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亡党的教训汲取:基于共产党人“初心”视角
2019-01-26梁晓宇
梁晓宇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科研办,重庆涪陵408000)
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政党的兴衰应该讲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令人感到惊愕的是,苏联的解体是苏共中央总书记亲自宣布解散的。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学术界早就给予了关注和研究,形成了许多观点。如,有的学者认为叶利钦是苏共的罪魁祸首,有的认为苏共最后一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难辞其咎,要负主要责任。著名学者黄苇町认为,苏共不仅被国外势力所搞垮,而且也被苏联人民和其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所抛弃,这是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著名学者高放认为,苏共的掘墓人恰恰是苏共自己和苏共培养出来的特权阶层。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我们也承认,西方的“和平演变”也是导致苏共垮台的一个因素。但是,内因是事务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苏共垮台的最根本原因来源于自身,它从骨子里慢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核心的目标,背离了导致政党权力的异化、党群关系的恶化,以至于苏共的“服务”根本就无从谈起。
布尔什维克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土地、面包的需要,因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但是,苏共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干部特权问题突出,磨灭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党群关系异化,加剧了人民的离心意识;意识形态失去吸引力、降低了人民对党的认同。苏共为民服务的理念和行动随之丧失,最终走向亡党亡国的不归路。
一、干部特权问题突出,背离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苏共执政几十年,逐渐形成了一套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这套体制有两个最大的特点:其一,是共产党集一切权力于一身。由于种种原因,苏联最后形成了苏共一党执政的局面,除了苏共之外,苏联没有其他的政党。苏维埃、部长会议,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机构都是执行党政策的工具。其二,在斯大林时期,原本职位并不十分显著的总书记职权迅速上升,总书记领导政治局,对党内重大事务有最后决定之权。此外,总书记还兼任了部长会议主席和最高苏维埃主席。这两个特点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在苏共内部很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形成特权阶层,而党的权力,也很容易异化为特权阶层谋权私立的工具。斯大林时期,虽然不具备特权阶层产生的主客观条件,高级官员很少有贪污行为,但是他们开始利用包括特供商店在内的其他特权来代替金钱,为自己获取特殊利益,这些特权能够确保他们过上很舒适的生活,他们也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为子女谋取利益。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领导干部开始逐渐形成特权阶层,职位越高者权力越大。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更是形成了一个官僚氏集团,集团内部的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他们把集团的利益置于党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这使得苏共的民心尽失。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在“干部队伍的稳定是成功的保障”政策的导向下,苏共内部体制开始僵化,干部队伍趋于稳定甚至固化。党的各级干部的选拔都由上级机关任命决定,在干部的心里,官职越大,获得的特权就越多,一些干部为了获得提升,通过各种方式取悦上级领导干部,贿赂便成为一种普遍取悦上级的手段,于是一些职务便明码标价,如阿塞拜疆一个区委第一书记“价值”20 万卢布。
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的特权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特权阶层依然存在。特权阶层的欲望进一步膨胀,他们不满足于得到的现有利益,他们还想把自己的特权传给下一代。他们慢慢发现了自己挂在嘴边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当党和国家处于危机关头时,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殊利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社会主义,走向全盘私有化的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有关媒体讲,在俄罗斯的暴发户中,61%的人靠的是将国有企业化为私有,90%的私有企业老板是过去社会主义的领导人。在苏共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一方面党和国家用共产主义信念来对群众进行宣传,另一方面特权阶层却大肆地敛财和享受。
苏共的官僚主义者,特权阶层在主观上并不想直接搞垮苏联和苏共。但是,他们对既得利益依依不舍,反对进行有损自身利益的改革,正因为这样,才为以后苏共的垮台埋下了伏笔。苏共这些“在册权贵”的特权阶层们,长期以来以不合法手段获取了大额的社会财富,并通过特殊地位使得不合法的过程合法化,他们害怕失去既得利益,也就反对改革,更不可能主动遏制蔓延全党的腐败问题。可见,搞垮苏共的主要力量就是这些寄生在党内的特权阶层和腐败分子。执政党丧失民心,手中的权力早已经已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样的政党已经丧失民心,党群关系荡然无存,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服务”的主体早已不存在,何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本质!
苏共在“一党独大”的情况之下,担负起了群众与公共权力之间联系和沟通的全部职责,但是由于缺乏以人民群众为力量的各种组织的监督和制约,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些顽固的利益集团利用苏共提供的合法资源大肆攫取巨额财富,他们掏空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一边讲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边却以“公仆”的身份作出严重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一边批判资本主义世界腐朽的生活方式,一边又从特供商店获得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享用;他们的两面作风增强了群众的逆反心理。在苏共执政后期,执政党成了为了一小部分人攫取私利的工具,越来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宗旨,失去了自我更新的机会,苏共也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最终被它所“服务”的群众所抛弃。
二、党群关系异化,加剧了人民对苏共初心的离心度
苏共特权阶层的出现,必然拉大高级干部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必然导致党群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对立。1991 年,莫斯科上万名的大富翁,大部分都曾担任过党政领导干部。苏联解体前夕,有一项“苏共究竟代表谁”的民意测验,民意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官僚阶层的高达85%,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仅占7%。但是,在1917 年,人民用投票的方式把60%的苏维埃代表席位交给了布尔什维克党;来自敌对阵营的彼得格勒和莫斯科沙皇旧军队中80%的士兵声明拥护布尔什维克党。这两组数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发人深省。值得一提的是,苏共为了加强党的建设,在历史上先后进行过5 次“清党”“整党”运动,如对全体党员进行重新登记,坚决开除不合格党员;在“清党”中要坚持尊重群众意见;还严格党员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党员的质量,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苏共最终还是没有逃出“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循环。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疏远了人民对党的感情。党群关系何以异化?特权造成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危机,党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加深,党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治宣言受到质疑。权力的异化、特权阶层的形成,催化了苏联社会等级结构的形成并固化下来,于是处在上层社会的苏共高层们对民众的改革和利益诉求置若罔闻,党群关系恶化也成为一种必然。共产党的干部与普通民众收入差距拉大,总理部长级别的工资与普通工人工资相差44 倍到56 倍,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竟扩大到上百倍。
党的领导人脱离群众,削弱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列宁时期,他不但经常接待群众,还批阅大批量的群众来信,经常到群众中去进行演说。斯大林执政的二十余年间,没有到农村视察过一次。在农业问题上主要听取相关部门的回报,而下级的回报往往参杂着很多水分,斯大林不可能了解到农村最真实的情况,他所作出的关于农村的指示、决定的文件等显然会脱离农村实际,背离农民利益。勃列日涅夫面对工人罢工事件的专门报告不予理睬。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年迈体弱,根本就不能深入群众,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后找错了方向,只注重政治体制改革,完全忽略了人民群众对民生的期望和要求。
人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受阻,苏共公信力下降。苏共在很长的时间里是代表了苏联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得到了人民的高度信赖和支持,因此激发了人民建设国家的高度热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不久,群众的声音就能及时传递到执政党那里,执政党能够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调整政策,化解了党的信任危机。但是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苏共从最高领导层到全党,逐步忽视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公仆”开始发生蜕化和变质,党内开始形成一个保护特殊集团和高级领导人享有各种特权的制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中,又自行其是,人民群众缺乏利益表达的途径和渠道,党也没有争取到新生力量,民意沟通渠道的不畅通致使苏共服务群众环节链条的断裂,苏共逐渐丧失了多数群众的支持。“政党意志和国家意志之间形成了对立,最终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留下了沉重的教训”[1]。
三、意识形态失去吸引力,降低了人民对苏共初心的理论认同度
苏共长期忽视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问题上陷入迷雾而不可自拔。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是一个高度重视先进文化的政党,这在其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但是列宁的继任者没有很好地继承这个优良传统,先是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严密控制社会思想和舆论,再是赫鲁晓夫极端地批判斯大林,反过来号召人们对自己崇拜,勃列日涅夫更是变本加厉,而与之形影不离的是教条主义与思想僵化,思想文化领域严重缺乏与时俱进的品质。例如,不切实际地提出“全面建设共产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理论,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僵化的理解,是机械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剪裁生活现实,导致人们对“官方的意识形态的实际信仰并不坚定,他们只有怨恨”[2]。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否定在本质上也是对苏共历史的否定,从而加深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思想理论界开始出现了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主张,面对多样化思潮的泛起,赫鲁晓夫被迫采用强制手段来禁锢人民的思想。勃列日涅夫虽然加大了对人民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正面教育和灌输,大力批判和清除异己思想,但由于苏共没有把发展民生与实现理论的普及结合起来,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乘虚而入,迅速地蔓延开来。
戈尔巴乔夫时期开始形成了否定苏共、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更为严重的是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后来逐渐演变为对列宁、对十月革命的批判。戈尔巴乔夫在没有充分理论准备的情况下,仓促地将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领域,推行所谓的“改革新思维”,由于其长期控制意识形态,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失去了战斗力,也使人民群众失去了政治判断力,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苏共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就慢慢地消解了,人民的思想也更加混乱,苏共很快成了失去灵魂的队伍。
苏共执政地位的慢慢丧失与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消解是同步的。苏共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一直是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但是在执政后期,越来越重视意识形态的工具性而忽视其表达性,致使意识形态越来越丧失了民众的支持和认同。
四、教训汲取
深刻总结苏共和前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的历史教训,使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决地反对腐败、反对特权主义、特权思想,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基本的特征,把服务作为执政党最根本的价值取向。离开了服务,党就失去了群众信赖、支持、保护的屏障;当前,中国共产党以合理的顶层设计与完善的微观治理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从而获取更为广泛和深厚的政治信任,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神圣使命,保证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完成“神圣使命”的唯一途径就是“服务”。要做好“服务”工作的一个前提是,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做好反腐倡廉工作。
深刻总结苏共和前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的历史教训,使我们认识到,执政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反映和整合民意,在民众与公共权力之间架起一道桥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依靠人民群众取得政权,必然在执政之后要时刻维护群众利益,而要维护好群众利益,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实现利益表达机制化,人民可以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为执政党制定出体现出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奠定社会基础。因此,在新形势服务型执政党建设的一个必然工作是实现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使党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畅通无阻。
深刻总结苏共和前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的历史教训,使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苏共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日益僵化,只是一味地强调批判异己思想,而忽视了让人民群众掌握理论的精髓,没有实现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理论大众化的统一,以至于人们不相信苏共掌控的意识形态是为自己服务的,因而不认可苏共所推行的意识形态。这就说明,党的理论不能只局限于党的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们的自学自唱,必须实现发展党的理论与理论普及大众的统一,实现党的理论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必然要求。
深刻总结苏共和前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的历史教训,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把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决反对和根治各种腐败和特权,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始终彰显服务本色,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这永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法宝。
深刻总结苏共和前东欧国家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的历史教训,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创造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执政党建设方面,既要尊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规律,又要善于把握和运用本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殊规律,做到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