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9-01-27唐子莹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0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人员

唐子莹

(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1 企业管理的定义

企业管理从定义上来讲指的是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指挥和协调工作的统称。目前,企业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最终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逐渐地开始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一定意义上也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也增加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成本。在此背景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就应运而生,企业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解决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本之间的矛盾。

2 精细化管理的定义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是加强管理工作的细节、服务和系统,也是我国新时期下的一种新型理念。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相比较最大的不同点是精细化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企业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落实到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加强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同时,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管理系统,并且通过精细化管理使企业的资源消耗降到最低,促进企业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定经营。除此之外,精细化管理理念还可以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整合,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统筹兼顾,最终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3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1 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企业的经济利益和企业的成本支出直接相关,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控制成本支出,使企业的成本效益达到最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另外,企业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管理活动,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采取相关的措施降低管理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企业可以利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注意选择新型的材料和生产工艺,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支出,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经营。

3.2 提高管理质量

首先,在应用精细化管理时,企业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新事物,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其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通过企业加强精细化管理,不断加深对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了解,从而结合实际的市场条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然后再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落实,有利于规范企业管理工作的流程,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益。

4 企业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理念的先进性还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认识到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但是受到自身思想水平的限制,使大部分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程度较低,仍然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进而影响了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效益。具体表现为:第一,我国部分企业在管理模式上仍然采用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过渡,使得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措施难以被完全落实;第二,我国部分企业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没有及时地更新,阻碍了精细化管理手段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导致企业的管理工作的水平不高。

4.2 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就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现状来看,精细化管理并没有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节约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成本,仅仅在个别的管理环节中融入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使得其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不明显;第二,部分企业还缺乏完善的精细化管理体系,使得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都有待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也没有明确划分,最终导致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4.3 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但是,就我国企业的基本管理现状来看,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使得精细化管理工作也难以发挥最大的作用。第一,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没有产生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共鸣,从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没有重视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第二,还有少数的企业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尤其是对于企业基层管理人员而言,其日常管理工作较为琐碎,因此,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在一定意义上也阻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

5 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优化应用

5.1 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

我国企业要想深化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该做得就是必须要根据现代化的需求,建立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第一,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将精细化管理贯穿到整个制度,保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施能够有效落实;第二,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需要明确,并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各个部门,提高部门之间的配合度,进而提高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效益;第三,企业要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精细化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为管理人员开放部分权限,使其可以自行解决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提高管理工作中的效率。

5.2 完善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

精细化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为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第一,企业要加强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创新,按照员工的绩效考核成绩制定相应的员工福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第二,企业要加强对员工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的分析,按照员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员工的工作任务,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三,结合员工的岗位与职责,使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加强员工的综合评价,将员工的考核结果和员工薪资直接挂钩,在提高员工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第四,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积极性较高的员工要进行一定褒奖,而对于工作态度敷衍懈怠的员工要进行相应处罚,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

5.3 完善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一,企业要对各个部门所使用的信息化管理工具进行精细化规定,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例如,企业的财务人员在电脑上只安装财务软件和企业管理信息库软件,其他不需要的软件和硬件则可以不安装或者是降低要求,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1]。第二,企业只需要开设内部网络,不外联网络,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员工长时间脱离工作岗位,处理自己的事物,降低工作效率。第三,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可以在现有的员工中挑选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员工进行培训,在保证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5.4 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第一,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观念培训,帮助管理人员树立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明确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第二,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手段和一些常用的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保证管理效益;第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请专业的精细化管理人员对企业自身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6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工作,积极将精细化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水平,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