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识繁用简”的几点思考
2019-01-27湖北工业大学430068
(湖北工业大学 430068)
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愈来愈为密切,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在经历了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干预”的影响,造成了当前汉字存在繁简不同写法的状况。现阶段,中国大陆使用简化汉字,而港澳台地区则仍在沿用未曾加以简化的繁体汉字。针对这一用字差异的现状出现的关于繁简汉字的争论问题日益激烈,而这已不再仅限于学术界范围内部对汉字本身的研究与讨论,文化界、文艺界的学者和普通民众也加入了大讨论之中,甚至将繁简字使用的问题上升到了关系华夏文明未来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前途命运的历史高度和政治高度。
其中主要态度大致分为支持繁体字、支持简化字和繁简由之“三种”。人们论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繁体字与简化字各自的优缺点、繁体字与简化字孰更有优势作为中国法定使用的规范汉字以及未来中国汉字的发展趋势问题。
单就汉字本身而言,它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存在的,对于服务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难免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究其利弊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症结。笔者认为,不应该将繁体字与简化字作为对立面来看待,二者同属汉字发展的状态,综合考虑繁简汉字的利弊优劣方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简化字的利弊反思
自汉字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一字多形的问题,对于字形的选择与个人的文字态度和地域范围内的语言文字认可度有着很大的关系,直接反映了当时一定地域范围内民众的约定俗成的通用的用字心理。而汉字简化古已有之,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
自汉字产生起,对于汉字的简化整理工作就相伴而生了,回顾历史也不难发现对汉字发展影响较为巨大的汉字改革运动,从早期的甲骨文的形体也能略见端倪,比如甲骨文中同一个字有多个写法,例如甲骨文“福”的写法据不完全统计有117种之多,同样是“福”字,甲骨文中为什么会有如此繁多的写法呢?简单地设想一下,是类似于书法艺术中,由于美观和字体不同的需要,使得一个字呈现出了诸多写法,还是仅仅是由于汉字的一字多义,甲骨文中用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来区分不同的含义,也就是将这种意义的差别体现在了字形上面。即便尚不能确定这种现象存在的真正原因,但是在汉字的不断发展演变中,最终这些不同的字形都写作“福”这样的一种字形了。再如秦始皇时期颁布的“书同文”政策,对汉字的字体进行法定规范,再如汉字的隶变,以及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汉字改革运动,由国务院于1956年1月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汉字简化方案》,后继又不断对相关字表进行修订整理,使得简化字日趋法定性和规范性,为民众使用汉字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和合法化的标准。不可否认的是,简化字对于现阶段普及教育和提升民众的文化水平起到了不容置疑的巨大作用。
但是就汉字本身而言,它是不具有任何政治性的,汉字的简化历程,历来被一些人误解成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这实质上是放大了政治因素对汉字发展的影响,在激烈的繁简论争中我们应理性地回归到对汉字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的探索上来。正如仓颉造字的传说一样,汉字实则并非由一人一时发明创造的,而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产物,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汉字的形体变化也是汉字不断发展变化过程的一个体现,同理,汉字形体的演变与发展也并非是个人或者政府的再创造行为,而是广大民众这个大集体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结果。而所谓的规定和规范是在顺应民意表达民众意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统一,从而使汉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简化字符合人们的用字需求和语言文字认知心理,经过简化的汉字易学易认,易写易记,与繁体字相比,在书写相同的表意内容时更具有便捷高效的优势。
自1956年至今简化字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在这一过程中简化字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推行和使用简化字并没有割断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汉字的发展脉络,汉字简化一定意义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众对语言文字的态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提升民众文化素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汉字的发展问题,而不是一味因循守旧,现代汉字是记录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更多的应当关照民众的书写习惯和社会认可,从而做到与时俱进,增强汉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简化字存在着不可小视的弊端,其中较为致命的一点就是,认为简化汉字割断了中国文化,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性造成损伤,人为地制造了文化领域的断层;类推简化字使汉字丧失了理据性。1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在2013年修订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共收字8105个,甄别了除《简化字总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之外的类推简化字,收录的符合规范和收字原则的类推简化字仅有226个,由此国家汉字规范对于简化字的使用是在不断调整的。
在简化字总表中,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对应关系并非都是一一对应的,一简对多繁所造成的问题是较为明显和严峻的。如简体字“发”对应了“發”和“髪”这两个繁体字,其中“發”读阴平,表示动词之意,而“髪”则读去声,表示名词之意。再如简体字“须”对应“須”和“鬚”这两个繁体字,前者多表示必须之意,而后者则指胡须。一简对多繁的现象是由汉字简化的方式存在的缺陷造成的,这类状态的呈现使得汉字的音义关系容易混淆,曲解了这些字本来的音义与其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简化汉字中某一字符代表了过量的含义,造成了大量古今同形字存在的现象,词不达意以及字形混用的确给人们正确地利用汉字和阅读历史文献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简化汉字由于在简化过程中为了追求笔画的减省使用笔画较少的同音字替代和用符号替代的原因造成了多音多义字和形近字数量的增加,增加了记忆和学习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字的表意性和形声结构的繁体字形的表音作用,从而使部分汉字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失去了理据性,这对汉字作为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无疑是一种破坏性的改造,对此应该要有理智客观的认识。
二、使用繁体字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在激烈的争论中,申小龙等拥护繁体字的学者认为繁体字能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更具有典雅和内涵,更能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认读和理解繁体字对于研究中国文化、阅读典籍和从事文字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现阶段识读繁体字的必要性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于2001年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我们在宣传汉字文化以及倡导书写方式时,可以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简化字,而在古籍、文献整理以及书法艺术等特殊领域里可以适当为繁体字保留足够的空间2。
现阶段中国大陆教育体制中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或者极少有涉及繁体字的认读教学,导致了大陆地区人们除了有相关繁体字知识的专业人士外,基本上鲜有能正确且熟练使用繁体字书写的人,这也导致了与港澳台等使用汉字繁体字的地区在沟通交流上存在一些阻碍。
繁杂的汉字阻碍着社会进步,这种“汉字落后论”思想历来影响着很多的汉字改革者,纵观近代汉字改革史,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汉字改革运动都是建立在这种思想之上的。3思想引导着行动,在“汉字落后论”指导之下的汉字改革也就会有所偏颇,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当然这也是反对使用繁体字者的论据支撑。繁体字素来因其笔画繁多而备受抨击,单就从书写角度来看,它的确是存在难写难认耗费时间的问题的,从等量的表意来看,一般而言书写繁体字比书写简化字更为耗时耗力,这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从信息时代来说,繁体字也给考计算机语言的编制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和之前提到的繁简汉字对应关系的问题有关。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在社会范围内使用和推广繁体字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三、“识繁用简”较为理想
在繁简大论战中,“识繁用简”“识繁写简”被任继愈、袁晓园等这一观点的提出者以及支持者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法,所谓“用简”就是在认读上、书写上、印刷上用简,“识繁”是在有限范围内、有限阶段内认识繁体字,以利更广泛的阅读,以便传承古代文化。
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简化字尚且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且必将面临诸多困难,然而在中国内陆地区恢复使用繁体字显然也是十分不现实的。“识繁用简”既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简体字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简体字的弊端。
纠结汉字的简化的过程已不再具有较大的意义,毕竟可以说简化字已经是现阶段的一个历史问题了,从它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对于中国大陆地区来说,彻底地恢复使用繁体字是不现实也不科学的,简体字的出现自古就有,这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厚的渊源,它的出现和被认可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在港澳台地区全面推广和使用简体字就目前而言是十分困难且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的,在港澳台地区存在着对简化字的误解,认为简化字来自政治高压,是政治怪胎、畸形产物,不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和走向,这样的观点未免太过极端,究其根源和民众潜意识里的先入为主的心理认可有关。就如新中国以来的大陆民众最开始接触、学习和使用的是简体字,自然对于简体字有本能的亲切和拥护,这与港澳台地区民众坚持使用繁体字的心理是一致的,民众用字意识里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影响着自身的用字态度。
关于汉字的繁与简,王宁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单从笔画的多少来区分繁体字和简化字本身就存在着不科学性,而基于此的讨论也是存有一定偏颇之处的。将繁体字和简化字视作汉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时期也是不科学的。笔画越少,相似度就越高,字与字之间的区别度也就越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己经不再要求单纯的汉字笔画的减少,而是要全面地、瞻前顾后地考虑汉字问题,因此不应该拿笔画作为评价汉字优劣的唯一标准。综合考虑,采用“识繁用简”文字态度是较为顺应汉字发展趋势的,既保留了对于汉字的表意特征,也符合民众书写的汉字使用心理,将繁体字和简体字视作同时期汉字的两种字形,破除了一直以来为人们所误解的繁简对立关系,谢俊英(2017)就提出繁简字形的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视场合、领域、区域而定。这样一来就给汉字的自身发展演变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目前来看海峡两岸繁简互用,各取其所,但是随着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曹圆杰(2017)提出汉字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书同文”。实现汉字的统一对于加强海峡两岸沟通和交流,促进社会发展的繁荣与稳定有着巨大的意义,这不仅是对祖国统一的呼唤,也是当今信息化科技化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汉字的发展也该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基于两岸同宗文化传统,汉字的使用应当打破思想壁垒,摒弃成见,取长补短,逐步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化。
注释:
1.苏培成.重新审视简化字.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谭汝为.汉字简体和繁体共同传承文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3.李红梅. 汉字繁简之争刍议[D].山西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