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型城镇化下的中国建筑设计创作发展
2019-01-27封基铖
封基铖
(贵州省安顺市建筑设计院,贵州 安顺561000)
1 引言
自城乡一体化提出以来,很多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都对城镇建设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与分析,发现国内很多城镇街道建筑的设计理论普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不符合也不适用当地人文精神、生态文化传承。如果继续按照这个思路建设,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人口膨胀、疾病、交通拥挤等“城市病”。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思想,倡导以环保、文明、集约、智能的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城镇。
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概念与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最早由学者张荣寰提出,在其书中提到中国民族的复兴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走“人权生活化、新型城镇化、产业自优化的发展道路”。随着十八大召开,使新型城镇化成为热议话题,生态化、智能化、集成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在此思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改善传统城镇化建设问题,将高耗能、放任式、机动化城镇建设转变为互补和谐、低碳环保、简约集成的城镇化建设,看重建设质量而非数量,提高城市载重力,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
3 传统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集中优先发展
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为当地政府城市开发提供了许多便利,其中,最明显的是土地资源与劳动资源便利。在“以城逼乡”的模式下,很多农村人口不得不背井离乡,被集中放置在“并点”区域,其土地资源则被政府圈用,用以推动城市建设,导致当地大城市被集中发展,而一些二、三线城镇,偏远乡村却无人问津,这与城镇化发展理论完全相悖。而且这又导致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由于自身户口受限不能转移,因此,变成流动人口与廉价劳动力,继续为“城镇化”建设作出贡献。
3.2 “城市病”越来越严重
由于一些城市建筑在建设之初,建设理论与灵感都来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没有考虑当地实际居民生活、城市发展状况,使得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拥挤、空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1]。而且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所选建材既不环保也不耐用,使得很多建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活、工作困扰。并且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迁入,又加大了城市承载负荷,为城市资源分配、空间规划、公共服务建设等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3.3 城乡建设未能结合当地特点
一些政府为加速达成“城镇化”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并不合理,一味集中人口使三线小镇人口被强制迁入二线城市,而城市空间资源又比较紧缺,只能开发新城区,导致“一城两治”现象发生。而原本小镇建筑资源则被强制拆迁破坏,一些来不及拆迁的工程,就在其外重新粉刷一遍,为上级领导视察做好准备。
除了“一城两治”,城镇建设不能结合当地特点还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相同的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使得一些城镇失去了原有特色[2]。
4 新型城镇化下的中国建筑设计创作思路
多年来,各级政府旧的思想还未转变,仍用城市建设方法来建设农村,大力推广工业发展,破坏了当地生态文明构成,使得耕地变成了工业园区,而河流变成了下水道,打破了村民传统工作方式,为其未来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建筑是城市的基本要素,多年前建筑师用经济适用、尽量美观的建筑方针,为小康初步建设作出了贡献。当前面临新背景与新问题,建筑师更应升华意识,在提高民众艺术审美、加强城市服务质量方面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3]。
4.1 关注本地人文精神与地域意识
建筑师不论在何时都应该坚守服务大众的职业操守,不应受社会媚俗文化影响,而放弃应有的设计原则与文化追求。建筑师在涉及当地建筑时,一定要挖掘当地文化精神特点,将设计风格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建筑群体,帮助当地居民传承、展示当地文化。而不是一味地求高求快求大,使得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缺乏特点。
在这方面,已有一些非常成功的设计作品,完成了将建筑设计与地域内涵结合的初步探索,如苏州博物馆、北京香山饭店、夏侯文艺术馆等,这些建筑都紧扣当地地域特点,并将文化内涵作为设计点缀,展示在细节中,使得整个建筑群体远观精美而不失气势,宏伟但不媚俗;进入馆内处处都体现出当地人文精神与现代光影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让人叹为观止。
4.2 注重城镇结合发展平衡
新型城镇化指导要求注重城市发展平衡,不仅要关注一线城市建设,解决空间紧缺的问题,还要关注经济欠发展区域的乡镇及偏远乡村,通过巧妙的设计思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乡镇差距,改善民众生活[4]。
如一些城市在解决“一城两治”的问题时,并没有将二者分立展开建设,而是利用当地优势,让建筑师设计景观长廊,将两个地区连接在一起,景观内按四时不同种植相应花草,并在周边设计太阳能板为顶的商业楼,租给两区零售商,将商业中心向两区间转移。在城市为主的老城区,多以现代化风格设计为主,而在迁移人口为主的新城区,则结合当地地理特征,以自然景观设计为主,使得两区各具风格,既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购物需要,又能满足闲暇游赏放松需要。
4.3 支持可持续发展建设战略
之前因人们环保意识薄弱,新能源材料开发不足,使得很多建筑在施工过程及建成后都对当地生态资源造成了破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型,因此,设计师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实地考察,将城乡环境与建筑物结合思考,开阔设计视野,尽可能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如东北寒冷地区与山水型城镇等。随后利用现代手段进行3D 建模,仿真实际情况下光线变化特征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逐步完善设计思路,尽量选用环保材料,并且通过光线的变化,有效提升室内采光与空间拓张,使得建筑物在使用时仍能起到环保的作用。最后在施工过程中,也可以以设计者的身份向工程部提供一些环保技术建议,尽量减少能耗[5]。
4.4 重拾“平凡建筑”的传统价值观
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以“简单、适用、实用”的建筑原则进行设计,其所设计的建筑物,虽然不像现代建筑物具有极强的设计感,但也亲切和谐,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有些建筑结构使用到今天,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人们工作生活创造力极大的价值。但设计现代建筑时,往往含有“贪大求奢”的倾向,各城市间相互攀比建筑物的高度与阔度,反而降低了其实用性与适用性,浪费了过多经济资源。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背景下,建筑师应重拾“平凡建筑”原则,将市民作为服务重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需求,尽量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建筑物与社会环境、市民的适配程度。努力设计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平凡建筑”,保证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
5 结语
城市品质直接反映了城市建设质量,多年来加速推广城镇化建设,很多城市在发展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指导了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建设。建筑师应该利用专业知识素养,结合现代技术,设计出更为环保、实用的建筑,响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提升建筑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