以象数解 《易》 的方法。2

由是,《图象几表》采用易学原理处理天文、历算、气候、地理、医学、律吕、音声、数学等领域的问题,其又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自然科学、医学、音乐等的重要著作。同时,该书采引了利玛窦、金尼阁、熊三拔等早期来华耶稣会教士的许多学术观点,因此,它又是研究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原始资料之一。该书虽具有如此之高的学术价值,但在现今的学术研究中,它并未获得与其地位相称的重视。究其原因,与该书未能及时点校整理而大量流通有着直接的关系。彭战果先生的《图象几表校注》的出版填补了这个空缺,为《图象几表》思想研究的全面展开提供了便利。

迄今发现了三个《图象几表》的刻本3皆印自顺治十七年(1660)刊刻的白华堂刻版。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学者张永堂在日本发现此书,后携往台湾出版。不久国内又发现此书的两个藏本:北大本与社科院本。据彭迎喜先生言,这三个藏本都属清初白华堂刻本。此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图像汇编,一是经传部分。校注者依据原刻本主要做出如下工作:标点原文、区分原文章节、重新绘制原本的易图、考释引文、更正误刻、弥补漏刻、注解难点、疏通行文等。大致而言,《图象几表校注》中含有的突出贡献至少有如下几点:

第一,细分章节,理清全书层次。原刻本存在的缺陷之一是没有充分地将《图象目录》中的标题载入正文4,这导致原本正文将不同主题的文本混杂在一起,而这种混杂极不利于读者对原文论述的主体进行恰当的区分、判断和理解。例如,《图象目录》标明卷一中有《四象卦数旧说》和《四象新说》两个标题,但原本并未将这两个标题加入到正文之中,这导致正文中将旧说和新说混杂在一起而未作出恰当的区分。校注本通过辨析正文的论述主题与《图象目录》标题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原本未载入正文的标题加入到正文之中,这为读者恰当区分文本论述的主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解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第二,多种校对方式并用,补足纠正了原本存在的大量缺失和错误。《图象几表》原刻本的正文字迹大多数清晰易辩,但200多幅图表中存在着大量难辨之字,又其正文、图表之中存在大量的误刻、漏刻。由于《图象几表》三个存本印自同一个刻版,这使得通常用不同版本之间的对照来处理字迹难辨、发现误刻、漏刻等的方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校注者另辟蹊径,通过借助其他相同或相近的古代文本、行文理路和义理、计算方法等处理了原文中存在的字迹难辨、误刻、漏刻等问题,如原本中第2卷《纳音图》全图近600字中,将近有500字字迹难辨,校注者则依据纳音之理与古代文本对纳音的记载还原了这个图。

第三,考究引文出处,彰显思想源流。《图象几表》虽是桐城方氏阐明其易学原理的重要著作,但同时其又旁征博引汉以来易学家的著作以征成其学,甚至有大量章节的全部文字都引自其他易家的著作。由于古人并未形成现代学术中的严格学术规范和标准,方氏在引用一些他人的作品时有时并不明确说明出处。倘若我们在研究中未能明确地分出方氏所写的文本和方氏所引用的文本,就容易将非方氏的思想误认为是方氏的思想,这种误会在今人研究方氏易学时比较常见,如方氏在《图象几表》第3卷引用明代思想家黄端伯《易疏》中的《四正、四隅正对颠对合文王卦位图》时并未明确指明出处,而著名易学史家朱伯崑先生在《易学哲学史》中将这些方氏引用《易疏》的图文当做是方氏提出的易学理论5。而校注本通过考证罗列出了大量方氏所引之文,这为我们进一步理清方氏易学思想和其易学思想的渊源提供了文本基础。

第四,恰当注解,疏通文路。《图象几表》行文古奥艰涩,又文中夹杂着200多幅正文并未直接解释其义的玄奥图表,加之该书涉及诸如天文、历算、气候、地理、医学、律吕、音声、数学等学术领域的大量问题,这使得现代读者很难进入到文本中去顺畅地理解之。而在校注本中,校注者说明了大量文本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注解大量不易理解的字词和理论、说明了一些意义不明的图表的用途和意义、凸显了一些表面上不是很明确的论证、解读了一些不甚明确的数学演算等等。总之,这些注疏性的工作使得原本艰涩难懂的《图象几表》文本变地清晰易读,文路变地畅通易解。

当然,《图象几表校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注释一些方氏所引古代经典中的词汇时,校注者只是注出字词所出的原典和句子,但没有说明这些字词在《图象几表》文本中的具体意义,如第1卷《冒示》中注解“微之显”时言“《中庸》曰:‘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又‘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而没有具体说明“微之显”在《图象几表》行文中的意义。因此,该书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待进一步的补足。

总之,这部花费了很大精力和心思的注解性作品使《图象几表》这部艰涩难度的重要古代典籍变得易于我们阅读,它的出版势必为《图象几表》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一个坚实的文本基础。又《图象几表》是桐城方氏易学的集大成之作——《周易时论合编》阐明易学基本原理的部分,故它又是载有方氏易学最核心、最根本的理论的著作,因此,《图象几表校注》的出版也使我们对整个桐城方氏易学之研究的推进抱有更高的期待。

注释: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336.

2.蒋国保.《方以智与〈周易图象几表〉》.《周易研究》,1990年第2期.

3.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北京大学藏本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藏本。

4.据校注者在《校注说明》中的统计,未载入原本正文的标题约占《图象目录》标题数目的60%之多。

5.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三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370-371.

猜你喜欢

易学周易正文
从“卜史易”到“士易学”再到“儒门易”
——先秦易学阐释分期断代刍议*
朱正文书画作品选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侨易学视角下“华人作家”赵健秀研究
甜甜的“蝴蝶茧”
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与表述
《雕菰楼易学五种》
户口本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