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辉煌壮丽70年 砥砺奋进新时代

2019-01-27王美福傅吉青黄洪琳

浙江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省份

□ 王美福 傅吉青 黄洪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富足,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迈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富足,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浙江生产总值(GDP)跃升至5万亿元新台阶,2018年达56197亿元(8492亿美元);人均GDP跨入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门槛,2018年增至98643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45840元,居全国第三位、省区第一位,恩格尔系数从建国初期的60%以上降至2018年的27.8%。居住、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含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26.2%、14.6%、10.3%和7.0%

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经济总量连续翻番。浙江生产总值(GDP)从1949年的15亿元、1978年的124亿元跃升至1991年的千亿元、2004年的万亿元,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分别跃上2、3、4、5万亿元新台阶,2018年达56197亿元(8492亿美元),超过2017年居世界第18位的荷兰(8262亿美元),接近第17位的土耳其(8511亿美元),在全国的位次由1952年的第11位、1978年的第12位升至第四位,连续23年稳居第四。人均GDP由1949年的72元、1978年的331元,2016年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2784美元,跨入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门槛,2018年增至98643元,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6位升至第五位。按可比价格计算,1950-2018年,GDP、人均GDP分别增长610倍和201倍,年均分别增长9.7%和8.0%,其中1979-2018年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0.8%,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财政总收入由1949年的0.45亿元、1978年的27.45亿元增至2018年的117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994年的94.6亿元增至2018年的6598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4位升至第五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45840元,居全国第三位、省区第一位,相当于人均GDP的比例由2013年的43.3%升至2018年的46.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116和47元,1978年的332和165元增至2018年的55574和27302元,扣除价格因素,1979-2018年年均实际增长7.9%和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居全国第三位、省区第一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二位,连续34年居省区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至71446和4452亿元,均居全国第四。全员劳动生产率增至14.7万元/人,为全国的1.3倍。

产业结构美丽蝶变,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数字经济变迁

1949年,浙江产业层次很低,属典型的农业社会,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8.5∶8.0∶23.5,1978年演变为38.1∶43.3∶18.7,2018 年进一步演变为 3.5∶41.8∶54.7,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格局。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2.3亿元、1978年的47亿元增至2018年的20500亿元,同期服务业增加值由5.5亿元、23.1亿元增至30724亿元,2018年均居全国第四,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分别增长8.7%和9.9%。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新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33万亿元,占GDP的41.5%,居全国第四(中国信通院发布)。“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24.9%,增长贡献率达33.5%。八大万亿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旅游、文化及相关特色产业总产出和金融产业总收入超万亿,增加值分别占GDP的9.9%、7.8%、7.5%和7.4%。

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浙商活力不断增强

创业创新氛围浓厚。至2018年末,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市场主体达654.2万户,是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支出由1978年的0.43亿元增至2018年的379.9亿元,年均增长18.5%。2018年,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0.23%升至2.52%;科技进步贡献率升至61.8%。特色小镇集聚大批创业创新人才,至2018年末,集聚创业团队4463个,创业人才2万多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增至14649和50898家。

民营经济是浙江最亮丽的金名片。2018年,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58.1%的税收、63.1%的投资、65.5%的生产总值、71.9%的研发投入(2017年)、78.0%的外贸出口、87%的就业岗位、91.2%的企业数量。在2018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有93个企业上榜,连续20年居全国第一。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完善产权制度,全面实施“凤凰行动”。境内外上市公司增至535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32家,上市公司总数居全国第二位。

商品交易市场繁荣是浙江独特优势。1978年,商品交易市场1051个,商品市场成交额仅8.6亿元。2018年,商品交易实体市场增至3759个,成交额达2.19万亿元,其中,十亿级市场268个,百亿级市场39个、千亿级市场2个,均列全国前茅,义乌小商品市场年度成交额连年居全国第一。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08亿元,居全国第四位,比1952年增长2260倍,年均增长12.4%。网络零售额达16719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淘宝镇和淘宝村数均居全国第一。

投资建设成就巨大,基础设施功能升级

1950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0.21亿元,1978年增至23.2亿元,近几年增至万亿级,至2018年累计投资达26.6万亿元,1951-2018年年均增长18.6%。

形成水陆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全省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2197公里、1978年的1.86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4421公里,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390公里、1978年的779公里增至2018年的2776.5公里,其中高铁1460.8公里。民用机场增至7个,2018年旅客吞吐量6539万人,其中3个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千万人次。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978年的0.1亿吨增至2018年的16.9亿吨,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0.8亿吨,连续10年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2635万标箱,居全球第三。

建成覆盖城乡、技术先进的通信基础网络。1949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只有0.06亿元,1978年为0.69亿元(1990年价),2018年达2326亿元(2010年价)。快递业务量从2005年的0.6亿件增至2018年的101亿件,占全国的20%,居全国第二。移动电话、网络设施在21世纪得到迅速发展。2018年末,通邮、通电话行政村比重达100%,光纤网络建制村全覆盖,主要建制村4G网络基本覆盖,移动电话用户8309万户,使用3G、4G移动电话用户7071万户。互联网用户达8136万户。网民规模达4543.7万人,其中手机网民4498.3万人,占网民总数的99%。

能源生产供给保障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末,发电装机容量只有3.31万千瓦,1978年末发电装机容量为207万千瓦。到1995年末,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13万千瓦,为当时全国第七个装机容量超过千万的省份。2018年末,发电装机容量已达9565万千瓦。能源供给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变。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70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28519亿元(4325亿美元),其中,进口由0.18亿美元增至7337亿元(1113亿美元),出口由0.52亿美元增至21182亿元(3212亿美元),年均增速均为24.4%,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0.5%升至12.9%,出口规模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1位升至第三位。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升至43.5%和6.6%。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6年的4.9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815亿美元,居全国第一方阵。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居全国第二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896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的31.4%。

利用外资量质提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4年的252万美元增至2018年的186.4亿美元,列全国第五位,2018年,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实际外资占全省总数的23.6%。累计批准182家世界500强来浙投资企业614个,投资总额376.5亿美元。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对外投资项目遍布六大洲、145个国家和地区。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从1984年的20万美元增至2018年的75.6亿美元。

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打造全域景区化大花园

脱贫攻坚走在前列。1997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县的省份。2007年,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消除困乡镇的省份。2015年,26个欠发达县一次性全部“摘帽”,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户,成为全国第一个较高水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降至2.04,11市中最高与最低市倍差降至1.69,是区域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新型城市化走在前列。1949年,城市化水平仅为11.8%,1978年为14.5%,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1990年提升至31.2%,比全国高4.8个百分点。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战略决策,揭开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幕,2000年城市化率提升至48.7%,比全国高12.5个百分点。2018年,城市化率提升至68.9%,居全国各省区第三位,比全国高9.3个百分点。

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农户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100%的建制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建制村覆盖率为6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9%。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6个,呈现出“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好景象。

环境治理久久为功,生态大省地位巩固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万元GDP能耗降至2018年的0.4吨标准煤(2015年价),能耗水平居全国前列,比1990年下降66.6%,“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均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万元GDP用水量降至32立方米,比2000年下降89.7%。坚守耕地红线,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198万公顷左右,基本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城、治乡,山更绿、地更净、水更清、天更蓝。2018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从1952年的39.7%上升至61.2%,稳居全国前列。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降至392.9千克/公顷。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为84.6%,比2013年上升20.8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水质断面。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平均为3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45.9%;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85.3%,比2013年提高16.9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发生巨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

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层次提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由1949年的106和51元,1978年的301和157元,增至2018年的34598和19707元。恩格尔系数从建国初期的60%以上降至2018年的27.8%。居住、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含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26.2%、14.6%、10.3%和7.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建国初期的不到10平方米分别增至40和60平方米以上。2018年末,全省个人汽车保有量达1347万辆,平均4.26人拥有一辆。

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2018年,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普及率为99.0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0.1%。全社会从业人员从1978年末的1795万人增至2018年的3836万人,劳动参与率达93%,城镇登记失业率从7.2%降至2.6%,是全国劳动参与率最高的省份。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2018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至4081和5369万人,参保率分别达92.0%和98.6%。低保标准实现城乡同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达到7200元。卫生机构数由1949年的288家、1978年的6939家增至2018年的3.3万家,同期医疗机构床位数由0.6万张、6.2万张增至33.2万张。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38岁提高到2018年78.77岁,人口死亡率由13.96‰降至5.58‰。亿元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降至0.035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持续提升至96.8%,连续15年居全国前列,是最具安全感的省份之一。

猜你喜欢

省份
高考“放榜”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1—4月中部地区出口同比大幅增长
全国各省份交通运输工作展示(之二)
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31省份GDP增速贵州西藏最高
31省份治“双超”如何出招儿?
22个省
“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有啥大手笔
偏远省份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