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2019-01-27赵娜
赵娜
(鲁能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001)
1 引言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统筹管理、安排控制企业所属的所有资产的行为。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有:预测市场走向、计划企业经营策略、作出决策,并在经营的过程中进行控制统筹,在一段时间经营后进行考核,整个工作的重心为对资金的分配、运用及管理。而财务的本质就是对于企业资本的统筹管理,财务会计的作用更加偏重于管理。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和财务拥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会计是财务的基础,为财务活动提供了其所需要的信息。可以说没有会计,财务的相关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如果会计基础不够夯实,那么财务的预测、决策、控制工作也就缺乏了信息支持而变得不够科学可靠。为此,企业应该认识到完善的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体系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落后
由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很多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仅仅涉及了会计管理这一个方面,而没有全面地顾及财务管理,只是依靠传统的会计账簿、出纳核对、会计凭证等开展工作,会计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是相对隔离的,各高层主管人员也无法参与其中,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无法切实地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2.2 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虽然我国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但大多规模都较小,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也不够高,管理结构比较单一,自身财务管理漏洞多。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只是一味地追求经营利润,导致会计信息可能不够真实准确,财务管理的工作自然也无法顺利开展。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脱节,它们之间无法有效沟通协作。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财务负责人很容易放松财务管理,也没有实行有效的手段,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大。一些小型企业的资金供应跟不上,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产品积压,进一步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方面出现漏洞。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没有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有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解决问题,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企业必须重视会计财务管理,使企业的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保证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正常开展[1]。
2.3 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性不高
现如今我国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匮乏,导致许多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完成。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多数来自会计部门,其专业更偏向会计核算而非财务管理,因此对于财务管理不够熟悉,无法良好协调两份工作之间的关系。同时,由于专业性不强使得他们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缺乏创新性,不能完全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作用。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企业对人员的培训也不充分不及时,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无法在该工作中得到提升,只能被动地处理财务工作,并没有机会去探究如何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3 解决企业会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改变财务管理的传统定位
将会计核算的定位转变为财务管理,兼顾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传统的会计核算管理是简单地记录和誊抄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并没有做总结和分析,因此不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因此,要对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达成科学的财务管理,并通过这项工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掌控,最终影响企业的整体战略和其在经营过程中的各项决策[2]。
3.2 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
强化责任意识以及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这不仅仅能够防止由于人为错误导致我国企业内部资产流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未来企业中可能产生的各项损失。因此,企业内的相关部门应开展定期培训工作,加强对财务管理领导人员的教育,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同时还应定期考核和调查会计财务人员,加强对其的监督,保证其按质按量履行职责,并使其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意义[3]。
3.3 推行电子信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市场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电子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依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来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减少人为操作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降低由于人工失误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提高会计信息记录的真实性,也使得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4]。
4 结语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各个企业都需要在竞争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突破口。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证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保证企业整体的生存和经营。只有寻找到科学的会计财务管理策略,建设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并对其运行加以严格监控,同时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责任意识,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