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
2019-01-26黄培林
摘 要:高中历史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关于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对于很多教师而言,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在引入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后似乎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际采用的教学方式仍旧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为教学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与教学理念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发生理念转变,并运用转变是本文探究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理念;新课程;转变
一、 引言
高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未充分意识到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不少教师只是让学生去生硬地死记硬背,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而教学理念的引入,将扭转课程的这一现象,带来新的变化,有效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除了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理念引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性互动。
二、 基于课容量和课时的引入思考
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满足教学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完成对于课容量的扩充,以此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那么基于高中历史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关于课容量与课时之间的思考,并通过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将理念与思考加以应用呢?
首先,应当对于理念的更新运用在课程标准上,并通过有效的知识扩充,来实现对于课程标准的扩充,比如在进行人民版专题四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的相关内容教学上,教师可以结合当下“一国两制”国家的发展情况,并将教材中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内容凝练出来,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实现教学。其次,在教材空间的扩充基础上,要注重教学参考材料的运用,材料能否合理地运用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诸如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或是香港、澳门在回归后的纪录片片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材料将内容转述给了学生,实现材料的有效运用。在这个接触上,教师还需要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一味地借助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本末倒置,将课堂时间浪费在教学方法上,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契机。最后是关于对于学生问题的处理和能力的提升上,在有效的课时内,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非常困难,因此教师要提前吃透教材,将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备课并记忆,在课堂上就可以自如地将知识串联起来,或者通过一个知识引导到另一个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并通过学生的讨论,来了解学生的实际了解情况,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有效教学。
三、 以人为本教学观念的渗透
新课程教学改革下的教学观念不仅仅是对于教学模式与教学质量的要求与提升,更重要的是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逐渐落实并渗透到教学当中,结合到实际的课堂当中,就是尊重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每一个学生为个体,进行个体的培养与教育,而非一味注重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这是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因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时候教师抛出某一问题,有的学生会很快进行作答,无论答案正确与否,有的学生基于性格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几乎从不主动作答,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了避免对于课程时间造成浪费,师生之间的互动范围就被缩小在几个学生与教师之间,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个体互动,进而难以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并应用。
为了落实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目标的树立,这个目标可以是自身,也可以是学生,将课堂的氛围从问答的正确判断,变成辩论赛的角逐场,刻意降低正确答案的存在性,不强调答案和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共同参与讨论,互相交换意见,继而营造出“知识氧吧”的感觉,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收获并成长,并通过这种方式,折射出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质内涵。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如对于必修一专题六《古代罗马、希腊的政治文明》的讲解时,教师可以挑选几个著名又有趣的古罗马希腊故事,如“特洛伊木马”或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宙斯”“赫拉”“美杜莎”等等为切入点,通过故事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古罗马希腊的这个点上,然后对于教材中关于“罗马人的法律”这一内容引入,让学生讨论法律内容,辩论为何要提出这样的法律,甚至可以引入一些流行歌曲的元素,如周杰伦关于“爱在西元前”的歌词,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关联性,将学生的生活与课本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讨论兴趣,进而引发讨论。
四、 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开展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是新课程教学时代教育工作的目的之一。所以,除了上述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相关内容外,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引入还应当体现在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上,并着重体现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对于知识的探究上,且要通过合理又科学的考核方式,来进行对于能力的考核,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处,以此来完成对于学生能力提升这一关键内容。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无疑是一个培养学生能力的好办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真正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本身强调的就是学习过程而非结果,通过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来推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如上文中就“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的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历史线索,如在同样的年代里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变迁,那么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呢?然后借助这种方法,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形成有效的探究性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中引入新课程教学理念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引入,怎样运用,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做了系统阐述,望相关教学工作能够继续深入探究,就如何引入教学理念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出更多具有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并为历史教学的创新带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杜常茂.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2017(38):170-171.
[2]蓝秋金.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47):136-137.
[3]苏菁.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趙江坤.试论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J].神州,2016(20):182.
作者简介:
黄培林,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