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I对辽宁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2019-01-27赵立敏杨士富吴可欣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0期
关键词:内资外资企业产业结构

赵立敏,杨士富,吴可欣

(辽宁工业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锦州121001)

1 引言

“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在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的背景下,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辽宁省整体经济发展的一大关键,这也是辽宁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资本流动加快,FDI的规模日益增加。2017年,辽宁省制造业利用FDI 占全省外商投资额比重的54.24%。辽宁省制造业利用的外资额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近些年来,辽宁省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并不合理,出现了人才流失等问题,导致辽宁省制造业的发展趋于缓慢。因此,希望通过分析辽宁省制造业利用FDI 的情况对本地及其他省份地区乃至其他行业起到一个借鉴作用。

制造业的发展无论对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经济发展中的物质供给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工业化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对社会供给和装备的需求大大增加。让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日渐完善[1]。只有通过制造业的充分发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装备物资,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2]。

随着国际化的深入,世界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的制造业蕴藏着优秀的基础和发展的潜力,有为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承接国际产业链转移的吸纳能力。近几年辽宁省也是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行业,但由于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结构并不合理,辽宁省制造业的发展也是趋于缓慢,因此,辽宁省在吸引外资时应该更加注意外资的规模和质量[3]。本文通过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以辽宁省制造业发展现状作为基础,提出了多方面的合理策略和有效利用外资的方案,优化制造业的结构措施,为辽宁省和其他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 FDI 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

2.1 FDI 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

2.1.1 改造传统技术

在辽宁省制造业发展的前期阶段,受当地的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制约,辽宁省大多数的资本仅限投资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2012年,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总值达到34377.79 亿元。尽管会出现个别投资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水平以及掌握的科技技术有限,其资本依旧不能促进该行业经济有效快速的发展[4]。但在2017年时,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业总产值下降到2338.4 亿元。这证明了辽宁省制造业以人力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在逐步转变。从总体上讲,当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时会对当地的企业注入新的管理理念与生产技术,当地企业吸收以及借鉴这些思想和技术使其制造业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为低端的形式向较为高端的形式发展[5]。

2.1.2 提高研发水平

随着外资投入的增多,东道国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开始在当地设立科研机构从自身源头注重行业的科技技术发展,有的企业还与当地高校或是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同时吸收外资技术来不断提高自身行业发展水平[6]。因此,制造业行业的结构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调整[7]。

根据2018年的辽宁省统计公报所得,在2018年的1~10月中,辽宁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8.0 亿美元,同比增长71.7%;汽车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2.8 亿美元,同比增长75.5%。由此可见,辽宁省制造业的高新技术含量在不断上升。

2.1.3 增加人力资本技术溢出

外资企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因此,对当地人才质量以及人才素质要求比较高,外资企业会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投入一定的资源,定期对当地企业的员工进行系统而专业的培训,从而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企业得以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能量来满足对高新技术的需求[8]。经过培训后,员工掌握了外资企业传授的技术与管理经验,随着高技术人才的不断流动,人力资本技术溢出效应在东道国不断循环,促进当地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9]。

2.2 FDI 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消极影响

辽宁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利弊共存,不能单单看到其对当地制造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消极影响也会伴随其中[10]。

2.2.1 企业对外方技术过于依赖

近年来,辽宁省制造业引进了大量外资企业,但在大多数的外资企业中,其内部实施着严格的管理系统,先进技术的核心和企业管理方案都由外方人员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往往很难被我国技术人员接触和掌握,这导致我方技术人员所接触的往往是一些操作表面上的成熟技术。由于我国技术人员无法掌握高新技术,所以,辽宁省本地的制造企业发展进一步受到影响,高新技术得不到发展与创新,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辽宁省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不得不以国外技术为导向。

2.2.2 内资制造企业人才流失

外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在外资企业向辽宁省本地内资制造企业提供高薪、股票期权、境外休假、专业技术培训等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的情况下,辽宁省内资制造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可能会继续流入外资企业[11]。如果辽宁省内资制造业企业的高科技人力资本大量亏损,将会削弱辽宁省制造业企业的知识和资本的积累,并阻碍制造业企业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这不仅削弱了辽宁省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也阻碍了技术进步的发展,不利于辽宁省国内生产企业的竞争。同时,辽宁省内资制造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市场的存续问题也会受到威胁[12]。从外资企业的角度出发,在吸收大量人才资源后,技术研发创新和吸收能力与日俱增,并且随着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外资企业很有可能形成垄断市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从而导致内资制造业企业逐步减少市场份额并慢慢失去话语权。这也是辽宁省内资制造业市场发展中将面临的最大挑战。

由《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查询得2017年辽宁省制造业的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41 万元,而其他单位包括外资企业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33 万元。因此可知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工资相差甚微,在外资企业其他优势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资企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2.2.3 引资质量低制约制造业健康稳定发展

辽宁省在吸引外资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进一些低质量的外资企业,其引进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大部分属于劳动力和资本整合的非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和高端外资企业所占比例的集成制造业仍较低,其间有一些外资企业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的“三高”企业,其企业的发展严重地污染了当地的环境,浪费当地的资源,这样的企业不仅仅不利于辽宁省制造业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会使得其他相关企业效仿,反而阻碍了辽宁省制造业的持续合理的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内资外资企业产业结构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外资企业在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内外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比较
天津:今年前两月引进内资项目1574个到位资金855.35亿元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