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以来对金陵八家的研究综述

2019-01-27四川大学艺术学院610207

大众文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周亮美术史画派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610207)

一、 金陵八家的构成及文献出处

金陵八家的构成颇受争议,古代文献中就有多个版本,其中谈及八家构成问题的大致有两个版本为后世引用:一为张庚《国朝画征录》中“金陵八家”以龚贤为代表1;另一种是乾隆《上元县志》等地方县志上标有周亮工品题,并以陈卓为代表的“金陵八家”。二十世纪初,如陈师曾在其著作中大多采用前种说法,将龚贤列为之首,高岑、邹喆、吴宏等构成的金陵八家成为画史共识。

此后,亦有学者对张庚“金陵八家”说提出质疑,并通过文献及作品的综合研究得出的新认识,如陈传席《关于金陵八家诸问题》2与《关于金陵八家的各种记载和陈卓》3,根据《上元县志》中周亮工的品题,认为是其本人记载的“金陵八家”即陈卓、吴宏、樊圻、邹喆、蔡泽、李又李、武丹和高岑,并在文中赞成以陈卓为领衔的“金陵八家”。后吕晓发表《周亮工“金陵八家”说考辨》4与《试论“金陵八家”说的形成与演变》5等文提出与陈传席不同的观点,她依据山西诗人王宏《西归日扎》,考证出周亮工品题的“金陵八家”新名单,并认为更具时效性。此外,单国强在《试论“金陵八家”合称的原因》6中强调金陵八家之所以能够合称,并非其艺术风格,而因相近的生活经历。

综上可见,最早关于“金陵八家”的文献出于周亮工品题,通过《读画录》可知他与金陵画坛多有交往,故周亮工的品题最具权威性,惜未有找到其本人的品题存留,只有后世转摘,所以还需对文献深入挖掘,用新材料来解决金陵八家的构成问题。

二、 对“金陵画派”概念使用的反思

学界对“金陵八家”的认识,有认为其归为“金陵画派”,张庚曾提到“金陵之派有二,一类浙,一类松江”7。二十世纪初,郑昶持较为矛盾的观点,他在《中国美术史》中称“金陵派法宋人,笔多繁重,合于作家”8,但又在其《中国画学全史》中指出“然八家中,有类于浙派者,有类于华亭派者,不足为金陵派”9。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中云:“以龚贤为首……其余七家,画派不尽相同,惟以同位金陵,不能称派”,此外黄宾虹《古画微》等著作也只论“金陵八家”而不谈“金陵画派”。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林树中也认为可以地域为名将“金陵八家”称为“金陵画派”,并发表文章《金陵画派与金陵文化—金陵画派综论》10;周积寅《金陵八家与画派》11一文针对林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画派的形成需要满足风格相近,且有开派人物,而金陵八家中存在不同的派别,有的学南宗也有学北宗,因此没有形成画派的先决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龚派”的概念被提出。以王朝闻《中国美术史.清代卷》12中认为龚贤的艺术突出,另外七家望其项背,彼此既无师承关系,故单独论述,将追随龚贤的画家统称“龚贤传派”,不能作画派讲。余辉《试论清初“龚贤”的存在---从一本册页发现一个画派》13中也认为金陵若以画派论,唯有“龚派”。

上述学界认识到龚贤的画史地位,明末的金陵虽不存在金陵画派,但“龚派”的存在被上述许多学者所认可。但“金陵八家”的构成问题如未解决,龚派的价值也就无法得到发掘。

三、 对金陵八家的画家个案研究现状

“金陵八家”的整体概念一直有争议,但有对代表性画家的个案研究,其中就以龚贤为最,主要集中在对他的生平与交友、遗民身份以及绘画技法的探索,如林树中《龚贤年谱》14通过梳理考证龚贤的生平;汪世清《龚贤的〈草香堂集〉》15通过研究龚贤的诗集探讨他的创作发展;卢辅圣主编的《龚贤研究》16一书收集了对其生平事迹与交友的相关论文;港台学者谢伯柯《龚贤的书画与政治》17一文探讨龚贤山水画中的政治符号性;海外学者高居翰曾在其著作中论述龚贤作品是否受到西方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暗18。但学界对金陵八家其他画家的研究较少,仅如陈传席曾对高岑的生平及师承做了考证19;阮荣春以戴本孝的个案探讨金陵八家20;海外学者文以诚亦谈到龚贤与外来影响的关系21。除了画家个案研究外,也有赞助人周亮工的研究,集中在他的生平、绘画论著等领域,如朱天曙编撰《周亮工全集》22为研究明清艺术史的学者提供了便利以及许文惠《周亮工与清初金陵画坛》23。通过这类个案研究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以来对“金陵八家”中的画家研究并不平衡,龚贤研究较多,因此金陵其他画家及赞助人的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四、 关于金陵八家的“内向观”研究与“外向观”研究

二十世纪后美术史研究受西方风格分析的影响,较看重作品研究,薛永年曾提出“内向观”与“外向观”既是强调要以作品为本位,且要考虑与作品的外部环境因素。陈传席对金陵八家的“内向观”研究较多,他的论文《金陵八家的构成及四位高岑问题》24,认为“金陵八家”中典型画风应属吴宏与邹喆,但名气最大的却为龚贤,很大程度上是因龚贤突出的画风,其呈现的是以范宽为代表的北宋山水,另外几家的画风皆师法两宋院体,因此质疑能否将龚贤列入八家。高居翰在《气势撼人:17世纪中国画的自然与风格》中论述金陵画坛中偏向于写实的画风是对北宋风格的回归。

“外向观”研究则讨论了明末金陵的文化环境,石守谦《由奇趣到复古—十七 世纪金陵绘画的一个切面》25,将金陵八家的讨论纳入文化脉络中,并与世变联系起来探讨。此外,也有学者以明末遗民身份来研究,如杨敦尧将金陵的实景山水放置于明末特殊的政治中讨论,认为其是作为遗民画家的图写兴亡的载体,李佩诗探讨邹喆画中出现的“松峦古寺”的意义。后万新华《十七世纪金陵画家笔下的金陵胜景—兼对一种美术史学方法的批判》在文中讨论了前二者的金陵胜景图像研究,认为其方法可能陷入过度阐释的陷阱。

五、 结论

上文对金陵八家的综述可以看到二十世纪以来学界的探索已有相关理论成果,但也有不足。薛永年先生曾为学者提供了一些研究金陵画坛饶有趣味的方向,如明末盛行的“金陵胜景图像”的形成问题,金陵版刻与职业画家创作的互动关系,以及金陵青楼女画家的艺术贡献,这些问题皆值得深入研究,也为全面了解金陵八家提供了线索。

注释:

1.张庚.《国朝画征录》,载于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十册),428页.

2.陈传席.《关于金陵八家诸问题》,《美术大观》,2015年,第33页.

3.陈传席.《关于金陵八家的各种记载和陈卓》.《东南文化》,1990年5期,第150页.

4.吕晓.《周亮工金陵八家说考辨》.载《美术研究》,2004年,第64页.

5.吕晓.《试论“金陵八家”说的形成与演变》.载《美苑》,2009年,第46页.

6.单国强.《试论“金陵八家”合称的原因》.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第66页.

7.张庚.《浦山论画》,载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223页.

8.郑旭.《中国美术史》.中国和平出版社,2014年,第68页.

9.郑旭.《中国画学全史》.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22页.

10.林树中.《金陵画派与金陵文化—金陵画派综论》.《东南文化》,1989年.

11.周积寅.《金陵八家与画派》.《北京艺术》,1984年3月,第92页.

12.王朝闻,邓福星主编.《中国美术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4页.

13.余辉.《试论清初“龚贤”的存在——从一本册页发现一个画派》.《新美术》,2002年第4期,第87页.

14.林树中.《龚贤年谱》,《东南文化》,1990年5期,卢辅圣主编,《朵云》第六十三集《龚贤研究》,上海书画出版,2005年6月,第249页.

15.汪世清,《龚贤的<草香堂集>》,载《汪世清.艺苑查疑补证散考》37页,河北教育出版,2009年.

16.卢辅圣主编.《朵云》第六十三集《龚贤研究》.上海书画出版,2005年6月.

17.谢伯柯.《龚贤的画与政治》.《香港中文大学学报》,第8卷第2期,1976年12月,第25页.

18. 高居翰.《气势撼人:17世纪中国画的自然与风格》.三联书店,2009年8月,第34页。

19.陈传席.《高岑及其绘画艺术》.载《美术史论》,1989年第4期,第4页.

20.阮荣春.《难金陵八家说,圆金陵八家说—兼谈戴本孝在金陵画坛的活动》.《艺苑》,1994年4期,第14页.

21.文以诚.《樊圻—17 世纪南京山水画中名胜意涵的创造》,载台湾大学《艺术史集刊》,2003年14期,第13页.

22.朱天曙编撰.《周亮工全集》.凤凰出版社,2008年.

23.许文惠.《周亮工与清初金陵画坛》.艺苑( 美术版),1998年,第36页.

24.陈传席,《金陵八家的构成及四位高岑问题》,《东南文化》,1987年03期,第131页。

25 石守谦.《由奇趣到复古—十七 世纪金陵绘画的一个切面》载自《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三联出版社,2015年,25页.

猜你喜欢

周亮美术史画派
善良的印记
长安画派应有时代尊严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立体画派
郭诗奇作品
“反比例函数”测试卷
不作死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