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唯识学“心”的认识

2019-01-27贵州大学550025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功能

(贵州大学 550025)

一、心是什么

“心”在佛教经典《心经》中喻人心脏,为百体之要,义合乎中,1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身体器官,是人的中心。而从唯识学来说,“识”是生命能力,物质生命如果没有心识的作用,就不能有效地活在人世间进行种种活动,佛家把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大脑和神经系统为意,能使这六根发挥作用的是心识,离开心识的力量,六根就不能发挥作用。六根与心识相加,才能产生功能,使我们有效地活在人世间。2

关于心的定义,不同学派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荀子说过:“心者,形之君也,神明之主也。”(《荀子·解蔽》。孟子认为人有小体、大体之分。《孟子·告子上》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所说的小体,是身体器官,只能感知客观物质世界,不能思考,大体是心,有心才能思考。这与唯识宗所讲的百法是相似的,小体相当于色法的“眼、耳、鼻、舌、身”,而心识中的第六意识内涵最为丰富,包含了五十一种心理状态,是思考发生的场所,对人的生命活动最为重要。这是佛家与儒家在哲学上的相通之处。

佛家还在医学上证明了心为“百体之要”。就东方的古典精义而言,人的思维功能即人的意之功能主要在心,而近代以来西方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功能在脑。东方医学中藏密医学对人体的心有非常精微的分析,找到了认识发生的最直接的依据,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它在人体中划分了“脉”和“轮”,认为大脑功能更深一层的来源是“脉”,先有“中脉”,由中脉生出左脉和右脉,同时,由中脉形成精髓、大脑,而左脉与脑的右半球相通,右脉与脑的左半球相通,性质、功能上有不同。人精微的智慧能量皆藏在“中脉”之中,“中脉”的核心在“心轮”。同时,藏医学认为我们人的“八识”藏在“觉悟脉”中,而“心轮”对应着“觉悟脉”。因此,人的更为精细的智能皆发源于中脉的心轮,总共包括九种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自我意识、思维、含藏以及先知。3这九种功能跟唯识中的“八识”类似,前五种对应眼、耳、鼻、舌、身的感觉功能,“自我意识”相当于第七末那识,把生命中的假我执着为真我,“思维功能”是第六意识,“含藏功能”是第八阿赖耶识,而“先知功能”是人的本然觉悟、本然智慧的功能,即如来藏识,它是遍在的,呈现为个体生命。这就是说,心轮是所有认知功能的来源。阿赖耶识的呈现就是心轮的分别功能。

这让我们感叹东方医学对人体的研究之微细、深邃!东方的细身研究意识的原因,西方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果。

《楞严经》中也有对心的阐释。南怀瑾先生《楞严法要串珠》:“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常住真心”即恒常不变的、无妄的、如实的心,它不是血肉跳动的知觉器官。《坛经》也提到“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这个真实心即般若真心。般若真心是万法的总持,也是所有众生的觉性,它具足一切智慧、功德,远离一切生死、烦恼,也是清净以后的八识自性。所以,这个心叫常住真如心4。日本学者井上玄真认为,万法唯心,是大乘诸家的常谈,而对于心的解释,有两大思想分歧。一系主张:将这心为“理心”,即万法实体的真如心,谈万法唯心,是性宗诸家共树之旗帜,所谓以真如缘起者是。一系主张:将这心为“事心”,即八种识心,而谈一切法唯识,这是唯识宗特有之阵容,所谓以赖耶缘起者是5。其实这两种心并非不可相容,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

二、心的发动

心识从一念发动到完成伴随着精微的过程。唯识宗《大乘百法明门论》的五种法中说,心的发动主要就是心法和心所有法二者的配合作用。心法指八识,心所法指附属于心法并与心相应的各种心理活动,如受、想、思6。略有五十一种。

在五十一心所有法中,五遍行、五别境是认识发生论,分析了心的认识发生过程。“遍”即周遍,“行”即心行,众生心之所行的状态。一念完成必须有这五个条件具足,心之所行可以到达任何地方。《楞严法要串珠》说:“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毫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成唯识论》中对五遍行作了详细定义,即“触”、“作意”、“受”“想”、“思”。“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7“三和”即根、境、识和合,三者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触之后伴随着“作意”。

“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性”是根本作用,“业”是引申作用。此谓令心警觉并引起心理活动,以能警心为其属性,作用是引心趣境。它是向内的,具有意向性。

“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非二欲故。”“受”即感受,是情感性的,以领纳顺境、违境及俱非境相为其属性,能引起众生的爱欲。有乐受、苦受、舍(不苦不乐)受。

“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要安立境分齐相,方能随起种种名言。”意谓知觉等义,以对外境取像为其属性,“像”是“境”的影子、一分,“名言”即事物的名称和表达事物的言语。“名”是像的名,不是境的,境是不可命名的,是自相。想在取像之后安立种种名称,赋予概念。

“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能取境正因等相,驱役自心令造善等。”思相对于思想、意志等,能引起心理活动,使心生善、恶、无记之行相,造作善、恶、无记之业。

因此,心的发动是有层次的,从触的感受性到作意、受的情感性,想、思的认知性,依次第发生。

从理论上说,心王和心所有主次的分别,但在我们内心,心王并不是总能以主人的角色出现,在很多情况下,心被贪、嗔、痴烦恼占据着,甚至被它们篡夺了应有的地位。贪心、嗔恨心就经常成为主人,当我们被它们主宰时,常无法自主。

心所有法中除了五遍行、还有五别境等其他四十多种心理状态,如善十一、烦恼六、随烦恼二十、六不定,基本包含了人的所有心理状况,看似复杂。《六祖坛经》里,慧能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本来是“无一物”的,本可如如不动,没有滞碍,但由于心对应于五蕴之后发生染着,而产生了变异和滞碍,产生识,识将心法转成色法,色法又反过来作用于心,这样互相染着,轮回不断。例如凡夫的五蕴在作用时,处处着境生心,看到自己喜欢的顿生贪爱,反之,则顿起烦恼,总是执相生心,时时攀缘不息,被相所羁绊。而菩萨行于人间时,处处生心,处处随缘,念念放下,没有滞碍。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由上可知,唯识宗专门分析心识的种种功能,以及由此功能引发的种种现象,可以说是细致的心理分析。通过心理分析,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一切心理作用,了解自己心的本质与功能,以便针对自己的情况来修行。而唯识家所说的“转识成智”,无非只是心理改造8。

三、心的修行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略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在物欲的世界里,我们的心总是被种种现象所牵引,前五识能感受到色、声、香、味、触五尘,而引起意识的活动、心识的转变,容易生起许多相对的认知和见解,此时心为物转,无穷无尽,不得解脱。

唯识宗最重要的是要“转识成智”,求得解脱。强调我们要认清心识的潜能,按次第修行,好好地把握自己的心念,超越物质世界所给予的种种限制,以心去转万物。

六祖慧能造《识智颂·智识颂》提出了转识成智的方法,颂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转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定那伽定”

识是分别,智是无分别,须将八识转为八智,如此修心,凡夫才能成为觉者,即成为菩萨、如来。将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明朝憨山大师释转识成智为“无别妙术,但于日用,念念流转处,若留情念系着,即智成识;若念念转处,心无系着,不结根情,即智成识。”9即是说对心性状态调整,智识之间没有明确界限,随着心的转变而呈现为智或识。《楞严法要串珠修证次第》最后两句是“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道理能顿悟,但在事上往往不能顿除,需按依次第修行,于日用常行间渐修。修行是一段心理路程,但也必须经过事相的磨练。如行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世间做很多事情,以此磨砺我们的心。前五识被物欲和其他欲望所缠、控制不住自己的身心、被贪嗔痴等烦恼所滞碍,这些都需要修行,需要精进、觉悟,不断认识真理,活在改变之中。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读百法就是练观法,观自己的起心动念,只有自我观照才能发现真我,向菩萨靠近。在现实中,存在各种障碍,内观我们的心与外境相应时起什么心念,就叫观自在。除此以外,还需明白心与世界的关系,才能正确地理解自身与他人、社会、世界的相处,《华严经·十地品》云:“三界唯心”;《楞伽经》云:“诸法皆不离心”;《楞严经》中世尊说偈曰:

“一切唯心量 二种心流转 摄受及所摄 无有我我所

梵天为树根 枝条普周遍 如是我所说 唯是彼心量”

南怀瑾先生解释道:“须知一切诸法,只是自心现量所生,能取和所取的两种境界,都无非是此心的流转现象。此中既没有我,更没有我所作的依存。三界之中,上至梵天,乃至?万有一切诸法,正如我所说,皆是心外无法,都是自心之所显现。”10这告诉我们,要透过一切物质现象,明了自心本性。

关于世间的斗争、战争问题,一行禅师说“世界和平始于人类内心的和平。”济群法师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佛教的思想精神,如果没有正确的观照,没有内心的和平,世界和平又从何而来?美国“9·11”事件就是个沉重教训,虽然他们建构了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却无法防范如此原始的攻击方式。所以说,若以武力相互防范,结果必然是防不胜防。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要以慈悲心来化解彼此的怨仇11。因为我执太重,让我们与外境对立,妄念频生,争强斗胜,都是没有必要的争端,不明白万物同源、平等。尽管道理如此,但在现实中却是非常难做到的,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总是为了各种目的而发生争端,人类内心不能和平,因此世界上才会有这么多战争、伤害,与佛法背道而驰。

佛法是用来指导我们的人生的,能够超越现象的存在,而获得对宇宙世界更深远的认知,也是我们用以转化自身、成为一个更善良、柔美的人,以及过着更有意义的生活所必须的。12也只有把自己的心修行好了,才能去帮助别人。

注释:

1.李炳南老居士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台中市佛教莲社,中国民国一百四年九月年,第2页.

2.易菁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览,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2007,第13页.

3.顺真.《新道学的生死观》,香港:中华巢经,2013年,第74-79页.

4.易菁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览,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2007,第69页.

5.[日]井上玄真,《唯识三十论讲话》.

6.谈锡永主编,《唯识三十颂导读》,北京:中国书店,2009.4,第15页.

7.韩廷杰,《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2004.2,第153页.8.谈锡永主编,《唯识三十颂导读》别序,北京:中国书店,2009.4.

9.[唐]六祖慧能造,[明]憨山大师释,《识智颂·智识颂释》.

10.南怀瑾,《楞严大义今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1,第229页.

11.济群法师,唯识三十论讲记,第101页.

12.易菁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览,河北省佛教协会虚云印经功德藏,2007,第168页.

猜你喜欢

功能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宋代黑色的地位与功能
合同目的之解释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数学的翻译功能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理顺功能关系 解题事半功倍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