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标准化战略引领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
——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为例

2019-01-27吴永庆

质量与标准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科院标准化标准

文/吴永庆

随着科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方式,通过技术垄断,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战略手段。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从1999年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硅所”)就已全面开展了标准化工作,把标准化作为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抓手,建立了以所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引领行业良性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上硅所标准化工作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质量管理的基础工具(1999年—2002年)

自1999年通过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起,上硅所就同时建立了以所长负责制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所长牵头直接负责和领导全所标准化工作,在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创新性地提出并实施了标准化奖励和绩效考核制度,提升了全所科研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这一阶段的标准化工作主要围绕特材产品生产及其质量提升,标准化岗位也直接设在质量处。适逢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举国上下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上硅所的同仁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标准化基础建设,建立了标准化人才队伍和标准文献基础库,为上硅所的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从国家、地方政府多方面积极争取标准化资源,在标准化科研项目、人才资助和标准奖励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多资助。在这阶段上硅所共制定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和企业标准36项。其中,6项标准荣获“上海市标准化优秀技术成果奖”。

如2000年制定实施了上硅所第一个关于微波介质棒的企业标准,标准体系和质量体系的相互配合,极大地提高了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不仅降低了产品验收的成本和周期,还提高了品牌影响,几年内产值翻一番,并在2002年获得了第一个标准化工作奖项——上海市标准化技术成果二等奖。

二、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2003年—2012年)

1. 打造标准化管理体系

作为首批进入“创新2020”的科研机构之一,上硅所按照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中科院战略部署,相继进行了“三期知识创新工程”“一三五”布局,坚持“科技服务经济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速度”指导理念,建设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架构,推动变革性研究,催生战略新兴产业。在此过程中,上硅所逐步打造标准化管理体系,以标准化管理提升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深化标准化工作”的良性格局。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标准化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2. 标准化贯穿新产品研发至产业化全过程

这一阶段的标准化工作被视为上硅所进行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岗位设在科技综合处。上硅所将标准化工作贯穿于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全过程,提出“主动布局、标准先行、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工作方针。围绕上硅所发展战略,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对高新技术重大工程、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应用等进行前瞻布局,并从一开始就着手标准化工作。在项目开展、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引入或自主制定各类标准,将标准化工作贯穿到每个环节,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推动市场。

3. 承担标委会工作,加强合作交流

上硅所承担了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功能陶瓷分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层与表征分技术委员会两个标准化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通过分标委平台,积极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拓宽资源渠道,吸引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优秀的行业领先企业,促进上硅所与各高校、企业和研究所的合作交流,加快产学研科技创新进程。

这一阶段上硅所牵头制修订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35项和企业标准82项。获得“201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和“201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各1项。

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手段(2013年至今)

2013年底,习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对中科院新时期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后,中科院调整办院方针,要求全院立足“三个面向”,落实“四个率先”。上硅所积极贯彻落实中科院要求,经过全所努力,如愿进入中科院特色研究所,聚焦学科特色,秉承市场牵引经济驱动的发展方针,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1.标准化工作新定位

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市场经济需求,将标准化工作定位在有利于促进研究所战略发展,有利于巩固和推广科技创新成果,有利于规范实际生产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紧紧把握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通过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有力支持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 专设标准化岗位

这一阶段标准化岗位设在科技产业处,以适应产业标准化和标准产业化发展的战略需要。上硅所通过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包括1名标准化工程师、近90位全国各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60余位标准化工作骨干,不仅承担了国家、工信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等标准化项目30余项,还突破性地承担了1项国家级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4项上海市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

这一阶段上硅所牵头制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19项、国军标1项、行业标准17项、团体标准11项和企业标准132项,获得“全国建筑材料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和“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各1项。

3. 成果案例

以近期高分通过验收的红外探测用锆钛酸铅热释电陶瓷标准化试点项目为例,验收专家组认为,上硅所各级部门和课题组共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了标准体系,完成了标准应用效益评估,体系完整合理,标准实施到位,试点成效明显。锆钛酸铅热释电陶瓷是一类重要的红外敏感材料,应用广泛,如:红外目标侦测、物联网领域。在负责人董显林研究员的带领下,课题组在热释电材料的标准化方面积累丰富,已发布实施4项国家标准和3项企业标准,报批2项行业标准,并获得国家军用标准立项,相关标准填补了国内测试方法和产品标准的空白,对于提升行业的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后 语

总结20年来的发展历程,上硅所的标准化工作堪称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的缩影,有值得推广的经验,也有历史局限的教训。这些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领导的重视和全所员工的创新务实意识,同时也离不开国家、地方的政策和平台支持。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将标准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制定了法律、政策和制度,以确保标准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地位。作为国家研究所,我们更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在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的基础上,以“高举深化标准化改革大旗,服务促进科创中心建设”为主线,从标准化战略的高度挖掘、认识和发挥标准化贯穿于科技研发到成果产业化全过程的技术基础体系支撑作用,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不断推动标准化引领、促进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工作,为全面提升上硅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专递——

我国首个国有企业采购团体标准出台

4月2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京发布了国有企业领域的首个团体标准T/CFLP0016-2019《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

据悉, 《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组织立项,国家电网公司、招商局集团、中国建筑总公司等28家研究机构和国有企业参与起草。该标准经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于2019年5月1日起实施。

标准结合了数十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借鉴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公共采购示范法》和欧盟、美国公共采购法律法规的做法,通过40多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紧张工作,走访和调研了近百家国有企业,历经预研、立项、论证调研、编制、征求意见、审查发布等六个阶段。

猜你喜欢

中科院标准化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