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路

2019-01-26包心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文明

包心鉴

(济南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杰出贡献,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智慧结晶。通过短短几年的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得到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愈益深入人心;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已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结出丰硕果实,愈益彰显美好前景。在新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这两大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的发展战略,必将产生愈来愈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共商共建共享美好世界、更好造福世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机遇,也为当代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新境界,这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路,是坚持改革开放之路,是坚持人民中心之路,是坚持文明共融之路,蕴涵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路,是坚持改革开放之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深入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基础。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顺利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一招。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深刻指出,历尽70年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知,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我们将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前进,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强调,“下一步,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宣布了五大“扩大对外开放措施”。明确强调,这“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1]这一郑重声明和重大措施表明,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之路。

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回答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问题中把握历史机遇、创造发展机遇,是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鲜明品格,也是在新全球化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全面发展质量、增强我国对外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关键环节。在发动和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中,习近平深刻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2]8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征程上,习近平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面对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3]42“改革重在落实,也难在落实。改革进行到今天,抓改革、抓落实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要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气力抓落实,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把改革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4]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把握时代脉搏、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失时机地回答和解决当代中国及当今世界面临重大问题的结果。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切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问题导向,勇敢直面问题、尖锐提出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关键性、症结性问题。

一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回答和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着力化解社会矛盾、补齐发展短板,实现由高速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全面发展。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快速增长带来的某些社会问题以及“发展起来之后”的烦恼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社会差距拉大、民生需求超前、环境治理紧迫、突发事件频发、价值理念错位、权力腐败严重等等。同时,社会治理相对滞后、人口红利持续减弱、制度红利亟待挖掘、利益固化藩篱加重,如此种种“发展起来的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制约着我国的对外影响力。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性、结构性安排,着力化解发展起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以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新形象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回答和解决“制度定型的问题”,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创新力。“制度定型化”,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中高瞻远瞩提出的重大任务,这个任务已迫在眉睫地提到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征程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义无反顾地承负起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定型的历史重任。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开启了实现“制度定型化”更为关键的十年新征程。这场改革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5]7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开启了实现“制度定型化”的关键一招。这场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机构改革,根本目的是,“下决心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根本任务是,“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6]5-6通过制度的定型与优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优势和巨大影响力,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也是我们党自身的“伟大自我革命”,同时也是更好发挥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重大作用的最关键环节,必须坚定不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三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回答和解决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带动政风民风根本好转。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和“制度定型的问题”,实质上是一场新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党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紧迫地提到我国发展突出位置上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自觉的政治担当,着力解决党和国家机构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理顺和定位三大关系:其一,深入理顺和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广度和深度上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改革,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二,深入理顺和定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充分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其三,深入理顺和定位党与人民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根治“四风”顽疾,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保证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对党和国家机构自身面临突出问题的深入解决,深刻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和大国治理的政治智慧,为中国党和政府以更加高效廉洁的形象走向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政治动力和根本政治保障。

四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回答和解决中国由“大”变“强”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新全球化大潮中确保国家安全,增强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直面逆全球化思潮和行为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时代变化新潮流中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也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和复杂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尤其党的高级干部,“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7]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未雨绸缪、精准研判、果断应对,是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备素质。

以上几大类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而未来得及解决的重大问题,是21世纪初党中央致力于解决而没有完全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这也是许多“后发型”国家在走向现代化征途上难以避免从而成为影响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实践表明,只有深入回答和解决好这些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更好发挥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坚作用。

二、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路,是坚持人民中心之路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依靠人民自主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关键。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创造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8]24这一重要思想,既是解决国内问题、统筹国内发展的根本指导,也是解决国际问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遵循。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三条基本原则,其中特别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1]这一原则,不啻是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真谛,是依靠人民的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从政以来一贯坚守的价值理念和“为官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尤其反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之上升为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凝炼概括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中,第二条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五条即“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凸显了“人民”在新时代新思想中的重要位置。从科学思想体系构成要素和发展逻辑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既是根本立场,又是基本原理,同时也是科学方法,是根本立场,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与真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其核心要义是深刻指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价值观。有的人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作出误读,认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取代,是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解读是十分错误、非常有害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两大科学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维度上的本质规定,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明确回答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应当在哪里,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改变。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则是明确回答党和国家工作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价值指向,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导向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9]1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多维度核心价值意义:科学发展观价值意义,这就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既是发展的出发点,又是发展的目的,同时是发展的主体力量;国家治理观价值意义,这就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根本依据是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根本目的是更好发挥国家造福人民的政治与社会功能;民主法治观价值意义,这就是,把实现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激发人民主体意识、行使好当家作主权利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依靠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进党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继承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和改革首创精神。他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精辟总结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新时代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添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伟大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样一种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10]“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3]14“伟大民族精神”和“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时代逻辑的集中体现,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时代价值,是在前进道路上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胜利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价值体现和价值升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更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初心使命和执政宗旨的先进政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国体和政体的新型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价值定位,内在要求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以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政治基础和根本制度保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要义是深刻指明党的长期执政观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主体观。习近平反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党的力量的根本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靠力量。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主体观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当家作主进入新境界。在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1]36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重要政治价值导向,必将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依靠人民主体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推动政党与国家在参与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履行更重要职能。

三、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之路,是坚持文明交融之路

在传承中华文明与包容世界文明相交融的文明“大坐标”上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保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这两大理念与战略源自习近平的新文明观。深入践行习近平的新文明观,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对中华文明的现代性传承,又是对世界文明的现代性借鉴,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再造。正是站在历史、现实、时代相交汇的文明“大坐标”上,习近平鲜明提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思想,作出了世界文明“多彩、平等、包容”的重要论断,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立意高远的大文明观,在中外文明相交融的大视野中把握国内发展和国际发展两个大局,不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视野、新境界。

中华民族是具有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的优秀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12]坚持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态度对待中华文明,突出体现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加以审视,从而深刻揭示了中国道路的文明发展逻辑。习近平深刻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13]“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14]这条道路虽然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明确形成的,但却是从历史深处走来,具有深刻的历史生成逻辑和厚重的文化自信底蕴。习近平精辟揭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15]26-275000多年、170多年、60多年、30多年——这几大时间节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形成的历史文明轨迹,彰显着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16]21的文明演进规律。正是通过对中华文明演进规律的深邃揭示,习近平鲜明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论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7]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四个自信”,成为当代中国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同时,习近平用宽广的文明视野认识世界文明,以博大的文明胸怀包容世界文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8]的大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深刻指明了中国文明进步与人类文明潮流相交流、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第一,对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作出精辟揭示。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以简约而鲜活的语言,第一次对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作出精辟概括,这就是“多彩、平等、包容”。文明是多彩的,犹如七彩阳光,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样文明,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其他类型的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文明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因此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绝不能居高临下、傲慢偏见;文明是包容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一种文明都具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也具有其他文明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因此在对待文明问题上,绝不能生搬硬套、削足适履,而只能相互学习、相互包容。[12]“多彩、平等、包容”的大文明观,在以后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得到了系统阐发,成为统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拓展中国文明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此切入本质的高度凝练,如此简约精准的科学论断,深刻表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人类文明上的科学态度,不啻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重大发展和最新表达。

第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判断。站在当今世界不同类型文明交融互补的制高点上,习近平作出一个发人深省的科学论断,这就是,文明的内生力在于与时俱进、交流互鉴。他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唯其与时俱进,才能推动文明跟上时代潮流;唯其勇于创新,才能激活文明的生命力。文明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2]世界各种文明之所以需要交流互鉴,归根到底是文明的本质所决定的。因为文明具有多样性,人类文明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因为文明具有平等性,人类文明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因为文明具有包容性,人类文明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正是从这样一种文明发展规律出发,习近平强调,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12]此话讲得何等朴实,又何等精辟!这是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的有力回应,也是对“文明阶级论”“文明不可调和论”的有力澄清。

第三,立足人类文明的本质和趋势对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走向作出深邃思考。在国际国内多处重要场合,习近平以渊博的知识和精到的语言,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当代价值进行了精辟论述。从公元前一百多年丝绸之路,到唐代首都使臣云集;从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到明末清初西方科学技术积极引进;从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到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习近平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向世界表明,中华文明所以古老而又年轻,历久弥坚、经久不衰,至今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就是因为中华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满怀自信地强调,“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正是站在中华文明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历史制高点上,习近平精辟揭示,“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3]39-40

总之,习近平的新文明观,既体现了一个历史悠久大国的文明底蕴,又表明了一个与时俱进大国的文明气度;既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文明底气,也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向度。坚持这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必将在更广阔的时代层面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使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文明之光!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文明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请文明演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漫说文明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