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概念隐喻

2019-01-27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475001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
关键词:源域方位穆斯林

(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 475001)

一、引言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有深厚的回族文化底蕴的有爱情悲剧色彩的巨著。我国已有学者从文学等角度分析了这部经典作品,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却比较少。像《穆斯林的葬礼》这样的经典著作,小说中丰富多彩的对人物心理和爱情的文字描述,不仅呈现了作者高深的汉语造诣,也包含很多概念隐喻。Lakoff(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无处不在”。我们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从本质上讲就是隐喻的。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这部经典小说,拓宽了对我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范围,也进一步证明概念隐喻的普遍性。

二、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 和Johnson(1980)开始从认知的视角研究隐喻,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该理论的三个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源域、目标域和映射。Lakoff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及意向图示解释隐喻。概念隐喻根据源域的不同可主要分为三种,即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指通过一个界定清楚、定义明晰的概念去识解一个框架模糊或不容易理解的概念。例如:My mind doesn’t work now;方位隐喻是在一个概念系统中,按照上下、前后等诸如此类的方位组织的隐喻。例如:Susan is in high spirit;本体隐喻是指人们用简单具体的实体构建较为复杂的概念,通过抓住实体的特点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他的生活没有了方向。

三、《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概念隐喻

1.《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结构隐喻

概念隐喻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很多创作性文学作品的基础。在这个小说里,结构隐喻大量存在,限于篇幅,下面笔者来分析小说中一些关于生命的隐喻:

(1)“不要低估它,不要放弃它,要珍惜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楚雁潮说。

(第十二章 月恋)

(2)“这个淘金者没有得到金子,却得到了人间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不屈的生命!”

(第十二章 月恋)

(3)“什么代价能抵得上生命呢?”卢大夫冷冷地说…

(第十二章 月恋)

例1中,楚雁潮激动地强调生命的宝贵,希望韩新月能鼓起勇气,战胜病痛,珍爱自己的生命,整个句子都在凸显一个概念“生命是只有一次的宝贵财富”。例2用金子和生命进行对比,进一步肯定了生命比金子更重要,更珍贵。例3是卢大夫客观地评论生命是人所付出的最高代价,作为心脏病专家,他见过很多病人对生的向往。卢大夫是新月的主治医师,他希望能拯救新月的生命,因为她还太年轻,她还有美好的未来。以上三个例子都强调了生命的宝贵,隐含了这样一个概念隐喻:生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其中,“生命”是本体,“财富”是喻体,生命和财富是不同的事物,而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十分珍贵。源域概念是“财富”,目标域是“生命”,源域的部分特征系统地映射到目标域“生命”的概念中,生成概念隐喻“生命是一种财富”。人的生命的珍贵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读者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对主人公新月的重要性,也为她的命运而担忧,为她捏一把汗,也促使读者抓紧往下阅读小说更精彩的内容。

2.《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方位隐喻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源于我们对空间的认知。方位隐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如我们说“我感觉很high”。生活中,人们经常用上下的概念表示心情的变化,比如“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等。我们来看小说中的“前—后”隐喻表达:

(4)这孩子,是吐罗耶定的,他们面前还有遥远的征途,一直通向天房克尔白!

(第一章 玉魔)

(5)她说起伤心往事,眼圈儿就红了,扑簌簌落下泪来。

(第二章 月冷)

(6)韩太太心里一会儿倒退十几年,一会儿又往前跑十几年,思前想后,她像是预先测知了天星将摆脱她的控制,她将被儿子冷落、抛弃,而这是决不能允许的!

(第六章 月明)

人们对于方位的认识是很多概念的起源之一,我们常通过带有前后的方位词语来表达对一些生活实践的认识。比如我们说“一切向前看”,因为人脸一般是朝前的,我们对于前方,总是充满期待的,基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向前”表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例4中,“面前”显示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个方位隐喻是我们生活体验的一种反映。而例5中“往事”和例6中“倒退”都反映了韩太太对过去事情的回忆,这是回顾往事,就是体验中“后”的对应。例6中“思前想后”正是生活中我们对方位概念的识解在思维和语言中的体现,这个方位隐喻在人们生活经常出现。另外,基于“上下”的空间认知,我们会形成地位高低等概念,此类方位隐喻也体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例如:

(7)“妈,我走了。”新月走到上房廊下,朝着里面说。

(第四章 月清)

例7中“上房”是我国古时候对于位置和风水好的“坐北朝南”正房的一种说法,一般住在上房的人是家里的主人,具有很高地位。这里新月向母亲告别,也说明韩太太平时居住在上房,在家里具有很高的权威。我们生活和小说中的这些司空见惯的方位隐喻,正是我们思维中概念隐喻的体现。

3.《穆斯林的葬礼》中的本体隐喻

基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人们思想上总会用一种化繁为简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概念或事物。在潜意识里,人们经常会用本体隐喻的方式来把一些复杂、抽象的事物表达得简单、清楚。而本体隐喻也就能帮助人类理解一些无形、模糊的概念,把抽象事物变得具体化。本体隐喻中最典型的是容器隐喻,即将本体(一些不是容器的事情)看做一种容器,使其能量化,可进出。小说中有很多关于人物心理的描述,都属于容器隐喻,例如:

(8)不管荣桂芳心里怎么翻腾,韩太太明白刚才那一番八不沾边的瞎话已经发挥了预定的效力。

(第六章 月明)

(9)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宇宙,阴阳造化,相克相生,深奥隐秘,无有穷尽,即使像天星这样感情很少外露的铁汉子,也不能例外。

(第六章 月明)

(10)要不然,韩天星为什么没跟她说一声儿就走了呢?准是他心里有鬼!

(第六章 月明)

(11)泪珠仿佛滴在楚雁潮的心上,四散迸射,发出冰凌碎裂似的响声,他似乎清晰地听到了那响声!

(第十章 月情)

(12)楚雁潮轻轻按住她,当他那男性的劲健的手掌触摸到她那纤柔的手指,他的胸中泛起了难以表达的复杂情感!

(第十二章 月恋)

(13)自从那个难忘的雪天,她突然得到了爱情,……她就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了她的身心…

(第十二章 月恋)

(14)西厢房里的气氛变得沉闷了,新月的心乱了!

(第十二章 月恋)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概念隐喻:人的心是一个复杂的容器。人心如同容器一样,这个容器可以容纳很多感情。心里的情感有时像例8似的“翻腾”,也会像例9一样容纳“一个宇宙”,不断变化,有时又能像例10那样,装下“鬼”,有时又像例11那样一个大容器,“泪珠滴在心上,四散迸射”,有时又像例12那样“泛起复杂情感”,或像例13一样“注入力量”,又或者像例14一样“乱了”。“人心”和“容器”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认识上的对应关系,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语义映射形成了容器隐喻。按照概念隐喻理论,这种对应关系是一个概念,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容器隐喻是本体隐喻中的一种,将人心比作容器,更能准确理解人心的特点,加强对其复杂性和变化的认识。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理论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而概念隐喻作为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之一,也是普遍存在的。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巨著,从小说中能找到很多概念隐喻的句子。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也反映了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是普遍存在的,也对我们文学经典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源域方位穆斯林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印尼·雅加达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Word Fun
练思维:看图学方位
方位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