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玉精神的立德树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2019-01-26张志坚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右玉县右玉育人

张志坚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一、引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如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今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了国家对“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

高校是青年人群最为密集的场所之一,这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利条件,同时也为高校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一方面,高校可通过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系统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青年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阅历尚浅,思想不够成熟,辨别能力较低,媒介素养不足,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误导和影响,这给高校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带来了一定挑战。高校要勇于面对挑战,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熏陶和感染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右玉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和先进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结晶,弘扬右玉精神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高校应深入挖掘右玉精神的育人价值,不断拓展右玉精神的育人渠道,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直面挫折挑战,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右玉精神的形成及内涵

(一)右玉精神的形成

右玉县位于山西北部,与内蒙古接壤,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要塞,也是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地带。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多次南下,与汉民族争夺土地和粮食,数千年来右玉大地金戈铁马、烽火狼烟。连年的战事,使得右玉植被破坏,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不毛之地。加之右玉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势南高北低,且北部与毛乌素沙漠毗邻,每逢春季,沙土肆虐,黄沙南下,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全县仅有人口4 万余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76%的土地呈现沙漠化或半沙漠化状态,人居环境十分恶劣。右玉县一度面临举县搬迁的生存危机。

沙进人退,还是沙退人进,这是右玉领导班子和人民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右玉历任领导班子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始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迎难而上,接力奋斗。他们始终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好生态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咬定青山,久久为功。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右玉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不到0.3%提高到了今天的54%,曾经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而今已是令人向往的塞上绿洲,曾经被国外环境专家认定为人类最不宜生存的地区之一,如今却被联合国评价为“最佳宜居生态县”。伴随植树造林和改善生态的伟大实践,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破土而出,应用而生。

右玉精神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山西省委的充分肯定。2010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专程到右玉考察,赋诗《右玉感怀》,对右玉精神给予了赞赏,对右玉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提炼。8月28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的袁纯清在山西省兴起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新高潮大会上发表讲话,对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本质内涵、基本要素、珍贵本色作了进一步阐释。201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先后五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指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

(二)右玉精神的科学内涵

1.执政为民。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百废待兴的右玉旧城,右玉县历任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心系全县百姓疾苦,紧紧抓住“种树”这一影响右玉发展的主要矛盾,顶住了经济排名的诱惑和干部考核的压力,接力带领群众构筑绿色屏障。70年来,历届领导班子换届不换方向,换人不换精神,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持续的绿色接力奏响了为生存与风沙抗争的伟大实践,努力为右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右玉县历任领导干部始终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历任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右玉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进入新时期,右玉县领导班子依然初衷不改,继续巩固植树造林取得的伟大成果,并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绿色经济,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是由于70年来历任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这一理念,科学处理好求生存与谋发展的关系,把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最大的追求,右玉人民才战胜了风沙,保卫了家园,换来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2018年,经过省政府严格地、科学的核查和评估,右玉县被批准退出贫困县。

2.尊重科学。特殊的自然环境状况和人民的生存发展需求,决定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是右玉县的“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必须长久不懈地抓住不放。从第一任县委书记起,历任领导班子始终自觉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右玉县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实际,带领人民求生存、谋发展。右玉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右玉人民并没有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私挖乱采,相反,右玉县领导班子始终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坚持植树造林,绿色发展。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历任领导班子在往哪里栽树、栽什么树以及怎么栽树等关键问题上也进行了深入思考,从五十年代“哪里能栽哪里栽,先让局部绿起来”,到六十年代“哪里有风哪里栽,要把风沙锁起来”,从七十年代“哪里有空哪里栽,再把窟窿补起来”,到八十年代“适地适树合理栽,又把三松引进来”,从九十年代“乔灌混交立起来,绿色屏障建起来”,到进入新世纪“退耕还林连成片,山川遍地靓起来”,再到近年来“巩固提高接力栽,生态产业富起来”,可以说,70年来,右玉不变的是对绿色发展的执着坚守,变化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的绿色发展战略。这一过程中,他们能够依据变化了的现实状况科学调整种树策略,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正实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3.百折不挠。“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建国初右玉县的真实写照。没有树,就阻拦不了风沙,阻拦不了风沙,粮食就没法种植,因此,种树事关右玉全县百姓的生存。然而,在右玉种树十分困难,突出表现为树难栽、树难活两大特点。解放初的右玉县年平均气温仅3.6 度,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 毫米,无霜期不到100 天,非常不利于树木的成活,加之该县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天然封口地带,肆虐的风沙很容易将刚刚埋下的小树苗刮走,即使有幸存活的树苗,也随时可能被流动沙丘掩埋。所以“十年树木”的说法在右玉是行不通的,在这里种树需要比别的地方付出更多的辛苦,正因为如此,右玉县流传有“栽成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的说法。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严重影响、制约着右玉全县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改善生存环境必须先改善生态环境,右玉历任领导班子和全体人民群众对这一道理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因此,种树再难,吃苦再多,他们也始终坚持,决不退缩。也正是因为如此,右玉精神又被概括为“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种树精神”。右玉的干部群众就是靠着“镢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的苦干精神,以大无畏的气概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志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期间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和挫折失败,但是他们从来不曾动摇和放弃。在他们的努力下,右玉大地一点一点绿了起来,肆虐右玉的沙尘天气一年一年少了起来,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被打造成了令人向往的塞上绿洲。

4.艰苦奋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右玉大地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北方要塞,作为军事重地,频繁的战事破坏了全县的生态环境。解放初的右玉,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严重威胁着右玉人民的生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沙堵门。风起黄沙扬,雨落洪成灾”,这首在山西雁北地区流传甚广的民谣便是当年右玉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敌人都没有攻下的右玉古城,黄沙却能轻易侵占,这是当年右玉县风沙肆虐的生动反映。“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然而在右玉种树除了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干扰,还受到了当地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三少三难”上,即树种少、调苗难,劳力少、栽植难,资金少、成活难。为应对风沙肆虐引发的生存危机,右玉县历任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群众以“愚公移山”的斗志,和“锄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的精神,凭着“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与冬秋”的劲头展开了植树造林,保卫家园的生动实践。通过肩挑手提,克服重重困难,在高寒干旱的沙丘和荒山,在一个国定贫困县,右玉人民不仅成功锁住了每年都要东进十几米的黄沙,更是绿化了境内三条河,用实际行动战胜了风沙,保卫了家园,创造了绿色奇迹,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因此艰苦奋斗又被视为右玉精神的实质。正是历任领导干部和全体人民群众这种艰苦奋斗、负重拼搏的优秀品格,使得右玉县成功解决了“求生存”“盼温饱”的难题,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伟业。

三、右玉精神的立德树人价值

(一)理想信念的引领价值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远大理想的引领,再崇高的事业也可能会失去精神支撑,没有坚定信念的激励,再远大的志向也将缺乏动力维持。而青年时期是人一生中从懵懂走向明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青年时代如果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大力度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高等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理应发挥高校育人优势,用崇高理想塑造学生挺拔灵魂。右玉精神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其表现出的执政为民、百折不挠等品质对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面对沙进人退的现实考验,右玉县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人民群众突破陈规,敢为人先,大胆创业,坚定必胜的信念,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开拓生存之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右玉人民通过苦干和实干,实现了右玉县“绿起来”“美起来”和“富起来”的三次飞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奇迹。高校应以右玉精神为引领,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的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结合起来,在伟大的时代书写壮丽的人生华章。

(二)道德情操的陶冶价值

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当今社会由于受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功利思想严重、社会责任感缺乏的现象,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培育意义重大。操守行为是外在的,看得见的,而信仰道德是内在的,看不见的,因此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需要将内在的道德教育和外在的榜样示范有机统一起来,而右玉精神兼具这两方面的特点。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为民利民,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0年来,右玉县历任县委县政府始终心系百姓,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植树造林作为右玉的生命工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高奋斗目标;右玉县全体人民群众同样不计付出,努力植树,默默奉献,既保卫了家园,也造福了子孙后代。这一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高校应充分挖掘右玉精神的道德情操陶冶价值,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断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时代同进步,和家乡共奋进。

(三)坚韧意志的锤炼价值

顽强意志是直面问题的前提条件,斗争本领是解决问题的制胜关键,二者共同构成事业成功的坚强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勉励各行各业劳动者锤炼坚强意志,掌握斗争本领,创造幸福生活。右玉精神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等优秀品质以及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精神有助于锤炼青年学生的坚韧意志品质。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右玉人民认准一个目标——建设绿色家园;面对树难栽树难活现实困境,右玉人民认准一个道理——咬定青山不放松。70年间,遇到过挫折,也经历过失败,但历任领导班子和全体人民群众坚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一定能够建成幸福美好的绿色家园。凭借“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及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精神,他们不仅成功阻拦了沙丘,更是筑起了绿色长城。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全体参与者都种下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种子。可以说,今天的绿色右玉、美丽右玉、幸福右玉是历届领导班子和全县人民群众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干出来的,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有助于激励青年学生自强不息、拼搏奋进。

(四)绿色发展的教育价值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历史上长期的战争严重的破坏了右玉大地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威胁着右玉全县人民的生存。右玉要想发展,就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大力植树造林,不断修复生态环境。70年来,面对地底下丰富煤炭资源的诱惑,面对经济排名和干部考核的压力,右玉县历任领导班子始终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没有选择挖煤致富的捷径,而是坚持不懈植树造林,这一伟大壮举正是右玉领导干部与全体人民尊重科学规律、探索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右玉历任领导班子善于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和策略,把敢闯敢干的精神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上,这是右玉人民取得成功、创造奇迹的制胜法宝,更是右玉精神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之根本所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及开展创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行动,而右玉精神正是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生动教材,对于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四、右玉精神立德树人价值的实现路径

(一)课程浸润担当,强化思想引领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主渠道,高校应探索将右玉精神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然而好的教育不能是刻意的思想灌输,而是要努力做到“让有意义的内容也有意思,让有深度的理论也有温度”,通过春风化雨和润物无声的教育实践,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因此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都要有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自觉和担当,不断挖掘“右玉精神”所蕴含的宝贵品质,以右玉精神感染学生,使学生为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素养准备。

一是推进右玉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筑牢思政育人主阵地。高校思政课要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加强课程与学生的契合点,切实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亲和力,进而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具体为,探索将“青年林”“工友林”“情侣林”以及造林英雄余晓兰、王占峰等生动案例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讲好右玉故事;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使课程内容更接地气,更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开展图说“时代新人之任”“右玉精神”LOGO 设计等活动,通过活动以小见大,实现思想引领,人格塑造,行为养成。二是将右玉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构筑育人同心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各专业课都要做到课程思政全覆盖,努力把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二)实践联动跟进,培养优良品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因此,高校除了充分运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加强右玉精神弘扬外,还应把右玉精神融入实践育人主战场,把对道德情操的涵养融入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实践之中,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切实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具体为: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组织学生积极申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百所高校右玉行”暑期实践以及校级相关“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右玉县,通过对苍头河生态走廊、南山森林公园的实地考察、对右玉县展览馆、右玉精神博物馆的实地参观,对右卫镇、牛心堡乡等地村民的实地访谈,切实感受右玉人民改善生态的伟大实践,更好了解右玉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二是强化志愿服务引导。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深入右玉县开展志愿服务,如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相关专业的同学可指导群众科学植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帮助右玉开发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线路,让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感受右玉精神所蕴含的执政为民、百折不挠、开拓创新的价值,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加强劳动教育。每年植树节前后组织学生走进右玉精神的发祥地,在右玉县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悟右玉精神的真谛,进一步加强右玉精神的感染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四是与右玉精神博物馆共建思想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并组建导师团和学生宣讲团对右玉精神进行宣讲。总之,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砥砺品格,增长才干。

(三)文化育人固本,营造浓厚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塑造人的思想品格。各学校要加强右玉精神进校园力度,以右玉精神为载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不断探索以文化育人新路径,以校园文化建设传播正能量,使学生自觉的将右玉精神入脑、入心、入行。具体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建设,以及网络精神家园建设三方面开展。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右玉精神学习氛围,如建设“右玉精神”文化长廊,使右玉精神的内涵得以物化,让学生在学校的文化景观中切实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走进校园专场演出;组织开展“右玉精神”专题讲座。二是科学组织第二课堂。各班级通过班会、团课进一步学习右玉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弘扬右玉精神;各社团结合自身特色,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情景剧大赛等活动,将右玉群众植树造林伟大实践中的感人情节呈现出来;学生艺术团可以创作右玉精神专题文艺作品,通过文艺汇演弘扬右玉精神;组建右玉精神研究社团,进行右玉精神理论研讨,开展具有右玉精神特征的社团文化建设;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观看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精彩片段。三是强化网络引领。青年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网络具有受众广、传播快、影响面宽等特点,因此高校要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探索“互联网+右玉精神”的育人模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强化网络阵地引领,如建设“学习弘扬右玉精神”专题网站,对右玉群众70年接力奋斗的伟大壮举进行梳理;运用好学校官方公众号,通过融媒体手段,呈现右玉县70年发展变化的3D 对比效果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右玉人民群众植树造林的伟大壮举。

猜你喜欢

右玉县右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遇见右玉蓝
右玉的故事
山西省右玉县:右玉生态羊成功入选为“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基于遥感影像的右玉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研究
记住右玉故事 弘扬右玉精神
右玉县:开展化解涉纪重复信访举报“百日攻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