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的生态意蕴探究
2019-01-27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州510665
⊙曾 艳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广州 510665]
2004 年陆川导演拍摄的影片《可可西里》展现的是青藏高原无人区可可西里内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们的生存现状,通过野生动物保护者们在保护野生动物过程中与盗猎者之间充满血风腥雨的斗智斗勇来展现动物保护的艰辛之旅,对人类残忍捕杀藏羚羊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如果说影片具有惨烈、悲壮、沉重的色彩,2016 年拍摄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则以唯美、温馨、抒情的镜头展现了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自然保护区内,以丹顶鹤、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雪豹为主的五种野生动物生存状态和情感精神生活。这部影片被称为自然电影,是介于纪录片与故事片之间的电影类型。导演直言,这种类型的影片在国外得到重视和认可,在国内暂时还没有。自然电影以自然界的各种生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呈现对象,影片不是呆板、机械的原生态纪录,而是创造性地利用拍摄素材,首先在选择纪录大自然生命的流程中,包含了镜头后创作者的思考,同样在后期制作剪辑中,先期策划的精神渗透于创作的整个过程。陆川坦言,最初想呈现中国野生动物的保护现状,但随着创作过程中孩子的出生导致自己心境改变以及要符合迪士尼风格,最终形成了片中以动物世界的爱和家庭为主题的呈现。影片由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四国的五位摄影师分为五组,深入卧龙、神农架、可可西里、三江源、盐城等多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长约 18 个月的跟踪拍摄,积累了350 个小时的拍摄素材。导演再根据主题进行后期的剪辑、编辑,虽说影片对野生动物有过度拟人化呈现,某些镜头还存在刻意拼接的痕迹,但不影响影片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立场和生态审美意蕴的表达。
一、大自然生命的神圣、灵性与美丽
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霸主,对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拥有任意处置的权力。人类在这一观念的主宰之下,各种虐待动物、残害动物、捕杀濒临灭绝动物的现象层出不穷。在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之下,大自然生命是被人控制的、利用的工具对象,不具备生命本体的意义和价值。在影片中,则多方面展示大自然生命的灵性与美丽。首先,影片从文化的视角对动物生命的地位和价值表示认可和赞美。在中国神话中,丹顶鹤被称为仙鹤,是神仙世界的代表,它承载的是生命灵魂的消逝,带有仙气和神化的色彩,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幸福、健康长寿、爱情忠贞的象征。熊猫在八百多万年的进化历史中,演变成我国的国宝,它温和、平实,象征着和平与团结。美猴王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中国神话故事里是英雄形象和武林高手。猴在国人心目中是自由敏捷、聪明灵巧、智勇双全、重情重义的象征。藏羚羊则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在西藏地区被人们认为是神圣的生灵,深受人们喜爱、崇敬。雪豹象征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作为森林之王,受到人们的敬畏。除了在文化上引发观众对动物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外,影片充分利用具象化呈现的优势,近镜头捕捉人类无法触及的动物生命的美丽瞬间,通过画面构图、光影的变化、拍摄角度的选择,从远景、中景、近景到特写的交叉运用,动静的交替,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真实诗化了的光与影的大自然奇妙世界。丹顶鹤轻盈优雅飞向蓝天的舞姿,展现出舒展与自由的姿态,它们仰天而视,神态高傲而不失亲切,在太阳映照之下飞翔的身影犹如神话故事里的仙鹤。熊猫呆萌可爱,圆滚的外形、稚气的神情、懵懂的眼神,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认知。金丝猴机灵活泼、调皮好动,在树林间恣意狂欢地跳跃,释放生命的激情与活力,矫健的身姿令人遐想。母豹达娃敏捷、机警,是速度与力量的完美结合,具有野性勇猛的生命活力,颇具王者风范。在影片的审美视角之下,动物是活泼、自由、野性的生命,生命本身具有十足的美感,地球因为这些生命多样性而显得生机勃勃。野生动物体现生命原初的美和直接的美,是野性和天真无邪的,这种美正是因为它们远离人类侵扰,生命没有处于被圈养和禁锢的状态。影片展现的与人类隔绝中的自然,却恰恰因此而显得更为美丽、宁静、安全。这些野生动物都为自己而存在,具有内在的价值,是盎然的、勃发而又自由自在的生命世界。“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真至美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影片中的大自然生命充满灵性,它们与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生态美是充沛的生命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交流融合、协同合作的关系透露出内在的‘神性’,焕发出美的光辉”。影片充分展现大自然生命的蓬勃旺盛、永恒不息的生命力。无论是镜头下树木参天的莽莽森林抑或是枝繁叶茂、清泉潺潺、鸟语花香以及动物们灵动鲜活的姿态,大自然中的生命气息,使地球贯注着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之美。影片以全景的视野展现了中国大地上不同地域的多样性生态景观,其中充满着没有人类触动过的自然的原始性、陌生性和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天然的繁荣景象。观众处于工业化现代大都市中,在钢铁森林中的久居使得内心与自然产生隔膜和疏离,而人类潜意识里有亲近自然和对野性与旷野的渴求,影片呈现出的美丽、宁静、壮阔、诗意的自然景观和生动活泼的野生生命,能让观众产生心旷神怡、物我合一的感觉,体验和欣赏到大自然诗意价值和审美意义,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从而克服人与自然之间对立的思维。
二、动物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自然电影不同于以往的自然科技纪录片,它摒弃了纯客观的讲述,拒绝说教,拒绝生硬的画面,以动物本身作为主体,生动形象地再现真实的动物生存状态,用客观真实的细节突出动物主体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精神世界。在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之下,动物生命是麻木的、冷漠的、无知觉的个体,影片中的动物们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拥有理性思维,它们能表达爱与恨、快乐与忧伤、害怕与失望,也会遭受痛苦和创伤。影片中不同的野生动物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丹顶鹤优雅飘逸、金丝猴调皮顽劣、雪豹凶猛勇敢、藏羚羊灵动团结、大熊猫呆萌可爱。同类动物的个体之间也有着丰富而生动的个性差异,金丝猴淘淘活泼叛逆,敏感孤独;淘淘父亲威严且颇具伟力;流浪猴公鸡“玩世不恭”、痞气、匪气;淘淘妹妹顽皮、懵懂;熊猫母亲丫丫谨慎、细心;熊猫宝宝美美呆萌天真;豹子母亲达娃桀骜、勇敢。影片重点以母爱为线索展开对动物情感世界的揭示,以家庭为枢纽和核心,展示动物世界的婚姻和家庭关系。每种动物对子女舐犊情深且对生命繁衍有神圣的责任感。如迁徙远方大湖泊怀孕的雌性藏羚羊,用生命书写奇迹。它们在迁徙的过程中,既要克服长途跋涉的艰辛,又要克服被各种天敌猎杀的严峻挑战,只为在青海湖边产下小羊。母豹达娃独自抚养两只幼豹,觅食艰难,还经常受到更强大的豹群家族的驱赶,为了养活幼豹,她铤而走险,孤身一人冲进牤牛群与之决斗,最终受伤而返。野生动物们所具有的坚毅不屈、勇敢执着的生存精神,令人心生崇敬。影片镜头试图深入到野生动物的灵魂深处,探知它们所不为人知的情感世界。藏羚羊母子在艰苦的环境中相濡以沫的精彩瞬间——通过分辨和熟悉对方身上的气味,来建立母子情感纽带。熊猫丫丫关爱、呵护女儿美美,对美美寸步不离地保护和关照,影片将熊猫母亲在女儿的放手与不放手之间的纠结矛盾和内心徘徊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熊猫母亲在树底下眺望爬上树梢已经完成成长礼的美美时,眼神中流露出的骄傲与不舍令人动容。影片捕捉到了金丝猴淘淘被家庭冷落的孤独忧伤的眼神和背影,表达淘淘对母爱的渴望和被父母忽视的沮丧和失落。它离家出走、流浪,后因勇敢保护妹妹,获得父亲的赞赏,最后被家人接纳、认可,在一波三折的回归家庭之路中,实现成长的心灵之旅。影片用特写镜头展现淘淘回归家庭后的惬意与温暖,一家人紧紧靠在一起,互相依偎拥抱。
野生动物对后代的呵护和关爱,是人类情感的投射,与人类相通的地方是对爱的追寻和践行。只不过它们对生命延续的庄重和执着、保护家人的神圣责任感,比人类显得更为单纯和执着。在人类的偏见中,动物是没有感情没有知觉的,只是人类控制和主宰的对象,是人类剥夺和利用的资源,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人类服务。影片通过客观、真实的细节捕捉它们每一个眼神和每个细微的动作,想要展现它们所有的情感波动,让观众感受到野生动物生命的顽强、曲折与悲喜。它们具有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应得到我们的尊重与认可。
三、大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生机蓬勃的奥秘
大自然是一个生态系统,优美但是残酷,孕育着无数的生灵,但是也承载着无数生灵的逝去。它们生命的逝去和重生就如同一个生死不息的循环,不断地在光与影、地理形势和气候不断变化的大自然中得以往复轮回。影片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展现自然节律以及在大自然原生态的环境之下,动物们的生存状态和生老病死的生命循环。生活在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没有自然界最大的对手——人类,接受自然界生存法则的考验,生存目的很简单,即实现生命的生长、发育、延续和繁殖。影片讲述了自然给动物带来的福祉,如茂密的草原、翠绿的竹林、清澈的溪水、丰盛的果实、温暖的家园,除了展示大自然温和友善的一面,也忠实记录了大自然的残酷、血腥和冷冰。大自然给予动物成长必需的磨炼,它们必须接受各种考验——冬天的肃杀、食物的匮乏、天敌的猎杀、领地的争夺,雪豹达娃终因食物匮乏而横尸雪山;猴群们在冰天雪地中身上挂满冰柱、瑟瑟发抖抱团取暖;藏羚羊的迁徙要遭受各种极端天气和天敌的追杀。正因为动物们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使得地球不是一个僵死的、没有活力的物体,而是一个拥有精神的、生生不息的有机体。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的所有存在物都是完美的,它们首先是为自己而存在的,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是一个活跃的生命系统,人类只是巨大生命体的一部分。正如影片开头所说:无数生命诞生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每一个生命都是壮美诗篇中的一个音符,它们和人类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生态圈。大自然生命自由自在生活,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它们如此美好且独一无二,无论生与死都是一种存在,千万年来回环往复,生生不息。人类与它们是一个伟大共同体的成员,植物和动物都是人类的邻居和伙伴,人类只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普通成员,他与自然之间不是敌对的改造与被改造、役使与被役使的关系。生命是个共同体即生态体系,没有任何生命可以离开这个共同体而单独存在,生态体系是人类与其他生命共同的家园。影片中大自然生命是神圣的,它们作为地球上与我们共享生存空间的物种,共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有序发展,呼唤观众以感恩之心对待大自然,并自觉维护大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
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摄影师们确立了相应的拍摄伦理和行为规则,体现出对大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自觉维护和尊重意识。虽然镜头所瞄准的是野生动物的生命状态,主体是动物,但是创作主体却是人。“当动物和大自然成为有趣的观察对象人类的发明物——摄影机对准时,人与动物的关系就被改写了”。影片展现了不受人类刻意干扰的自然状态下的动物世界,真实、自由是摄影师团队最高的审美追求。他们在拍摄的时候秉承不干涉不打扰的原则,利用各种隐蔽装备如隐蔽帐篷、迷彩服,对自己进行伪装,从而融入环境,不被动物发现,安静等待而不是频繁行动。另外,他们对大自然中发生的一切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不试图去操纵、控制、修改或者管理自然生态系统,不干预它的正常运行。在拍摄大自然里跃动的生灵时保持距离,是人类尊重和珍视动物的一种表现,动物按照大自然的法则来进行着自己的生命故事,人类是旁观者,不行动,不干预,完全尊重动物的生命规律,尊重大自然的意志与选择。这部影片的拍摄原则和伦理传递出来的理念是人需要亲近大自然,爱护自然和其他生命,调适并正确处理我们与动物之间的距离,才能与世界上的其他生命和谐共存。
影片由周迅作旁白,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的渗透和浸入,台词内容和语气中,饱含对大自然尊重、热爱和欣赏的情感,通过对大自然生命博大、神圣、灵性的诠释,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陆川导演对大自然生态美的呈现,对动物生存状态、精神情感世界和生命形式的关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命题相呼应。自然电影既是对自然界真实生命的影像纪录,也是思想、观念的载体,影片折射出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化立场和生态美学追求,对我国今后自然电影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影片因为迪士尼公司对主题的设定,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野生动物灭绝等给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各种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较为现实的问题没有触及。为满足童话主题设置的需要,影片呈现出大自然温情、诗意、美好的一面,但过多停留在动物与人类相似的家庭情感上,缺少对动物生命、人与动物之间关系更有深度和力度的表达。自然电影的价值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上,是人类抽象自然观念的具象化表达。它凭借独特的媒介形式成为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文化思考与美学探索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所承载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动物和环境保护观念、生态意识的推广,对民众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构产生更大的作用。因此,期待中国出现更多探索人与自然关系、讲述大自然生命故事的自然电影出现。
① 吉 平:《当代影视经典鉴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04页。
② 章 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
③ 冯 欣:《动物纪录片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