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019-01-27

智能城市 2019年6期
关键词:矿业矿产资源植被

张 超

(华坪县国土资源局,云南 丽江 674800)

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1 植被遭到破坏

首先,矿区周围的植被会因为开采作业的深入而出现一定程度的破坏,开采持续时间越长周围植被被破坏的严重程度就越高。在大量的采矿活动以后,一方面留下的开采垃圾会破坏植被的生长,而现场管理不当则可能直接导致植被被乱踩乱砍,而一旦植被被破坏之后想要复垦还田的概率很低,这样矿区的生态环境就必然会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不少地方甚至存在矿石私挖滥采的问题,使得山体植被和含有植物养分的腐质性土层被剥光,土地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以后就可能会诱发水土流失。此外,有的冶金企业大量排放生产垃圾,在不经过处理的情况下植被表层土会受到严重污染,使原来生态环境恶化,而想要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不仅难度较大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2 地质环境灾害问题

矿区在开采中,周边地质会受到开采活动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岩体开裂、塌陷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比如采用崩落采矿法会导致大面积的采空区域地面塌陷问题,从而使道路下沉,甚至会导致房屋建筑、铁路、水利水电等工程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更不用说周围的庄稼田以及电力、通信等线路问题了。另外,在地下开采和矿山疏干排水中,采空区域地表会出现岩溶塌陷现象,从而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程度不一的塌坑甚至塌陷群、塌陷带。

1.3 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在矿区开采作业过程中,开采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本身可能会因为随意堆放或使用不当而产生环境问题。另外,在开发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冶炼渣、粉煤灰等废石,如果矿山没有专门的排石场和尾矿库等设施设备,就会使这些废石随意堆放,不仅破坏了周围的植被和土壤,还会因此引起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现象。

1.4 水资源污染问题

矿山在开采中对于水资源的污染非常严重,这是因为在地下开采时疏干排水本身就会引起矿区地下水位下降,这样就会引起大面积的疏干漏斗,破坏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平衡,严重时可能不仅仅是污染水资源,还会导致矿区周围水资源枯竭和河流断流等问题。

1.5 空气污染问题

部分地区存在私采滥采的问题,本身矿区开采就会因为生产作业而产生尾气污染,尤其这种不规范的操作、机械材料的随意摆放可能会引起自燃问题,这样就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使空气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空气污染不仅会使生态环境、植被等遭到破坏,而且还不利于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

2 如何促进矿产资源开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1 树立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

矿产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对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新时期,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不得不为之的办法。但是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这是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树立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将矿产业近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综合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资源,制定协调发展目标,在保持矿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又能实现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2.2 提高采矿技术,完善采矿工艺

矿区生态环境的质量受采矿技术和采矿工艺的影响,为保护矿区环境,必须不断提升采矿技术,完善采矿工艺。比如制定严格的矿区现场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措施,严禁固体废弃物的随意堆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和其他地质灾害。对于矿区的废水要注意采用闭路循环的方式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针对露天开采的矿山,可应用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推广填充技术,避免采空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3 将矿山环境成本纳入矿业成本中

从经济角度来看,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但是在矿区开采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为了使生态环境和矿区开采协调发展就需要采取一些修复措施。但是修复技术和修复措施的应用必然会增加成本。从经济和科学技术角度出发,由于采矿企业开采矿山会支出一定的矿业成本,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开采收益和环境的破坏问题。从公平原则来看,采矿公司有义务承担环境成本,建立起绿色矿业成本核算体系,将矿山环境成本纳入矿业总成本中。同时建立矿山污染物排放、矿山环境恢复标注、恢复方法体系,为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以及矿山矿业成本核算提供有利依据。

2.4 加强科学研究,制定合理方案

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角度来看,为了能从源头上解决矿产资源开发给矿区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这些因素中包括开采活动引起的地质运动、人为因素、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设备因素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策略方案,并结合矿山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从而可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治理成本,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采的效益。

2.5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完善监测体系

为了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矿产资源开发和环保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完善现有的矿山管理机构,尤其要设立专门的矿山环境保护机构,同时完善内部的管理监测体系,结合矿山实际建设和生产中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矿山企业的规模来设置。此外,矿山企业环境工作人员包括环保科研人员、环境监测人员和污染治理人员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人员、安全组织机构必须设置合理、配备齐全,这样才能有效管理矿山生态环境,有效推进开采以后的绿化、复垦造田等工作。

2.6 提高办矿资质

从上文论述中可以发现,矿区矿产资源开采中产生的污染物各种各样,有工业固体废弃物、有废水、也有气体污染,而所有污染物的产生必然有其污染源。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应从源头上寻找问题,采用先进的预防控制技术控制污染源。为此,应该规范矿业产权人的行为,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要树立创新的办矿理念,开发和应用新的矿业开采模式。同时,应该根据当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和现状选择符合资质的矿山企业,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最好和大型矿山企业合作,这样可以利用他们先进的开采经验、探矿采矿技术、资金和技术人员等资源,从而实现高效的勘探和开发,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和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开发属于发展性问题,同时也属于生态环境保护范畴。为了既推动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又要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必须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发展绿色矿业、绿色矿山的需求下,应该根据当地矿区的实际情况,综合经济、技术和环保等因素,树立科学的理念、采用先进的开采和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在提高矿产资源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最终给当地民众、给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真正的福祉。

猜你喜欢

矿业矿产资源植被
关于矿产资源勘查与管理的思考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