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资源资产与科技创新

2019-01-27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新力资源配置资产

■ 刊 评

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有使用价值、可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其中具有稀缺性、有用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产权明确的自然资源,便构成了自然资源资产。可以说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是自然资源资产的基础,由前者转化为后者,不是由自然资源本身所决定的,而是由人来决定。人类世世代代都在探测自然环境,评价其中特定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价值。但任何成分在被归为资源资产之前,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必须有获得和利用它的知识和技术;其次必须对它们所产生的物质或服务有某种需求;最后,资源存在于人类经济行为的市场上。所以正是人类的能力和需要,而不仅仅是因为自然存在,才创造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可以说前者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后者是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二者都是科技创新。正是这种创新,不断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史,就是不断发现和创新的历史。旧石器时代,人类所知的资源,只限于天然可得的植物、动物、水、木头和石头等。正是人类对产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扩大,才刺激了技术革新,导致对自然环境要素有用性的重新评价。历史上的技术革新,就是从原来无价值或未利用的自然物质中突然创造出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如电解精炼技术的发明,使得铝的商业性萃取成为可能,于是铝矾土取得了资源资产的地位。核动力的发展,无论是用于军事目的还是用于发电,都创造了铀矿的资源价值。对石油的强大需求,推动了美国页岩气提取技术的突破,使其石油供给由净进口变成净出口。改革开放后对黄金需求量的大增,促进我国黄金提取技术的突破,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黄金第一大生产国。可见,所有这些技术上的创新,都源于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发展。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也只有近代和现代,在市场经济推动下,才有如此高速度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高速发展,也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成果。因为市场的运行,虽然是以利己为目的,但却促成了利他的成果,最终使每个人都互利互惠。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是世界上最可靠的竞争力,它源于亿万民众基于自利之上的最灵活的反映力,被释放出来的亿万民众的智慧和内在活力,最终形成永恒的创新力。这种创新力,不仅推动着自然资源资产增量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也推动着自然资源资产存量的合理利用。比如我国的土地和矿产,在资源禀赋上,改革开放前后并无多大变化,但是在资源资产的产出上,却创造了世界历史的奇迹。这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增强的结果。所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自然资源部“三定”规定:“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这后一条正是本文所要强调的重点,这里提出的自然资源领域科技创新,比起部门内部的改革创新更为重要。因为所有关于自然资源资产的重大创新,大多来源于自然资源使用主体,也就是市场需要主体的贡献。国外是这样,国内也是这样,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市场信号作出灵敏反应,用自己钱,给自己办事,既讲求节约,又讲求效益。所以作为自然资源的主管部门,一定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既要保护所有者的权益,也要维护用益物权的权益。当前农村集体土地改革中的“三权分置”就是具体行动之一。期望矿业权制度的改革,也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推进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创新力资源配置资产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大陆:以创新力引领技术变革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