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凝聚改革共识的实践探索
2019-01-26邓晶晶
邓晶晶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改革共识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事业中,通过吸收人民智慧、积极实践探索,形成的党内外关于坚定和优化改革开放事业的一系列共同认识,是改革开放事业推进的重要支撑。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改革开放取得的恢弘成就、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共识的不断凝聚。只有不断地凝聚改革共识,才能汇聚起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磅礴力量,创造改革开放的新的更大奇迹。
一、改革开放启动期,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
改革开放启动期的核心问题是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工作重心的深刻把握,“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这一时期思想分歧的焦点。“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除了存在外部敌人的进犯和颠覆,在社会主义社会内部,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所以,“我们搞建设,仍然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2]1057。在社会主义建立初期,正视外部敌人的进犯和颠覆,对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保持警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分歧,特别是把解决严重经济困难过程中采取的暂时性措施,认作阶级斗争,定性为两条道路的斗争,归根到底是一种对于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则主张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抓纲治国”的主要任务。
回归生产力发展是国家改革探索凝心聚力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党的八大通过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强调“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3]396,这一重大理论贡献实际上已含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1975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批转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通知》,这份文件首次引用了毛泽东关于“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2]921邓小平1978年9月在“北方谈话”中指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改善上”[4]380,只有加快国家生产力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78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的民主传统”[5]50,经过广泛的讨论,逐渐形成了“统一思想,集中力量,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基本共识,并决定进一步确定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和任务。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错误,凝聚了党和国家关于党的主要任务和前进方向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针,“举起了改革开放的旗帜”,“吹响了改革开放的进军号”[5]55-56。面对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失调和1979年经济计划的较大缺口,陈云、李先念等长期领导财政经济工作的老同志率先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建议。[5]107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在更大范围内统一了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认识,最终确立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华国锋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110。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6]250集中力量提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发展诉求。至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共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凝聚改革共识基础上,整个国家又充满了斗志和希望,重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改革开放事业欣欣向荣。
二、改革目标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改革全面展开。到底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其中,坚持“计划经济”还是探索“市场经济”的争论成为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分歧。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开展党内和理论界的激烈研究讨论、客观分析改革初期取得的可喜成果,最终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凝聚了改革目标探索期的改革共识。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认识日趋成熟,为凝聚改革共识奠定了重要舆论基础。在我国探索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研究层出不穷。1979年初,经济学家于祖尧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章;[7]28经济学家刘国光在1979年提出中国经济改革要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并于1982年率先提出要在改革深入中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的成分;[8]4371983年,苏星教授提出要搞股份制;1988年初,广州经济社会研究中心提出,“广东、广州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应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的的模式”[7]28。1990年9月30日,国家体改委的江春泽提交了一篇题为《国外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和实践以及对中国的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评论》的研究报告,介绍了整个20世纪西方学术界关于是以市场还是以中央计划机关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争论情况。[7]29该文的重大意义在于,得出了关于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的讨论实际上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的结论,对明确改革方向的决策起了积极作用。
同一时期,邓小平多次在各种场合表达了他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认识。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与外宾谈话时就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6]236的论断;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9]148,并强调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观察、评价计划和市场问题;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强调“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9]306;1990年12月在同江泽民、李鹏、杨尚昆谈话中,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10]1322。最具标志性的是,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关系的厘清,解除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种种疑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9]373的深刻阐释,为凝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共识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个时期,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为凝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共识奠定了政治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体制问题成为全党上下高度关注的问题。1992年4月15日,粤苏鲁辽川五个经济大省的体改委主任在以市场与计划关系为主要议题的改革座谈会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301992年5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决定在党的十四大上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作出新的论述,并决定在中央党校召开干部会议。[11]528邓小平表示,实际上“深圳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994,并指出,只有搞市场经济才能有竞争有比较,才能发展科学技术。在关于新经济体制的提法上,江泽民多次表示他更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意见得到了邓小平的赞成。随后,党中央征求30个省区市的意见,最后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7]31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郑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并对此进行了理论阐释,标志着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成为全党改革共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使我国开始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大踏步前进,为经济改革目标探索期的改革实践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
三、改革发展优化调整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和新矛盾新课题,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刻分析我国改革发展实践阶段性特征的过程中,凝聚改革发展优化期的改革共识,从而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在这一现实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为凝聚改革共识提供了重要支撑。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改革发展优化期凝聚改革共识奠定了政治基础。面对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中更复杂的矛盾和更激烈的竞争,中国共产党积极反思社会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制定了各项重大发展战略。比如,党的十五大阐述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13];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4]19。在科学战略的引领下,我国逐步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的良性循环发展,从政治的高度反思科学发展问题,凝聚全社会的科学改革共识。其次,“科学发展观”的逐步确立,为改革发展优化期凝聚改革共识奠定了理论基础。建国初,我们党把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作为主要任务,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某种意义上说只是解决发展的浅层问题。改革开放后,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理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5]41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指导原则正式提出。胡锦涛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16]755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并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15]54这些重要举措为改革发展优化期的改革实践提供了价值指向,也成为这一时期凝聚改革共识的根本动力。最后,科学发展观催生了科学改革观,为改革发展优化期凝聚改革共识提供了价值引领。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生产力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其与生产关系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无法继续支撑新的改革发展要求。以更科学公正的理念推进改革,统筹好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统筹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统筹好社会各阶层的改革利益,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复杂严峻的改革形势下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与合力、实现可持续性的改革实践的重要发力点。只有坚持科学改革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改革、协调改革、可持续改革的改革发展观念,不失时机地从单项突破改革到全面改革,从机制转换式的改革向全面制度创新推进改革,从政策推进改革到全面的法治规范,才能不断地从改革的“必然王国”向改革的“自由王国”跃进。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科学发展观孕育了科学的改革理念和原则,成功在新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改革共识。
四、全面深化改革期,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诋毁改革的不实言论,面对剩下的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形势。“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17]105,增强改革动力成为这一时期凝聚改革共识的重中之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代治国理政总体布局的深刻把握,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的“全面深化改革”更是为新时代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和动力。
(一)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
有人不理解改革为什么要永远在路上,认为改革会制造太多变化、影响社会稳定;有人认为改革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道德危机、诚信危机和价值危机,使两极分化加剧、官员腐败猖獗、生态环境破坏;也有人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只会加大贫富差距,无法真正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等等。这些言论,有的是思想认知不成熟的表现,有的则是故意否定和诋毁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表现。总而言之,否定和诋毁改革开放成就的言论在有形无形中歪曲了我国改革事业的伟大成就,误导了人们对改革事业的认知与判断,削弱了人们对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为凝聚改革共识增加了阻力。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18]14,“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宣示了改革决心和信心。“能不能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关键看有没有信心”[18]14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等方面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做了系统阐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作为高频词出现了69次。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深刻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探索过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1]。习近平多次指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担任总书记离京视察第一站选择深圳,也正是向世人宣示不忘改革初心、坚定改革决心的坚定信念。
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一方面,要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舆论引导和教育引导。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宣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决心,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到改革的发展成果,在事实面前增强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认同。另一方面,必须继续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闯劲,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往无前地推进和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级各地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必须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真正做到“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18]140,用改革思路谋划各项工作,发挥好改革领头羊作用,使改革落地生根。
(二)明确改革目标和方位,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往何处去?有人片面地鼓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改革实践的优越性,“把改革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18]19,主张全面深化改革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弱化政府、取消公有制,进一步扩大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有人则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过头了”、已经偏离社会主义轨道,走向了资本主义改革,进一步改革必须更多地回归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强化政府作用等等。这些观点要么主张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要么主张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从本质上都是错误的。脱离国家制度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忽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则无法清晰地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方位,还会对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产生消极影响。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指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已经站在全面深化的新的历史方位,并明确“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8]2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改什么、怎么改,必须要以是否符合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该的坚决不改”[1]。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将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本立足点是毫不动摇地坚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另外,“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指明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期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使我国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矫健步伐。为了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稳步前进,改革发展事业必须更加强调协同发展、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期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作出深刻说明,再到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
明晰改革的目标和方位,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道路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道。我国的改革开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这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必须在行动上贯彻落实改革目标,“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17]108让全体人民深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美好前景,才能凝聚改革共识。
(三)明确改革内容和范围,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
改革开放是一项包罗万象的系统工程。改哪里、从哪改是改革实践面临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随着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愈加严峻和复杂。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贫穷落后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是国家发展的主要矛盾指向,以农村为突破口的经济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改革也日益紧迫。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只集中力量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而是要攻坚克难全面发力。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范围。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想,明确将创新驱动发展确定为新时代改革的重大战略,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作出了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系统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提出“文化自信”理念,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社会体制改革方面,强调推进共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提出了“最大限度增强社会活力”[18]93等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战略,并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制化。党的建设改革方面,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等。对外开放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提出“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19]。
明确改革的内容和范围,凝聚共识。一是要通过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建设来谋划改革内容和范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改革实践的主要经验是“摸着石头过河”。全面深化改革期,必须要加强顶层设计、注重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让改革有章可循,杜绝朝令夕改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要健全改革落实的相关监督、考评和问责体系,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凝聚改革共识。
(四)明确改革方法和价值,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
我国改革开放主要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的渐进性改革,这种改革一方面避免了在改革过程中产生较大社会动荡的风险,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的积累。这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对人们认同和拥护改革成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比如,在改革过程中形成和逐渐加大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甚至固化,让人们产生了改革只是有益于一部分人的错觉。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剩下的难啃的硬骨头,必须知难而进而没有权宜之策。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理,确立了科学的改革方法和价值取向。在改革方法上,强调问题导向意识和知难而进的勇气智慧、强调全局意识和重点突破、强调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习近平调研考察的足迹遍及全国,注重“在问题中把握改革脉搏”[20]60,提出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既要主张全局性又要牵住“牛鼻子”,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全面深化改革,既要重拾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又要倡导开放包容面向世界,树立世界眼光、吸收世界智慧。在价值取向上,习近平着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树立科学的改革方法和价值取向,凝聚改革共识。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为指导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二是要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和初心为圭臬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不论是改革总目标的确立还是改革内容和范围的明确,都应该从群众利益出发。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才能从根本上增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凝聚人民智慧和力量,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与合力。
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凝聚改革共识的历程,改革在一定阶段存在争论和分歧是一种常态。正是在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弥合各种不同观点、凝聚改革共识的前提下,才使得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习近平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引,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为动力,明辨改革方向、坚定改革决心、增强改革动力,汇集众智,形成强大的全面深化改革向心力,助力改革共识凝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