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独运话德钟

2019-01-26唐俊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陶刻艺术作品紫砂

唐俊芳

紫砂艺术作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数百年的传承中,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使之不断发展变化。紫砂艺术作品从传统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在清晰的茶文化背景的衬托下和独树一帜的陶瓷制作工艺中,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紫砂艺术作品传承至今,既有它材质之美、形制之美,又有其装饰之美、寓意之美。它从茶文化中孕育而生,在紫砂艺术作品身上,人们能品味出茶文化的精髓,也可感受到文化内涵的深沉积淀,更能体会到文化思想上的悠久意义。

紫砂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理念契合人们寻找艺术本质,与自然相和谐的初衷。尤其是紫砂艺术作品在创作设计的过程中,不断追求自然的情趣之美和艺术之美,揉合各种元素,将创作的艺术主题和艺术个性融合交织,最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紫砂艺术作品展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使紫砂艺术生命力不断延续下去。每个紫砂艺术创作者对于紫砂文化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在紫砂艺术作品的特点上也有所展现。紫砂文化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紫砂艺术创作者对紫砂艺术继承与创新。

此款 “《德钟壶》,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在造型装饰上更是尽善尽美。出于紫砂艺术作品实用性能的需要,对《德钟壶》的设计,首先的要点,是为了使用。因此在德钟壶的外观造型的选择上就十分的考究,采用了极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 “德钟”造型。“德钟”又名“钟德”。虽是相同的两个字,但前后颠倒意义却不尽相同。钟为礼乐大器,为王者颂,颂之以德。中华儒家思想礼乐重之,钟德即是乐德之意。可见在紫砂壶型的选择上,紫砂艺术创作者的匠心独运。

作品《 德钟壶》在紫砂泥质的选材也颇为细心,选择原矿紫砂泥制成,色泽沉郁,质感细腻。 造型光素大气,整体观之,更显端庄厚重,壶身采用一种裸胎的表现形式,体现紫砂艺术作品那种简练质朴,雍容大气的本质,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中一种延展继承。相比较花器和筋纹器的表现形式,《德钟壶》所采用的光器的造型,是紫砂艺术造型中最原始、最简单的表达。同样,光器的造型在紫砂艺术界中,也是公认最为困难、最为考究紫砂技艺功力的造型。可见《德钟壶》的创作者,在紫砂造型的选择上,颇有功力。《德钟壶》造型饱满有力,壶体自然协调。壶嘴挺直,力感十足。壶把采用经典耳型把,从壶肩部伸出,收于壶身,极富动感。壶身与壶盖扣合严密,气密性极佳,线条流畅,赏心悦目。整壶自带一种生机之感,动静皆宜。

《德钟壶》

《德钟壶》的艺术魅力是多方面的,独特的泥料,独特的造型装饰,以及独特的文化底蕴,都是一把优秀紫砂壶所需要的独特之处。而此壶最为富有特点部分,还数壶身的陶刻装饰。紫砂陶刻是紫砂艺术中装饰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集书法、绘画、金石、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装饰技艺。紫砂陶刻以紫砂坯体为载体,以刀为笔,以书画为媒介,用金石篆刻的形式,将紫砂艺术创作者所思所感,通过刻刀,注入到紫砂艺术作品之中。同时赋予紫砂艺术作品,深刻的主题内涵,使原本单纯的工艺品,瞬间升华到一种饱含文化内涵的人文精神的载体。

陶刻技法与印章的篆刻颇为相似,但表现的题材,又超越了书法篆刻的范畴。陶刻题材的选择丰富多样,诗词隽语、宗教禅意、成语典故以及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等。一柄刻刀,铁划银钩,以小见大,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生动而形象的展现在方寸之间。颇有启迪归顺自然之感,亦有超脱自然之情怀。

《德钟壶》的陶刻装饰部分,刀法干净利落,得见紫砂创作者的运力自然流畅,力度刚柔并济,有节奏、有深浅。松枝部分刻画利落爽快,不多不少,可见创作者的刀法技艺高超。人物表情细致到位,整体画面布局,不松不散,繁而不乱,生动唯美。画面主题有主有次,将空间感完美的展现出来,且层次分明,更显紫砂艺术创作者技艺深邃。

赏一壶山水,闻一缕茶香,听琴声铮铮,不由得令人沉醉其中。知者所怀、仁者之情尽在这方寸之间。《德钟壶》将紫砂的内涵和人文意境完美结合,带给人们一种隽永深刻的感悟,凸显《德钟壶》的文化内涵,富有艺术美学价值。

猜你喜欢

陶刻艺术作品紫砂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刘少白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