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双创”迈上新台阶

2019-01-27葛燕

浙江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科创走廊双创

□ 葛燕

前不久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浙江可谓亮点纷呈,特别是杭州作为当之无愧的“创业创新天堂”,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强省建设,出台实施“科技新政50条”,着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从创新能力看,浙江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民营经济创新创业高地,加快推进之江实验室建设,首个大科学装置——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正式获批,杭州城西、宁波甬江、G60三大科创走廊建设成效明显。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五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六位。

从平台建设看,浙江已形成以“双创”示范基地为重点,多层次、多类型的创新创业空间体系。全省已建成省级及以上双创示范基地25家,其中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8家,数量居全国省区前列(仅次于广东的9家),拥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67家,其中国家级188家。

从主体活力看,浙江以“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科技企业“双倍增”以及“雄鹰行动”、“凤凰行动”等行动计划为抓手,积累形成了一批“双创”主体。2018年,全省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0898家、高新技术企业11931家。同时,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出台人才新政,激发人才活力,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等创业“新四军”俨然成为“双创”的主力军。

“双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对标国际先进、国内典型,浙江的创新实力还有一定差距,基础还显得不那么扎实。例如,2018年,浙江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3.6件,仅次于北京(111.2件)、上海(47.5件)和江苏(26.5件),虽然排名尚算靠前,但仅相当于北京的21.2%、上海的49.7%。区域分化明显也是浙江“双创”的痛点所在,除杭州及周边地区外,其它区域“双创”的能力和氛围仍需大幅提升。

当前,“双创”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要持续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有效聚集更多高端要素、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多措并举地推进“双创”迈上新的台阶、达到新的高度。

强平台载体。加快推进之江实验室建设,完善“一体双核多点”新型研发机构体制机制,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G60科创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高品质发展。

聚高端要素。围绕市场主体和人才两个核心要素的高端化,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培育和提升。继续大力实施“凤凰行动”,推进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继续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加快落实人才新政,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浙江成为各类人才实现价值、成就梦想的热土。

优政策环境。以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下放科技管理权限,营造宽松而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加快打造全省统一的“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平台,为创业创新提供便利化的市场登记准入。要充分发挥政府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投融资力度,为创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猜你喜欢

科创走廊双创
神奇的走廊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