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民歌的社会功能与赣南特色旅游关系研究

2019-01-27南昌大学330031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特色旅游赣南歌谣

(南昌大学 330031)

民歌来源于人民的劳动生活,是不同时期民间文化的历史积累。它包含了不同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综合文化因素。民歌源于劳动,在劳动中得到推广,音乐形式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地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赣南民歌是赣南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其社会价值的研究也是反映赣南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所以赣南特色旅游开发首先需要认识和研究赣南民歌的社会功能。

一、 赣南民歌及其社会功能

赣南地处赣江流域,人们以农牧等传统农业经济为主。随着客家民系的迁移和发展,赣南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客家生活区域,并保存了客家方言和客家固有的文化礼俗。这些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民族构成、风土人情等因素极大地促进了赣南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赣南民歌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因此,赣南民歌的行腔和用词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

赣南民歌众多,从体裁来看有山歌、灯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其题材有反映生产劳动场景和日常生活习俗的,如《打支山歌过横排》《哭嫁歌》;有反映当前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送郎当红军》;有反映儿女情长和儿童生活的,如《绣香包》《两人交情订百年》;还有歌唱传统故事和歌颂新闻人物的《赞八仙》、《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等。从历史沿革来看,赣南民歌分为三个时代1:(1)古代,又细分为以伐木歌为代表的远古时期;以田歌为代表的唐宋时期;以茶歌为代表的明清两代。(2)近代,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以反映赣南人民生活、斗争和反映钨矿工人苦难生活的矿工歌为主。(3)当代,赣南民歌发展到内容和形式都独具时代特色的“红色歌谣”。从此赣南民歌正式进入以红色歌谣为标志的成熟时期。

红色歌谣有两种类型:(1)在传统赣南民谣旋律填上新词,主要是通过传统赣南民间的歌曲填词而成,通常这类民歌的歌词存在一定的方言用语。民众们根据歌词的需要,将某些民谣旋律变动,或者抽取原曲的一部分进行改编。这些歌曲旋律平缓,常用交替拍子,字多腔少,一般一字一音,很少出现一字多音的行腔,极具地方色彩。(2)特殊时期创作的英雄歌曲,彰显了英雄人物清苦廉洁、一心为民服务的作风。这些新民歌融入了赣南民歌的韵味,体现了赣南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以及勇于奋斗的精神,是对赣南民歌的一种借鉴,赣南民歌也很幸运地因为红色歌谣这一题材而得到更广泛和久远的传播。

“音乐具有促进社会融合功能2。”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赣南民歌所涉及的范围愈加宽泛,其源于生活,发于情感,反映着当时的乡俗与景状,并形成了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如精神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等。这些社会功能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且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展现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二、 赣南民歌的社会功能与赣南特色旅游的关系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赣南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大到国家政事,小到百姓生活,凡事皆可歌,还担负着教化、精神传承等实用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歌走出乡村田野,走向舞台已然是常态。通过民歌,旅游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和思想。因此研究赣南民歌的社会功能是发展赣南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

研究赣南民歌的社会功能对赣南特色旅游发展的作用,首要步骤是建立二者的有效关系,围绕赣南民歌的精神功能来建立文化思想的传播。振兴赣南经济发展首先要明确红色思想的传播,而赣南红色歌谣是一种有效的传播途径。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谈到:“对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著名的英雄旅游目的地。”赣南红色歌谣是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发挥赣南红色歌谣的精神功能可以对振兴赣南经济文化发展起巨大作用。

其次,开展赣南特色旅游需要重点考虑民歌的教化功能。赣南特色旅游可以采用红色歌谣的传播方式作为良好的教育手段。

最后,赣南民歌的传承功能是赣南特色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赣南特色旅游文化主要是将“非遗文化”不断地传承,而赣南民歌的传承功能是能通过人们地不断传唱而广泛流传。

三、 赣南特色旅游发展建议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价值很高的民间歌曲鲜明地体现了该地区的乡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意蕴,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赣南民歌与客家民风民俗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二者密不可分,成为赣南特色旅游的重要部分。发展赣南特色旅游,具体可从以下展开:

1.加强年轻人对赣南民歌的认识,加强荣誉感。赣南民歌已经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于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民间性和口头性等特征,把赣南民歌运用于旅游的案例教学方法中,运用于赣南旅游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艺术研究所等资源,在课堂内以赣南民歌和民族民俗特色的关系为切入点,提升民歌艺术的影响力,引导青少年爱上传统文化,传唱红色歌谣,促进赣南特色旅游发展。

2.鼓励高校教师到赣南采风,挖掘、整理民歌素材,将民歌和民间舞蹈相结合,创作新民歌。舞台表演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有效结合,能提高旅游者的审美享受,增加旅游者对民歌、当地民间艺术的理解。

3.加强培养、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队伍,重点培养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创新精神的传承人。政府可以将旅游景区中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民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来保护传统歌谣。

4.举办各种赣南民歌艺术活动,将艺术节设为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民间风俗,改善形象,加强区域合作,提升举办地的对外知名度,促进其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从而获取良好的综合效益。

5.充分利用现代视觉(动态游戏)、新媒体、新闻智媒体等(媒介)进行全方位宣传,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宣传促销有广度;利用中央、各省媒体(媒介)进行重点宣传,做到宣传促销有力度;媒体进行专家(学者)访谈、研究,做到宣传促销有深度。与此同时,加强赣南客家民歌的海外传播,推行特色民俗旅游的国际化趋势,争取国际游客,扩大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认同感。通过大力推广赣南客家民歌,以此唤起世界客家族群的宗族意识与文化自觉,逐步实现互惠互利的经济共同体,从而促进赣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 结语

总之,合理的利用民歌的社会功能开发当地区域旅游,是振兴当地区域经济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传承、保护和创作赣南民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发旅游的终极目标。与时俱进不断利用现代社会手段和传播手法,并借鉴全国民歌特色旅游开发的有效手法,加强区域合作实行资源整合才是将民歌传承和当地旅游开发结合的有效手段。

注释:

1.此分类法参阅万陆:《赣南民歌的发展历史与民歌分类》载《江西音讯》,1985年5月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西分会编第5页.

2.(美)艾伦·帕·梅利亚姆.《音乐人类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特色旅游赣南歌谣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姥姥的老歌谣
阳坝:一首慢了又慢的歌谣
地域文化下的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究
乡闾粤韵 井邑歌谣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国画作品《四季》
韩流和韩国旅游发展
基于创新驱动探析天柱山特色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