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品牌 靠质量

2019-01-27本刊编辑部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5期
关键词:质量

本刊编辑部

在当今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格局中,品牌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从2017年起,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反映出我国国家品牌战略的发展思路越发成熟、路径更加明晰。

十多年前,一提到中国品牌,人们脑中浮现的往往是“质差价廉”,甚至还有山寨横行的印象,即便“Made in China”风靡全球,很多人还是只认洋品牌。如今,从智能手机到白色家电,从洗护产品到穿戴品牌,从中国高铁到移动支付,一大批“颜值”与质量兼具的中国品牌不仅受到消费者青睐,而且成为彰显国家实力和形象的闪亮名片。

树立一个品牌很难,但以质量为本,这是任何品牌都绕不过的一个主要市场法则。对质量问题,正是因为我们呛过水,遇到过漩涡,遇到过风浪,所以才在水中学会了游泳。

换一种说法,正是我们经历过“票证经济”时期的物质短缺,经历过“山寨”横行时的质量低劣,但也见证了像海尔张瑞敏怒砸冰箱、武林门火烧温州鞋这样重视质量的重要时刻。正是靠着坚定不移地守卫质量、做大品牌,中国制造才实现了从贴牌到创牌、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但是,当我们欣慰于自主品牌美誉度提升时,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国际知名品牌数量还不够多、实力还不够强。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提质增效,建设质量强国。

在企业和市场这一侧,应该抓住“品牌”这个牛鼻子,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的价值导向,着力在做好做精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健全覆盖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生产运营模式,增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在政府这一侧,应该既“强监管”,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又“强引导”,建立高水平的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综合运用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力量,就能为提升质量提供良性土壤,形成建设质量强国的合力。

猜你喜欢

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提升天丝60支紧密纺成纱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提高审议质量 强化人大监督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J.D.Power:新车质量不升反降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质量投诉超六成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