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陈时弊,务实解困
——苏辙《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赏析

2019-01-27王雪纯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名作欣赏 2019年35期
关键词:发运苏辙百姓

⊙王雪纯[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北宋时期,江淮发运司在管理上供钱粮的漕运、购买上供物资等方面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熙宁二年(1069)七月,王安石推行均输法,确立了“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令发运司根据诸路实际情况,在丰收物贱、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进行上供物资的购买,使发运司实行的购买活动正式制度化。据《宋会要辑稿》载:元丰二年(1079)九月二十六日,“赐发运司籴本钱百万缗,令籴谷。如逐路岁计未足,以所籴充数上供。报转运司,令依和籴最高价并计辇运之费,限一季偿钱”。可见发运司除履行基本的漕运、购买职能外,还可代替逾期未到的诸路转运司完成上供,并令其分拨还款,即所谓“代发”。由于代发制度的实行,发运司取代了过去转运司的位置,从无到有地参与了政府购买活动中,有效地保障了上供财物运输的效率,同时其实际职权也得到了扩大。在发运司发展的鼎盛时期,诸路转运司几乎成为它的下属。随着发运司职权的不断扩张,均输法的弊端也随之显露,熙丰年间,主要表现为“折钱过重、钱米并征和折钱不均等”。某些发运官员利用“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方法谋取厚利,向京师进羡余以结恩宠,导致东南各路现钱短缺,造成“钱荒”的现象。元祐元年初(1086),刚被任命为右司谏的苏辙注意到了这类现象。三月八日,苏辙上《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直陈时弊,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论述思路清晰。首先,苏辙指出近期出现的,某些官员利用手中权柄,争相牟利,而有损朝廷用度、百姓利益的现象。其次,具体分析了发运司应履行的和籴和代发的职责——和籴是指发运司每年以“钱一百万贯为粜籴之本”“于淮南侧近趁贱籴米”;代发是指发运司以所籴米代替违期未至的转运司交纳上供,而取值于转运司。接着,苏辙直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两大怪象:一是发运司会向各路超期的转运司榨取几倍于实际米价的赔偿;二是转运司敛现钱以偿发运司,最终造成了各路现钱的短缺。最后,苏辙将这两类怪象出现的原因归结为,发运司将所取厚利“以为羡余进奉,以固结恩宠”;同时又指出当今圣上恭俭节用,完全不需要收取这类进奉,从而进一步向圣上进言,建议陛下命令发运司今后即使转运司应交的上供米超期未至,也要用“所籴米”代替,发运至京师,而不得向诸路转运司索要现钱赔偿。等到诸路上供米转运到位,再按照数量偿还发运司。并加强对转运官员的考核制度,根据违反期限的次数,查核转运司官吏。

纵观此状,苏辙在文章中提出的,主要是两类问题。

(一)发运司进献羡余的问题。原本皇祐元年(1049)诸路上供的定额制定后,不允许额外调发,因此理论上发运司也就不可能有所“羡余”,但进献羡余的现象仍有出现,这就不能不引起右司谏苏辙的重视。果然是其中有官员“分掌利柄,更相侵渔”,经过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此乃发运司以所籴米代诸路转运司超期未至的上供米,而向其责取加倍赔偿的恶劣行为。

宋代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这类财政体制的建立,使中央财政牢牢掌握对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垄断,直接导致了社会中流通的货币必须依靠中央财政的统一投放。如果财政连续地回多而投少(“敛多散少”),抑或是投放(散)的渠道发生梗阻,民间就会发生通货短缺即钱荒。苏辙正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才指出,有司“更相侵渔”的对象说到底都是朝廷财用,而他们互相争利,以献“羡余”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地区流通中的货币减少,所谓“此虽有得,彼必有失”,因而出现钱荒的弊病。因此,发运司进献羡余的行为是必然会得到否定和批判的。

(二)百姓利益受损的问题。苏辙立意更进一步的地方就在于,明确地指出了作为生产阶层的平民百姓的利益在此问题中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君主躬行仁义,不一味求利,才能与民两得,否则,就会引起百姓的抗争,君民二者都得不到好处。苏辙在《孟子解二十四章》中说过:“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非为利也,惟不为利,故利存。小人以为不求则弗获也。故求利则民争,民争则反而失之。孙卿子曰 :‘君子两得之者也,小人两失之者也,此之谓也。’”苏辙认为君主一味追求统治一方的利益,而不顾天下百姓之利,并非国家政治的正途。唯有“躬行仁义”,达到君民“两得之”,才是理想的政治境界。因此,苏辙在《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中严肃地批评了发运司作为朝廷的派出机构却与民争利、营私舞弊的恶行,表达了他为广大受苦百姓代言的正直立场。同时,也从侧面向人主强调了民心的重要性,劝诫人主勿忘“专以利民”的执政目的。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一文,从整篇公文的结构来看,是一则论事状,在我们今天看来,它更像是一篇请示或意见。全文不足五百字,短短篇幅中,作者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请求落实执行”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论述,条理明晰,句句在理。苏辙为文的深厚功力可见一斑。从此状来看,苏辙散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结构严谨,落笔曲微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一文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中心内容是论发运司以所籴米代发诸路上供米之事,苏辙却并未在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而是从“有司分掌利柄,更相侵渔”的现象入手,论述此现象既损害了朝廷的正常用度,又侵夺了农民的利益,以引起皇帝的重视。接着,苏辙又详细阐释了发运司应当履行的和籴、代发之职:“发运司以钱一百万贯为粜籴之本,每岁于淮南侧近趁贱籴米。而诸路转运司上供米至发运司者,岁分三限,第一限自十二月至二月……第三限自六月至八月。违限不至,则发运司以所籴米代之,而取直于转运司,几倍本路实价。”阐述详尽,凸显作者“精详吏事”的同时,也增强了论述的可靠性和说服力,为下文分析问题所在、提出合理建议做好了准备。而后,苏辙才逐渐亮明自己的观点:批判发运司向诸路转运司榨取几倍的赔偿,不过是想要“以为羡余进奉,以固结恩宠”;接着强调当今圣上“恭俭节用,食租衣税,专以利民”,从而批判了发运司所行之事与圣上政策严重相悖,从而说服人主勿忘“专以利民”的执政目的。在短短篇幅里,作者通过层层递进、步步为营,逐步说服人主采纳建议,最终达到为朝廷漕运规范秩序,为百姓谋求安定的生产生活的目的。苏辙为文章、为吏事之精深足以见之。

(二)善用对比,批驳有力

对比手法是古代应用文中常常会用到的写作技法。苏辙在《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一文中,先言“旧日官岁籴米,钱散于民”,结果是“农不大伤,无钱荒之弊”;接着论今“发运司以所籴米代供,而责钱于诸路”,其结果是“钱日益荒,而农民最病”。通过对比先前购买活动的有序进行,突出强调了现下担任和籴重责的发运司却以公谋私,间接向百姓榨取钱财,导致“钱日益荒、农民最病”的“东南大患”。这样就使得论证更具说服力,有理有据地批判了发运司以权谋私的丑恶行径。

(三)行文简洁,语言平淡

明人茅坤曾于《苏文定公文钞引》中云:“苏文定公之文,其鑱削之思或不如父,雄杰之气或不如兄,然而冲和淡泊,遒逸疏宕,大者万言,小者千余言,譬之片帆载海,澄波不扬,而洲岛之棼错,日星之闪烁,鱼龙之出没,并席之掌上,而绰约不穷者已,西汉以来别调也。”冲和淡泊、平稳晓畅、纡徐婉转是苏辙之文历来为众家称道之处。《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一文,短短篇幅中,既无精美华丽的辞藻和动人心魄的修辞,也没有足以显露渊博学识的引经据典,乍看平平无奇,一读便知其意,细细品读,却是别有一番精妙之味。

文章中多用短语短句,使文章明晰简洁的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情感。在论述发运司针对上供违期不至的转运司一段中写道:“违限不至,则发运司以所籴米代之,而取直于转运司,几倍本路实价。转运司米虽至,而出限一日,辄不得充数。江湖诸路自来皆系出米地分,而难得见钱。旧日官岁籴米,钱散于民,故农不大伤,无钱荒之弊。今发运司以所籴米代供,而责钱于诸路。诸路米无所售,而敛钱以偿发运司,则钱日益荒,而农民最病。此东南之大患也。”寥寥数语便将发运司责钱于转运司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同时又将旧日籴米及时散钱于民,对比今日发运司的所作所为,突出作者对其造成“东南大患”的严肃批评和对无辜百姓们的深切同情。

虽说苏辙之文以平淡为主,但并不是说苏辙就不能写色彩绚烂、气象峥嵘之文。而《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一文仅以平淡为意,想必是作者落笔之时,只想把事件真相原原本本地呈献给人主,哪怕多了一丝一毫的修饰,都只会显得夸张或矫情,也就很难达到揭示真相、阐明事理、以正朝纲的目的了。说到底,苏辙也只是想以此表白自己为国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罢了。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用极其简洁晓畅的语言论述了北宋发运司应行的职责,揭露了发运司在执行公务期间以权谋私、损害朝廷和百姓利益的可恶嘴脸。通过层层递进、步步分析,逐步显露出苏辙作为右司谏关心国计民生、恪尽职守的为政理念。其中苏辙对当时发运司所行和籴、代发之职的详尽叙述,也成为后世众多史学家研究北宋发运司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事实上,北宋历史上的发运司官员几乎没有不想着进羡余以结恩宠的,即使是以任发运使十三年之久、业绩突出闻名的许元,在任上时,也是“急于进取,多聚珍奇以赂遗京师权贵 ”。苏辙此状上书之后,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到了徽宗时期,均输法更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朝廷拨付的籴本或被截留挪用,或被移作羡余,进献殆尽。但苏辙仍直言进谏,恪守谏官之职。或许他也明白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下真的难以实现,但他一直以为百姓代言的身份向统治者提出改良的建议,努力虽然微小,但终究会有回响。当我们今天再读到九百多年前苏辙的奏章,好史学者可了解当时的漕运制度;好文学者能学习小苏之文的“纡徐婉转”“一波三折”;而为官从政者,也一定能从苏辙为政为民、忠于职守的政治理念中获得启发。

① 郭 预衡、郭英德主编:《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5)王安石》(新版校评)修订本,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757页。

② 刘 琳、刁忠民、舒大刚校点:《宋会要辑稿(1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6869页。

③ 李 晓:《论均输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81页。

④ 袁 一堂:《北宋钱荒:从财政到物价的考察》,《求索》1993年第1期,第101页。

⑤ 〔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48页。

⑥ 高 海夫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 颍滨文钞》,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37页。

⑦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290页。

猜你喜欢

发运苏辙百姓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不让百姓撇嘴骂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上汽集团公布6月销量,同比增长2.8%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浅谈城际动车组车辆包装运输工艺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百姓看家“风”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卡特彼勒(吴江)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