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一流高职院校摭探

2019-01-26岳文喜隋明李俊儒肖亚玲钟云红张凤英

成才之路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岳文喜 隋明 李俊儒 肖亚玲 钟云红 张凤英

摘 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担负起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文章从重视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丰富校园底蕴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一流高职院校。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职院校;人文关怀;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3-0001-01

要想创建一流的高职院校,培养一流人才,就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把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氛围,促进一流高职院校的创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重视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特别是学生数量的增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办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职业技术的实用性,忽视了人文教育,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弊端。新形势下,人文关怀应成为高校素质教育永恒的价值追求。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类所从事的一切价值创造活动都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应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高职院校的人文關怀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让教师能够心无旁骛地严谨治学,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一个院校的人文精神。同时,人文精神的价值引导,能使学生学会关心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未来,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对社会有益的地方。

二、以学生为主体,践行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着重考虑学生学习生活感受,让学生能够自主把握学习进度,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同时,着重考虑学生群体,能够使教师在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可以说,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调动全部资源,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高技能人才,促进学校真正走向一流。

三、以教师为主导,贯彻以人为本

高职教育应该是一种整体均衡的教育,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使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使学生具有宽广的视野和独立成熟的人格。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部分就是师资队伍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保证。所以,高职院校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创建一流高职院校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所院校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本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而教师群体作为这一步骤的重要主体,只有将“教不严,师之惰”“严师出高徒”等格言铭记于心,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将高职院校打造成一流院校,把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

四、丰富校园底蕴,传承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为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底蕴奠定基础。尤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更应不忘初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一切工作都围绕辅助教师教学、关怀学生学习生活来进行,这样才能保障高职院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以人为本理念的传承要基于教师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丰富校园的底蕴,创建一流高职院校。高职院校要做到真正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的求学之路提供一个秩序良好、积极向上的平台。教师要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条,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引领学生传承人文精神,为弘扬良好校风、创建一流的高职院校做出贡献。

五、结语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仅是为了创建一流的高职院校,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并能够将这种人文精神传承下去。高职院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将教育作为基石,重视人文关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丰富校园底蕴,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一流的高职院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金科.略论以人为本的高职思想政治工作[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01).

[2]王美祥.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一流高职院校的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