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策略
2019-01-26郭杰
郭杰
摘 要:如今,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学习和教育的理念有了很大质的转变,现代教育更关注的是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身体健康是学生进行后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育学生健康体质,也是目前教育所重视的培育方向。本文将针对有关培育学生体育习惯这一目标,简单探析相关培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习惯培养;途径;方法探究
小学体育教育是学生初次接触体育教育的一个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体育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小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着重从培养学生自身对体育运动的兴趣,针对体育教学自身所带的特点,带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逐步养成体育习惯。
1体育教育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探究
1.1体育教育特点
体育教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对学生课堂参与度要求高,即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必需调动起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如此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1.2现阶段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
小学生正是孩子们处于一个初步发展的基础阶段,心智发育的起步阶段,所以,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首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充满好奇心,思想多变,不受拘束。这样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对于新的事物都会有很高的积极性,但一旦接触久了,兴趣热度就很容易消失,对事物的注意力转移变动的频率很高;其次,就是对外界的变化会比较敏感,情绪也相对丰富多变,而且,就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所以,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教师就要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注,以及多采取鼓励激励的教育教学方式,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刺激学生潜在体育锻炼兴趣。
2培育小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的策略
2.1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體育教育过程中十分关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所以在进行体育教育的时候,想要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体育运动的活动,就要需要教师这一关键任务对学生进行领导,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由于心理上还并未成熟,所以对于教师的依赖性也相对较高,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便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课堂的喜爱,从而利于体育运动习惯的引导和培养。
2.2营造和谐、积极活跃的体育课堂氛围
在处理好师生关系之后,就是对学生班级的整体教学组织,这对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在进行体育课堂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还需要对课堂体育锻炼的内容进行丰富,尽可能地去满足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有趣地体育运动教学课堂之中培育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2.3挖掘学生潜在的体育运动兴趣爱好
前文分析了小学生兴趣多变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喜好和个性特点。在体育运动习惯培育过程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习惯的培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了解小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程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并帮助学生挖掘体育运动潜在的兴趣爱好。
3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对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途径主要有通过体育教育课堂和学校兴趣社团、校队,以及日常生活中家长的教育引导这三个培育途径。
3.1课堂教育方法
体育教育课堂要多应用游戏教学方法,通过有趣且富有体育竞争精神的体育运动游戏,来带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第二个方法就是要采取合作教学的方式。就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体育运动的活动,再分配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将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从而在保证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前提之下,通过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合作团结意识,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3.2学校激励方法
通过建立校队和体育运动兴趣社团,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团体,并且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有关体育竞技类的比赛活动,号召各个校队和体育运动兴趣社团积极参与,从而培育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3.3家庭教育方法
培育学生的体育习惯不仅仅要依靠学校的激励和推动,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小学生接触最多,并且最亲近的人便是家长,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习惯方面,家长可以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进行一些户外运动,与孩子一起参与到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从而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引导培育孩子体育运动的习惯。
4总结
培育学生体育习惯,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需求,从课堂到课堂外全方位的帮助小学生需找到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岩.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02):58-59+130.
[2]刘涛英.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