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探讨
2019-01-27黄钟勃
黄钟勃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广东 深圳518101)
1 引言
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占单位总体资产的九成以上,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一般源于财政性资金,涉及的金额较大。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来看,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从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的研究,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以及会计核算标准,从而保护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以及会计核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控制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
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可以顺利有序推进的前提,也是资产安全的关键保障,但是从当前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形势来看,仍然存在固定资产方面制度不健全、不科学的问题,表现为固定资产盘点制度难以顺利的执行。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内部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和盘点,保证账目与实际状态相符合。资产管理部门、财务会计部门、资产使用相关岗位都需要定期地核实账目,一旦发生不符合的情况,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但是,由于很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数目比较多,工作量较大,种类繁杂,人手缺乏,导致外部的监督管理活动无法有效落实,甚至会存在几年内不进行实物盘点的现象,账目与实物不符合的现象愈发严重。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处置,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办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手续和流程来进行,不能私自进行处置。但是,由于大多数的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完成固定资产的处理,通常只是在领导签字确认之后便无偿捐赠给其他单位或者人员使用,这些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犯罪,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1]。
2.2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从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来看,由于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与使用人之间并不存在利益关系,同时又缺乏相应的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通常使用国家拨付的财政资金进行购买,结合具体单位的申请,财政部门每年都会有相应的财政拨付款到达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但有的单位为了保持本部门的购置额度,通常没有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容易出现随意购买和重复购买的问题,财政拨付部门以及购置单位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下降。由于使用的是公家的财产,使用人在使用过程中对于财产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并不负有具体的责任,导致其自身的资产保护意识比较差,也容易引发设备的损坏和固定资产的严重浪费。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捐赠资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也会引起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没有充分地利用闲置资产,很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一直闲置着,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出来,影响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2]。
2.3 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
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之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人们的现实需求,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方法,重视起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应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能够有效地保留,避免出现遗失的现象。在会计核算工作内容更加复杂、对象更加多样化的背景之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低下的问题,很多会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欠缺相应的专业知识,难以很好地匹配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工作要求[3]。
2.4 缺乏准确合理的管理意识
我国颁布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定期清理和审查,避免存在资产流失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仍然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存在轻管理的问题,导致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成本耗散严重。有的员工在购入新的固定资产之后,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在很多时候,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容易造成大量账外资产的存在,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以及资金的安全[4]。
3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相关对策
3.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在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中建立起固定的资产内部控制流程管理模式,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明确相关人员以及岗位的具体职责,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具体的内部控制流程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单位和流程业务特点的合理吻合,相互分离不相容的岗位。在整个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流程当中,充分融入信息内部公开、控制授权、审批等内部控制方法,并重点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构建固定资产购置以及处置的内部控制流程,加强对购置环节以及应用环节的风险点的控制。在购置之前,政府部门需要对购置申请表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高于两万元以上的设备需要增加审批程序,重大设备的购置需要由主管领导等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和论证,单位需要对论证结果进行集体的决议并形成会议纪要,参会领导要签署意见。对于全过程公开招标、采购和合同的相关信息,政府小组需要严格审查采购的过程以及招标的过程,加强对各种流程的监督,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工程设备进行科学的验收。经过技术部门、专家以及使用部门验收签字完成之后才可以将相关资产进行入库,并建立台账、财务审核入库单以及相关资料,按照合同内容进行款项的结算和账簿的登记。
固定资产处置环节风险控制主要包括对所购置的实物进行认真地审查,并经由财务部门领导以及资产部门领导审批通过,需要由分管领导审计和纪检等相关员工组成相应的处置小组,对资产进行良好的处理和清查,形成相应的报告。单位应集体决议资产的处置情况,并由领导签字再交由上级批复,财会部门需要审核单据程序是否齐备,并按照报废出库单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会计处理。
3.2 要做到账目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中,首先需要做到账目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工作人员要根据固定资产的购置情况及处置情况,及时地对资产的卡片信息进行更新与升级,做到实际信息与固定资产在册信息完全一致。经过资产管理人员的确认,单位离职人员需要保证在完成固定资产交接手续之后,才能够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在进行单位内部人员部门调整的过程中,对手头有固定资产需要交接的员工需要及时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并及时由资产管理员进行登记和更新。资产管理人员需要维护固定资产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及时对信息进行审核,明确信息的价值。对于已经损坏无法使用和超过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及时的报废处理,未及时申报处置的还需要限制资产的购置更新。财务部门要能够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监督,及时明确超出固定使用年限的资产的使用情况,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地申报处置资产。另外,还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置内容纳入相关人员年终考核的标准中来,作为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评定的一种标准,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财务部门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能够及时上报相应的定期盘点的结果,及时处理盘盈和盘亏的资产,保证账目与实际情况相一致,同时,处置的固定资产以及购置的固定资产也要能够及时进入相关账户,保证资产管理系统固定资产账面数以及财务管理系统的账面数完全一致[5]。
3.3 提高资产管理员工的综合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果以及管理价值,因此,必须要做好财务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使得财务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需要,积极引入信息化的处理模式,做好固定资产的使用、采购、报废及相关管理,建立起对应的数据库,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6]。
4 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会计核算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以及发展方向,希望本文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