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01-26

中国民政 2019年14期
关键词:民政陕西省救助

2019年以来,陕西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围绕落实《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方案》多点发力、精准施策,取得了可圈可点的脱贫经验与成效。

“六张保障网”越织越牢

农村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截至6月底,下拨中陕西省低保补助资金37.03亿元,全省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3.49万户83.33万人。实施“三共同”机制,保障未脱贫建档立卡低保对象13.83万户33.66万人,占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人数的43.9 %。农村低保最低限定保障标准3990元/人/年,高于陕西省扶贫标准;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4275元/人年,全国排第16位,西部省份排第3位。

农村特困人员实现应养尽养,应救尽救。截至6月底,下拨中省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52232万元,全省保障农村特困人员12.2万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10.27万人,占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人数的13.4%。全省现有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427所,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员3万人,集中供养率达到24.6%。分散供养人员由镇政府、村(居)委会、监护人、特困人员4方签订照料护理协议书,落实照料护理及监管责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

农村困难群众临时性“急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推动全省1312个乡镇(街办)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度,一般性临时救助委托镇(办)一级审批,报县级民政局备案;对于一些需要紧急救助的,实行先行救助、后补手续,临时救助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上半年,陕西省共实施农村临时救助24.74万人次,支出资金2.29亿元;通过“救急难”基金募集社会资金337.0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02人次,支出资金433.62万元。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健全,保障有力。全面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与数据录入工作。陕西省财政下拨残疾人“两项补贴”3.5亿元,惠及残疾人88.9万人,剩余1.47亿元补贴资金近期将下拨到位。安排省级福彩公益金500万元,支持“民康计划”等精准助残项目,免费为城乡困难残疾人安装假肢、矫形器等各类康复辅具。安排资金1372万元,建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站)18个,为全省1.3万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按照2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监护补贴;起草《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近期将联合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残联下发,补齐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

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制度健全,机制完善。上半年为76名无人监护和父母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落实监护责任,帮助24名无户籍农村留守儿童落实户口登记,全省139977名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推动全省实现县有儿童审管员、乡有儿童督导员、村有儿童主任的“三级保护网络”。全省现有乡镇儿童督导员1443名,村(居)儿童主任19846名。出台《“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细则》,将免费资助对象从机构内孤儿拓展到所有孤儿和孤儿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将资助范围从手术治疗拓展到医疗康复。2019年,下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资金1118万元,惠及1028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下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经费1.16亿元,保障孤儿6804人。

农村留守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联合省人社厅、司法厅等9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下发《关于加快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和定期探访制度的通知》,强化家庭和子女在赡养、扶养留守老年人中的主体责任和法定义务,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在维护留守老年人权益中的基本职责。陕西省民政厅牵头9个厅局成立《农村养老关爱服务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明确职责分工,指导督促落实。全省近60%行政村的216万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农村互助幸福院提供的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等生活服务,45.86万农村留守、空巢、独居老年人全部纳入服务体系之中。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下达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指标10132个、床位98267张,覆盖全省59.63%的行政村,其中482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全覆盖。2019年安排资金1.6亿元,资助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2000个,优先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实现11个深度贫困县区农村互助幸福院全覆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四项举措”全面落实

陕西省各级民政部门全面实施以下四项举措,全省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回头看”,会同陕西省委组织部对全省17017个行政村135639名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履职情况逐人进行县级部门联审。截至2019年6月底,全省民政系统共审查出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村委会成员1244人,已清理1133人,及时补齐配强村委会成员604人。3月22日召集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发改会等11个部门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印发《“强管理、促融入”问题整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定期统计汇总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按照省委、省政府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1+7”政策体系的统一部署,起草完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的意见》。全省普遍建立了依靠村“两委”“农村四会”的村规民约执行机制,采取“三会评榜”等群众认可、易于操作的措施。省财政列支4500万元资助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00个,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引导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协调江苏省民政厅落实苏、陕社会组织扶贫协作项目56个、资金1669.5万元,直接受益贫困人口9165人。2019年面向11个深度贫困县(区)新征集苏陕社会组织扶贫协作项目40个,目前正在抓紧联系对接项目落地,各地市累计协调落实苏、陕社会组织扶贫协作项目92个,落实帮扶资金1593.2万元。累计动员省内7983家社会组织紧扣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重点领域参与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5亿元,帮扶贫困群众46万余户,其中全省6725家村级互助资金协会为36.3万户农户发放借款31.15亿元,协会数量和发放借款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位。落实社会组织捐赠资金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关政策,联合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向社会公布《2018年度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条件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名单》,切实减轻参与脱贫攻坚企业的税收负担。

汇聚慈善力量扶贫。上半年陕西省共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开展慈善募捐项目39个,接收网络捐赠资金2417万元。汇聚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合力,上半年省级慈善组织筹集款物2.48亿元,各市(区)慈善组织筹集款物1.65亿元,累计筹集款物4.13亿元。坚持突出深度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就近就便的原则,将“三区计划”45名选派人员和20名培养人员针对贫困群众、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农村留守老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残疾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使用省级福彩公益金300万元,开展农村贫困妇女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慰问活动;使用省级福彩公益金2000万元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在全省9162个行政村建立“爱心超市”9242个,贫困村实现“爱心超市”全覆盖。

强化服务机构保障能力。目前,陕西省民政系统共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和设施51866个,其中县级中心敬老院实现全覆盖,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数量、千名老年人床位拥有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6377个行政村建成功能完善、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中心,民政服务设施遍布陕西省、市、县、乡、村各个层级,民政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累计接收86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在民政公共服务机构中就业,帮助其实现稳定脱贫。安排省级福彩公益金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全省评定优秀的农村互助幸福院进行资助,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推动建立养老机构收住困难家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并对其进行补贴。

“三四五六”夯实成果

为夯实脱贫成果,陕西省民政厅通过三个聚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四个强化工作机制和责任;精确数据、政策、项目、资金、管理等五个方面,抓好六项落实,切实保障工作成效。

提高政治站位,做到“三个聚焦”。聚焦脱贫攻坚,做到一切工作向脱贫攻坚聚焦,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倾斜,一切力量向脱贫攻坚集中。聚焦特殊群体,精准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儿童福利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等6项政策措施,切实做到“不漏一人”。聚焦群众关切,连续2年组织民政干部开展“下基层、大调研、促落实”活动,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决兜底脱贫有关重点难点问题。

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工作机制。建立脱贫攻坚“周研究、月推进、季通报”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问题发现、研判、解决和工作纠错、跟踪问效机制、以工作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强化工作责任。厅党组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厅级领导干部牵头推进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建立责任清单,确保责任到人。强化工作指导。坚持厅领导包抓深度贫困县(区)制度,下派工作组深入基层破解难题,重点对深度贫困县(区)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导;举办全省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业务培训班,指导基层民政干部培训工作,统一政策标准,推动工作落实。强化工作力量。坚持尽锐出战,抽调精兵强将进一步充实厅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力量,组成专班抓落实;从厅机关选派4名干部赴基层挂职,支持贫困县脱贫摘帽。

紧盯主责主业,做到“五个精准”。做到“数据精准”。通过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随时将数据异常情况反馈市县,立查立改。省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已与省市10个部门实现22项信息数据共享,通过每季度与相关部门进行一次数据比对,精准认定兜底保障对象。做到“政策精准”。结合当前兜底脱贫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临时救助工作规程》,将低保家庭因病因残造成的支出型贫困问题列入修订范围,完善临时救助“分级审批”“先行救助”的具体措施。做到“项目精准”。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民政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取消深度贫困县(区)县级财政配套,支持贫困地区完善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做到“资金精准”。及时下拨各类中省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对深度贫困地区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补助比例提高10%,安排社会救助等工作经费时,重点向11个深度贫困县、29个计划摘帽县、64个革命老区县进行倾斜。做到“管理精准”。通过社会救助、残疾人、儿童等信息系统,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动态管理,精准定位到村、识别到户、建档到人。

持续改进作风,做到“六个落实”。深化主题教育抓落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各方面对标对表,认真落实“基层减负年”有关要求。开展专项治理抓落实。印发《2019年全省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要点》,全省已累计查处农村低保中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45起、处理64人,有效震慑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民政干部近亲属违规享受低保专项整治的通知》,全省民政系统24144人签订承诺书并作出廉洁承诺,588人签订近亲属享受低保报备书。深入走访调研抓落实。由省民政厅领导带队派出12个工作组,深入镇村对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聚焦问题排查抓落实,会同陕西省残联开展脱贫攻坚社保兜底问题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对2018年以来全省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强化督导检查抓落实。加大暗访检查力度,每季度对各地兜底脱贫工作情况进行测评打分,对承担兜底脱贫任务较重的处室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体谈话提醒,督促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健全考核机制抓落实。制定民政厅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考核办法,提高厅机关各处室兜底保障工作考核分值,兑现考核结果,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

陕西省民政厅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和“下基层、大调研、促落实”活动,持续改进作风,组织干部职工带着问题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蹲点调研,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提升工作质量。同时,针对2020年全面脱贫之后民政兜底保障如何持续有效发挥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从政策、机制、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努力推动形成较为完备的兜底保障政策支撑体系,切实兜住兜牢农村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

猜你喜欢

民政陕西省救助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救助小猫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