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联动机制构建浅析

2019-01-27康宁王倩吴虹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26期
关键词:联动机制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康宁,王倩,吴虹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辽阳111003)

1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联动机制的内涵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既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联动机制,要切实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1.1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联动机制的构成

高校成立学生党员思想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群相关部门、教学管理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学校团学工作部门、后勤服务保障部门和二级学院组成,负责学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总体架构与目标设计、提出阶段性思想政治建设实施步骤,并将任务分化给各相关责任单位或部门。工作领导小组对联动机制建设情况进行过程监督、信息反馈和考核验收;依据考核反馈结果对联动机制的建设进行完善和修订,从而指导下一年度的建设工作。

1.2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联动机制的子模块构成

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总”工作,需要根据高校党委年初工作计划要点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搞好整体设计。组织、宣传部门负责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计划、实施方案的设计以及过程监督、信息反馈、考核验收、年底总结;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工作,使其发挥“领头雁”作用,指导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工作、服务工作以及深入调研、信息反馈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工作。纪委负责相应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教育、权责清单的明细、廉政风险点确认,以及廉政警示教育、督促一岗双责责任落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团学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基层团组织各项工作的执行与落实情况;突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主线,加强学生思想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联动机制的价值分析

2.1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不弱化

部分高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学生入党前考核形式化、思想教育模式化、思想监督敷衍化现象,导致高校学生对党的宗旨、党的信念理解不够深刻;学习动力不足、信心不高,浮躁不求甚解。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歪曲诽谤,东西方价值观冲突日益突显,导致一部分对党不够了解的同学缺失文化自信,进行自我否定。构建思想政治建设联动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使学习和思想政治建设紧密衔接,为学生种好思想的种子,祝其茁壮成长;全面高效的督查系统能及时发现“缺苗”和“歪苗”现象,由系统进行排查和补充,不给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错误论断可乘之机。

2.2 有利于高校学生党建政治方向的不偏离

以“洁洁良”和“东海道子”为鉴。“洁洁良”明明是高校毕业生,却辱骂曾培养过自己的母校;明明被保研到高一级的大学,却称自己遇到了祸事;明明享受了国家给予的奖励,却侮辱自己的祖国。她的所作所为是对祖国的侮辱,是对党的攻击和诋毁。构建联动机制就可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有效引导和教育,减少各类负面影响:可以引导学生党员学习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逐步提高政治意识:坚定政治信仰,加大政治引导,扭转不良入党动机;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大局意识,把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放到大我中去思考,自觉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想问题,学会大我,摒弃小我;可以增强学生党员的核心意识,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学生党员与中央、校党委的思想保持一致。

2.3 有利于高校学生党建质量的不降低

高校学生的党建质量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培养与中国梦的实现,我们“必须从高校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转变学生党员发展方式,使其更科学、更合理”[1]。为保证高校学生党建质量,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把好关卡、控好质量,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让人们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保证高校学生党建质量,才能加强党对新兴人才的全面领导,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不断提高全党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 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建设联动机制的构建原则

高校要坚持既定原则,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保证联动机制的建设方向不“拐弯”。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联动机制的构建应坚持以下原则。

①政治性原则。所谓政治性原则就是党性原则,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对于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必须坚持政治性原则,即党性原则,因为我们培养的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还必须是可靠的接班人。学生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后备军,必须把维护党的地位和党的权威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②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主政治意识的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开始追求个性化、多元化,要求能够自主选择、自我展示。但是在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培养上,必须绝对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主体地位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比较而言,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不适用于当下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价值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做到以人为本,教师要摆正教学心态,严格把控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严抓教学纪律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思想向上、学习积极的好学生。

③统一性原则。习近平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曾说过,“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高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统一性原则,就是把学生党建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道德教化,以德育人;坚持统一性原则,就是统一到中央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上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确保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

④有效性原则。高校学生党员思想建设联动机制的建立要与高校核心工作、高校实际情况、各处室业务分工相结合,目的在于解决根本问题,取得实际成果[3]。坚持有效性,就要通过调查研究,从高校师生中来,到高校师生中去,了解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各处室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确保联动机制建设可执行、易推广。不是所有的建设都有时效,不是所有的投入都有回报,必须处理好投入与回报的关系,在注重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结果[4]。

猜你喜欢

联动机制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苏州吴江区“三举措”强化应急联防联动机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基于人才培养的藏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研究
京津冀产业联动机制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