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

2019-01-26常晓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劳模工匠劳动者

常晓媛

(内蒙古自治区工会干部学校,呼和浩特 010010)

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探索、解读、研究是工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在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了工人阶级的重要地位,重申了工人阶级发挥的作用,对于引领劳动光荣风尚的劳模、工匠予以充分的肯定,大力提倡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者、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时期“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予以提倡。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他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1]对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各自的研究众多,但是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甚少,本文力求在这方面有所尝试。

一、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对立关系

(一)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产生条件不同

劳动模范作为社会生产中涌现出的先进群体,他们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起步阶段,百废待兴,现代的工业和农业还未完善,生产的社会化与市场化还未实行,国家的物质基础还未建立起来。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不完善的条件下,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追赶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全面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战斗、生产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劳动者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做出更为卓越的贡献。而劳动者只有把自己当做国家的主人、怀揣着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才能够满足当时社会建设的需求。所以,早期只有在劳动领域内不计个人得失、忘我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去的佼佼者才能够被评选为劳模;只有在非私有制劳动的条件下产生的劳模才能备受群众尊敬、赢得人民崇高敬意;也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劳模精神才能够不断发扬广大、延绵至今。

相较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产生条件则较为宽泛。不论是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封建制度,不论占主体地位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工匠精神都是值得推崇的精神理念。从世界范围来看,依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技艺和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工艺精良的“德国制造”、高品质的“日本制造”风靡世界,在对外贸易中为两国带来无法超越的绝对优势。与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劳模精神相比,我国的工匠精神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期比较权威的论述记载于《周礼·考工记》,其中对于工匠进行了全面的记录。开篇中就提到“国有六职,百工舆居一焉。”其中提及到的“工”也相当于现在各个行业的工人。书中涵盖了绘画、音乐、巫师、教师、木工、陶瓷等三十多种工种,在重农轻商的历史长河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①出自《易经·系辞》。形而上的思维活动就是指道、哲学方法,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东西是器物。是圣贤修身的导向,“匠人”不仅没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甚至苦心钻研会被认为是“玩物丧志”,具备的独特手艺还会被贬为“奇技奇器”,难登大雅之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现代的工匠已经突破了手工作业的传统手艺人这一范围。精益求精的工匠、追求极致的“大师”也得到了时代的认同和社会的肯定。2016 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也为中国的工匠们提供了展现自身风采的舞台。

(二)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内涵中蕴含的主要价值导向不同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24个字所描述劳模精神,是新时代对劳动模范这一社会生产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群体精神的总结,也是对一直以来各个时期劳模的精神风采、思想风貌的提炼。爱岗敬业是劳模精神的力量源泉,职工对于工作始终保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争创一流、勇于创新是实现劳动价值的不竭动力,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是在“老黄牛”式埋头苦干基础上进行了道德、思想上的升华。所以,劳模精神不仅仅是尊重劳动、体现劳动价值上的单纯提炼,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劳动者地位的重视。内涵中有对于劳动者各种美好品质的取舍,更多的是提高与升华,还包括了一些“仰望星空”式的理想成份,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价值导向就是先进性。

先进性是贯穿于劳模精神的主线。从劳模的历史渊源来看,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劳模精神一直是时代思想的先进标杆。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支援前方军事,调动军民生产、斗争的积极性,这一时期的劳模精神就是“为革命献身、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经验加创新”,[3]树立了战争年代劳动光荣、服务革命的先进理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该时期的劳模精神就是“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不怕牺牲、团结协作、爱岗敬业、多做贡献”,[4]不怕苦的“老黄牛”精神中蕴含着无私的、高尚的爱国之情。2015年在表彰的劳动模范的通知中,劳模的群体特征也与时俱进,变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群众基础、突出的工作业绩”,[5]凸显出了劳动模范群体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明确的政治价值取向。工作中评选出的劳模里党员比例比较高,也印证了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他们向工人阶级先锋队靠近,逐渐参与到社会民主治理中,成为了当代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一。

新时期的劳模精神,除了要有“争创一流、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之外,还要具有“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这就是道德先进性上的要求。强调劳模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是因为他们在创造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也做出了表率,所以他们身上具有强大的道德感召力,能够在企业之外的社会范围内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在劳模群体中,尤其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劳模,有相当比例的人是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鞍钢职工郭明义,在工作岗位上二十年如一日提前两小时上班,累计献工1.8万小时。工作之余,他个人累计捐款40多万元,资助了300余名贫困学生。他还参加了五十多次无偿献血,至今已献血6万多毫升,将近普通人自身总血量的10倍。在他的影响带动下,2009年成立的“郭明义爱心团队”现在已经走出辽宁,在全国各地共拥有200多支分队。仅鞍钢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已经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名,捐款200多万,无偿献血超过100多万毫升。据统计,有170多万名志愿者响应号召,“跟着郭明义学雷锋”。“郭明义爱心团队”已经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志愿者团队之一,曾经被很多人成为“傻子”的郭明义,现在不仅仅是一位劳模,还荣获了全国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红十字志愿者之星等大量荣誉称号。

“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内涵,其核心的价值导向就是技能高超。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成果展现,它的积极意义就是从管理、教育、业务水平等方面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目的是更好地通过劳动过程展示工匠的内在精神动力,通过劳动产品展现工匠的外在物质成果。精湛的技能外化为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使工匠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精英;内化为对待职业的态度,使工匠成为制造业发展中人人竞相模仿的榜样。

工匠精神作为涵义广泛的一种理念,时间维度上包含了过去的历史与当下的新时代,地域维度上也包含了不同地区、自然环境、风俗习惯下的文化因素,涉及到的“工匠”不只是狭义上的工人或现在普通看法中的蓝领工人,而是包括了各种岗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从这几维度对比,工匠精神的辐射范围要更为广泛。工匠精神的表现包含了物质与精神层面,层次更为丰富。物质层面主要体现在产品上,注重细节、精益求精,将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999%,在产品中融入工匠的灵魂与想象力,透过产品能够看到“匠心独用”。精神文化层面上,具体到工匠个人,工匠精神是个人才华、天赋与后天努力、学习相结合并接受工作准则规范时自我的确立,是每一个人工作时的心理体验和内在感受,通过工作实现价值得到的自由与幸福;扩大到整个群体,工匠精神是一种流动且稳定的精神力量,每一个个体继承前辈留下来的技术技能、行业准则、道德规范,为了维护群体、行业乃至国家的利益不断提高技艺、效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形成稳定的精神、伦理,并对社会其他领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形成的文化是具有活力、生气的文化,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工作本身,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集群。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正在开启一种自主劳动的新局面,走上了每一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天赋和才干,并且兑现个人价值的道路。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的价值,他们的技术技能不再是流水线上机械式的单一操作,而是根据自身的成长、兴趣、能力等实际因素进行独有的“个性化”劳动。“初级工匠”主要是完成规定动作,强调的是坚持、专注、一丝不苟地完成工作任务。“高级工匠”则是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经验、智慧进行创新,在产品、服务等环节融入自我的理解,为劳动成果注入灵魂实现升华。在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但是并不意味着个体的孤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可以看出,以工匠精神带动的文化并不是走在时代前端,相反,是物质文明逐渐丰富、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才能出现的具有较大包容性的时代产物。

(三)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外在表现形式上不同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都包含于意识领域的范围内,两者在外在表现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劳模精神的基本依托是劳动。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劳模精神也在与时俱进,它的表现形式已经不单单集中于工作岗位上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多的主要体现了劳模主体在社会效益方面的引领。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劳动模范,他们的品牌效应已经远远高于经济效益这一出发点,对社会、国家和广大人民有益的公共价值影响才是劳模的精神体现。已经退休的全国劳模李素丽,她的劳模精神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本职工作的范围。在售票员岗位上,立足于售票、报站的“微笑服务”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职业行为,通过以情动人感染了每一位乘客,推进文明出行,她就是北京文化、中国文化最直接的宣传员。1999年成立的“96166”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在全国劳模的金字招牌影响下,她作为热线负责人在承担热线的相关工作之外,还主动与其他同事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服务热线的内容除了解答乘客出行的问题之外,还是北京市市长热线的分中心,需要为来电群众解决困难,疏导情绪,真正做到了“一切围绕用户转”,急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可以看出,劳模精神的社会效益开始更多的表现在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工匠精神最好的表达是产品。工匠高超的技艺以及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理念,无不是通过产品体现的。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产品从粗粝走向精致的每一个环节,成品或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匠心,描述了工匠在生产创造中的职业尊严与引以为傲的技艺。可以说,工匠文化就是一种创物文化。[6]有人会提出产品是静止的,文化是长时间沉淀并且流动的,以产品体现工匠精神会有狭隘化工匠精神的嫌疑。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是不成立的。横向比较而言,在某一固定的时间段内,产品是静止的,但是产品创造的过程不是静止的,种类繁多的产品中蕴含的匠心、精神虽然有共通之处,也有各自特点,将其融合就是当代的工匠精神,具有时代的共性,内容却绝不单一。纵向比较而言,产品的改进、创新乃至诞生、淘汰,产品的生命轨迹充满了变化,其体现的工匠精神也充满了生机与改变。即便是出土的文物,虽然已经不具备当初的使用功能,从形态上已经静止,但是通过它可以了解过去的传统工匠精神;文物长时间的流传或者代际传承,伴随着的是工匠精神的流动与承续,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提供了创新的土壤和增长的机遇。过去的产品靠的是工匠的手工,到了机器生产时代,流水线、机器人的出现也不过是延长了劳动者的工作手臂,为创造提供了更多可能。到了任何时代都可以说,产品成则工匠立。产品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工匠文化中的专业能力、精神与产品质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7]产品质量的提高与职工生产时的严谨、求精、专注于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紧密相关。同其他企业相比较,厚植工匠精神的企业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崇工匠精神的组织成员生产效率更高,也更加具有归属感,对于企业文化有更多的认同,组织文化的凝聚力也就更为强大,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更明显。

二、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统一关系

(一)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都是劳动观的创新发展,其任务都是服务于社会生产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人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证明了劳动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只有推崇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劳动观,才能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为丰富物质财富提供指导。工匠精神是劳动者在漫长的生产中凝聚而来的,劳模精神也是从劳动者身上提炼出来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都是劳动观在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后的产物。

一代代工匠、一批批劳动模范的涌现,促进了劳动观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生产条件落后的情况下,辛勤挥洒汗水的体力劳动被社会普遍赞赏,密不外传的独门手艺也能成为傍身的绝技。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资本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简单的体力劳动地位开始下降,依靠知识的脑力劳动者更加得到倚重;共享理念的风靡,打破了“独家”的壁垒,同一个开源项目在不同的劳动者手里能够生产出个性不同的产品,集体的智慧产生了多样化的结晶。劳动观的改变促使了劳模与工匠有了不同于传统的变化,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创新发展推动了劳动观的多元化,使劳动观的内涵更加深刻,内容更加全面。

不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如何演变发展,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服务于人民,这符合社会主义劳动观的发展轨迹。在任何时代,在任何生产过程中,一定有一部分先进的劳动者,比如工匠和劳模,他们依靠本人的勤奋、天赋、知识等优势拥有了较为高超的技能,也能够采取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创造了比普通工人更多的物质财富。他们以自身的形象以及表现出的奉献精神,成为其他人学习先进的榜样与表率,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隐形价值。其他的劳动者总结先进者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技术,直到大多数人都具有了同先进劳动者一样甚至更高的生产能力,整个社会的生产水平整体上实现了提高,生产力也得到了发展。朴素的劳动观,基本面上劳动是个人维持生存、实现价值的必要手段,更高层次上劳动也是为了承担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即服务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给人民提供更加美好丰富的生活。所以墨子曰:“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①出自《韩非子·第三十二章·外储说左上》。战火不断的战国年代,墨家的价值取向是更加注重实用、于民有益,对于技艺的精美、华丽不甚推崇。。“巧为輗,拙为鸢”这样的理念贯穿于劳动观,也体现于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之中。

(二)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都在劳动基础上重视道德培养

前文中提到了劳模要具备的“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道德品质,劳模中有相当比例的道德模范,可以看出劳模精神对于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工匠精神中蕴含的道德观虽没有像劳模精神表现的那么直接,深入探究还是不难发现其中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培育一个工匠的根本是技术与人品。人品即包含了吃苦耐劳的朴素情怀、刻苦钻研的执着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等,这些内容无不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有教育者提出“人品比技术重要”,从人本情怀出发,认为先修身、锤炼好心性,才能够专注于实践达成一流的技术。日本知名定制家具秋山木工创始人秋山利辉,制订了八年期的从学徒到工匠的人才培育制度,课程中除了作为一名工匠所需要的木工知识与技术之外,更多的包含了生活态度、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他在总结经验时说:“我的时间95%花在教育人品,只有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8]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工匠文化中,更加强调德艺双馨,其中德处于统帅地位。传统工匠“崇德重道轻技”,重视内心德行修养,才能将一身技艺服务于国家与人民,走上正道而非邪径。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扬弃,抛弃了消极的“轻技”转而“重技”,继续保留继承了“崇德”内容,这也是对古代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积极总结与发展。现实中一些劳动者成为劳模后仍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努力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从修身齐家发展为更高层次的为国为民情怀,承担起更重大的道德责任,成为打造国之重器的大国工匠。

三、正确理解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

(一)有利于避开认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的误区

重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仍有一些误区,导致宣传效果的事倍功半。一种是工匠精神替代劳模精神的误区。过去,相关部门主要通过劳模先进事迹的宣传来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氛围。这样的方式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劳模宣传脱离群众远离现实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有的太过注重劳模的道德品质,只强调劳模艰苦奋斗不求回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一面,把劳模描述成“只知大家不知小家”的“工作狂人”,这种单一片面的写照缺乏真情实感,对普通群众的感召力有限;有的过分拔高了劳模的精神境界和优秀事迹,夸大了劳模只知加班加点从不讲报酬享受的精神而忽略了人性化的一面,拉开了劳模与普通劳动者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感到无处入手去学习、赶超。在某一些观点中,劳模形象“不接地气”也似乎成为劳模精神“过时”一说的证据。于是,就推断出“过时”的劳模精神需要由工匠引领的新文化、新精神来替代。另一种误区是完全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割裂开来。这种观点认为:劳模精神的作用只是在于引领,通过推广劳模的工作方法、宣传劳模的高尚品格给普通的群众提供榜样;工匠精神作为曾经衰落现在再度兴起的文化风尚,当前的关键是“回忆”、“记起”,防止“忘却”,这就需要重建实现继承、弥补制度缺失、实现工匠保护等,沉浸在岌岌可危的“怀旧”情怀中。在这种误区中,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完全划分开来,没有任何联系。从弘扬宣传角度来看,不论是将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互相替换还是非此即彼,两种误区都不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氛围。只有认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明确既对立又统一,才能保证宣传导向的正确性。

(二)有利于实现靠劳模引领工匠、以工匠带领劳动者的人才培育路径

以劳模精神引领工匠文化,用工匠精神促进劳动精神的发扬光大,才能在全社会实现正确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发挥劳模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技能比赛、岗位练兵或者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带动更多的劳动者成长为工匠,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劳模、争当先进。全国劳模许振超自学成才,练就了“一钩净”、“一钩准”、“无声响操作”等桥吊绝活,成为码头上人人钦佩的“大拿”。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一支效率高、技术过硬、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班组的513名员工中,有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优秀青年技师,也有新一代的桥吊专家、吊车高手。这个拥有多名能工巧匠的团队多次刷新装卸记录,累计完成了一百多项科技成果,还获得了全国优秀服务品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在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领下,青岛港不仅涌现出了许振超和他的团队这样的优秀典型,整个港口高技能人才占技工工人比例也远远超过了国内同类水平,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可以看出,劳模可以带动一批工匠的形成,进而推进一个区域、一个行业高技术人才培养的全面提速,劳模精神也可以促进工匠精神稳定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劳模工匠劳动者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工匠神形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