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应用研究
2019-01-26徐义文
摘 要: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就在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以及空洞性,小学生理解困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思维可视化则是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空洞的内容形象化,让知识点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教师通过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合理使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是必然的,加强思维可视化的应用研究,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教学技能,是全面提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空洞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缺乏积极性,并且教师采用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可视化通过图示或者图文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数学知识点,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增强学生对于学术知识点的接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释放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程讲授过程当中利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就需要了解思维可视化的优势,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学会使用该方式。
一、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的优势
1.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的弊端在于课堂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特点以及本性,完全基于成人的立场来进行的,因此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文字的接受能力较差,不喜欢枯燥无味的事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课堂的知识点,将隐形的知识点形象生动的展示在了学生面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做成动画的方式,来进行加减法的展示,让学生明确加减法的内涵,了解加减法计算的规律、方式。
2.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课堂氛围生动活泼。而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利用丰富多样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例如,在学习钟表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的钟表,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来将钟表的刻度拨到相应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上来观察钟表的分针、时针、秒针之间的差距。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利用这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过程,这样既可以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更能够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点印象深刻。
3.易于系统化的学习。小学数学的学科知识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松散,并且小学生自身对于学科知识点的系统性重建能力比较差,这也就导致很多的知识点无法在脑海当中形成串联,杂乱的知识点导致无法记忆。而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图片以及图表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性重建,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并且在利用系统性重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的参与进来,对知识点进行回忆性填充,例如在小学六年级进行学科知识点进行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画出树状图,让学生举手填充,一方面生动形象,另外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记忆,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应用思路
1.课堂适度使用思维可视化。思维可视化教学方式对于教师传授教材知识点具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条理清晰的展示知识结构、知识系统的重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等等。但是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适用所有的学生以及所有的知识点,因此在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结合所教授的学科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不应该为了追求新颖的教学方式而去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其次,思维可视化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图文形式更好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并且进行记忆,如果学科知识点本身就比较简单,这个时候采用思维可视化教学就会适得其反,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因此在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时应该保持合理的尺度以及频率。
2.注意情境营造。思维可视化采用的是图文结合的方式,旨在让知识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系统化,为了能够确保达到如此效果,教师在利用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情境的搭建,注意配合实际情况来进行,不能够生硬的采用可视化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思维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例如音乐、视频、图片、实体展示等等。通过营造不同的情景,配合可视化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时候关于梯形的问题,就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体以及教学图片相结合,让學生形象的了解梯形的特点以及本质。
3.适用范围多元化。思维可视化不仅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使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进行使用。采用思维可视化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进行学科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进行知识点的系统性传授。在反思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图表等了解自身对于知识点是否熟悉,了解知识点当中的重难点,帮助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当中更好的讲授相关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对自身教学的过程进行反思,了解教学过程当中的问题,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三、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思维可视化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采用思维可视化的时候需要采取良好的策略。方法只是辅助的工作,本质还在于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点的了解程度,对于教书育人的重视程度。希望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加强教学方法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爱娟.思维有“声”,分析有“迹”——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2017(4).
[2]冉大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进行教学[J].数学教育,2017(5).
作者简介
徐义文(1964—),男,专科,一级教师,安徽省桐城市嬉子湖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