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在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中的意义

2019-01-28李西臣刘恩芹六盘水师范学院553004

大众文艺 2019年4期
关键词:手工技艺文化遗产

李西臣 刘恩芹 (六盘水师范学院 553004)

现代文明使全球经济紧密联系成一体化的格局,也使全球的文化结构呈现趋同化的发展态势,许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出现了淡化甚至消亡的危机。二十世纪下半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开始出现,并逐渐得到推广,二十一世纪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呼吁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世界众多国家和民族中形成共识,各民族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发展,以维护全球文化结构的合理性,确保人类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在全球非遗保护的实践中,文化生态保护理念的出现,将非遗与它所生存的环境看作一体,并将这一整体作为保护的对象,如在西方许多国家和中国出现的生态博物馆建设,日本的造乡运动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等,使非遗得到整体和活态的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保护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各民族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长河的演进中,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非遗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使文化生态保护在非遗保护中的意义尤为凸显。

(一)非遗的概念与文化生态保护的范畴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遗概念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每个民族及群体都有其各自的生存空间和历史传统,非遗就是人们在适应特定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并且有其特定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例如,贵州纳雍县、六枝特区、丹寨县、榕江县等地的苗族服饰中用棉布蜡染制作的层层折叠的百折裙,就与贵州山地湿冷的特定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蜡染的蝴蝶、蛙、鱼、龙、铜鼓纹等图案也反映着苗族人的历史传统和精神信仰。因此,非遗是人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与生存环境相融合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和智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2的规定,以及《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文化生态保护的范畴主要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物态性的自然环境和蕴涵着特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信仰等的人文环境,尊重和保护非遗的自然和人文生成规律,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整体的保护,并使其得以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遗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关系

“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见人见物见生活’。建立生态区是对非遗及其孕育、发展的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3非遗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非遗原生环境保存完好等等,这些都是文化生态保护区选择和设立的条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可以使其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整体性的保护。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之独特性,文化生态保护有利于非遗的原生态保护。在非遗与文化生态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是非遗与生存环境,非遗与人文生活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如果说文化生态是孕育和产生非遗的母体和条件,那么非遗就是文化生态的结果和产物,离开了文化生态保护,非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将对非遗的保护推及对其母体文化生态的保护,是理所当然和意义非凡的。

二、贵州文化生态的保护机制

贵州境内少数民族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各地的文化生态保存较为完好。贵州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体展馆与生态博物馆相结合的保护机制

实体展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厚的地区兴建的非遗博物馆、展示馆、传习所及专题性博物馆等展馆。它们是对贵州文化生态进行的静态保护,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与工具、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的收藏、陈列、展示、播放、宣传等功能。目前,在贵州省境内,这类实体展馆的数量较多,如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贵州蜡染文化博物馆、贵州傩文化博物馆、贵州婚俗博物馆等十余所专题博物馆。此外,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区,还设有非遗博物馆、非遗传习所等。这些实体展馆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集中的、专题性的、直观可触式的保护。

生态博物馆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原始状况保存较好的一定区域范围内,规划和设立的生态博物馆,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统一纳入保护的范畴。贵州是我国进行生态博物馆实验较早的省份,有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目前,贵州省内的其他生态博物馆还有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村生态博物馆等。生态博物馆将文化遗产活态地保存在其原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它是一种动态的保护机制,整个村寨就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活的生态博物馆,在生态博物馆的范围内,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这里的自然、人文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交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同其孵化、生长的文化生态语境,都会得到妥善的保护。

将实体展馆与生态博物馆相结合,在静态的陈列、收藏与展示和动态的生态语境的综合保护中,使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静态与动态、整体与局部互为补充的保护机制。

(二)特色乡村建设与法制并用的保护机制

特色乡村建设是指政府对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采取“艺术之乡”、“民俗村”等命名与建设,鼓励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与弘扬。如水城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穗县竹编之乡、雷山县西江镇苗族银饰之乡、镇宁布依族自治县蜡染之乡、黎平县肇兴乡侗族鼓楼建筑之乡等。贵州省文化厅在2014—2016年度“贵州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评选中,评选出丹寨县苗族锦鸡舞之乡、台江县苗族姊妹节艺术之乡、锦屏隆里乡隆里花脸龙艺术之乡、黄平县苗族泥哨艺术之乡等。这种命名与建设,对于深入挖掘和认识地域文化的价值,提升该地区文化生态资源的知名度,塑造人们对该地域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特色乡村建设对该地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也能够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文化生态的法制保护机制,是指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的立法性保护,如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2年通过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8年通过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各级政府从立法的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保护措施,这种法制保护机制对贵州文化生态的保护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总之,特色乡村建设与法制并用的保护机制,使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价值层面和立法层面得到认同和保护,从而有利于贵州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

(三)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联动的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为满足其生产、生活、生存及精神的需求而创造和延续传承下来的文化,如果非遗与人们的需求不相适应,也必然会面临传承的危机。文化生态保护的实践证明,在依靠广大民众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只有把非遗与民众切实的生存需求相联系,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在文化生态地区开展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开发是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生态旅游是在文化生态资源较好的地区,对其进行的旅游与文化资源开发。通过生态旅游可以提升该地区文化的知名度,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使文化资源在民众的生活中充满活力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文化产业是对文化资源的产业性开发,它与生态旅游中的旅游产品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产业可以使文化生态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人们的生活,可以使这些文化资源真正为更多的人所使用,从而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在贵州文化生态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可以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入活力,使该地区的民众认识到其文化资源的价值,并利用文化资源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从而使文化生态成为有生命力的活水,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

三、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在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传承中的意义

作为非遗的民族手工技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着的,它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内得以滋养和生长壮大,凝结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将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视域中,具有以下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整体性保护

首先,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可以将不同类别的非遗纳入整体性的保护范畴,从而防止文化的割裂和碎片化。在文化生态保护区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不同类别的非遗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的。例如民族服饰、蜡染、刺绣、银饰等,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蜡染、刺绣等往往与人们在民俗节日活动中所需要的民族服饰等有着紧密的关系。也正因为如此,在民族地区现代化渐进愈演愈烈的当下,很多传统民族手工技艺能够得以保存,与一些传统民俗节日的存在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关系。所以在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下,不同类别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对于民族手工技艺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有利于工艺程序的整体性保护。很多民族手工技艺的工艺程序较为复杂,任何一个工艺程序和环节的改变都可能会导致传统的民族手工技艺变味。在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下,将民族手工技艺的工艺程序进行整体性保护,有效保障了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的原真性。例如,蜡染的制作技艺很讲究,从蓼蓝的种植、染料的制作、蜡刀及蜂蜡等防染材料的制作与选用,到画蜡技法、蜡画图案的选用,再到加热退蜡、清洗、晾晒等工序,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独具匠心。文化生态保护机制能够使手工技艺的各个环节得到整体性的保护,从而确保各民族和不同地域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原生性和独特性。

再次,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生存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非遗是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特定产物,文化生态保护机制旨在通过对生态保护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从而保障了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赖以生存的空间和语境。

由此可见,文化生态保护机制通过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不同类别的非遗,非遗的不同工艺程序,及其自然、人文的生存空间实行整体性保护,从而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整体性保护。

(二)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集中展示

在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贵州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手工艺产品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使者,而文化生态保护区则成为文化集中展示的窗口和平台,文化生态保护机制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集中展示。

一是,文化生态保护机制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产品的集中展示。作为民族手工技艺产品的生产和集中制作之地,文化生态保护区自然也成为民族手工技艺产品的集中展示之地。在很多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内都设有非遗陈列馆、展示馆和博物馆。在这些实体展馆中,集中收藏、陈列和展示着民族手工技艺的产品实物、制作工具、加工原料及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通过集中展示的方式,让观众实实在在地看到、接触到民族手工技艺产品,了解到其相关的文化知识。随着动漫、3D等新技术的运用,如今在静态的民族手工技艺产品的集中展览馆内,也注重利用新技术与观众进行互动,收到更好的展示和宣传效果。

二是,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的活态展示。这种活态展示与民族手工技艺产品的静态展示形成互补。在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下,将民族手工艺人或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向观者进行动态展示,从而使民族手工技艺获得活态的展示。如在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就设有展示箐苗人纺线织布、画蜡、刺绣等手工制作过程的传习所,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甚至亲身参与和体验到这种民族手工技艺的制作环节和过程,从而对箐苗的手工技艺、文化特性产生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在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下,对民族手工技艺产品的集中展示和技艺的活态展示,使得民族手工技艺能够得以更加有效地展示和传承。

(三)有利于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文化产业发展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内发展文化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区内的自然、人文环境有机结合,符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三个要素。即天时——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作为动态存在和发展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融入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使其重获生命力于当下,是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历史性选择。地利——非遗与本土的原生环境,结合当地旅游业进行实地开发,使非遗扎根本土,保持原有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人和——非遗传承者与传承人群的集中,非遗传承者与传承人群既是民族手工技艺的保有者,又是民族文化与传统审美习惯的守护者,还是文化产品的制作者与创造者,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这些人群的集中之地。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下,民族手工技艺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既可以引导广大民众实现其个人的价值,又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实现其文化价值。在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着的精湛技艺,无不承载着令人惊叹和值得重视的民族历史文化。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和非遗保护,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到非遗和生态保护中来,从而激发和调动当地民众守护传统的主人翁精神。事实也证明,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手工技艺的价值,将其与当地人的生活、经济发展相联系,才能有效调动当地民众的积极性,在文化生态保护和非遗的传承中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从而使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真正地得以活态传承。

四、结语

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从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视角出发,向我们揭示了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性与全面性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在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手工技艺,是整个文化生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民俗节日、宗教信仰,连同其所依存的自然、人文环境,共同构筑了一个复杂有机的文化生态整体。在对贵州文化生态的保护中,维护着贵州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随着文化生态保护机制的践行和不断深入,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类非遗的保护得到了加强,对其保护与传承的成效也愈加凸显,这对非遗保护的本土化和经验性总结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注释:

1.陈静梅.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

2.陈静梅.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89.

3.项兆伦.文化生态保护区,应见人见物见生活[J].中华手工,2017(12):124.

猜你喜欢

手工技艺文化遗产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手工剪纸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