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当地方高校创新发展排头兵—苏州大学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实践与启示

2019-01-26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中国发展观察 2019年12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大学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人文传承于一身,无疑是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苏州大学对接国家急需和学术前沿,根植区域创新创业沃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不仅出色完成创新型大学建设目标,更为地方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亮眼表现在国际上也得到专业认可。在最古老、最权威的大学综合水平排行榜之一的《THE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苏州大学位居内地高校第16位;在更重学术表现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位列内地高校29位;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内地高校21位,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985工程”高校处于同一方阵。根据一流期刊论文数据统计高校排名的《Nature Index》报告,将苏大评为近年来“全球上升最快的高校”。苏州大学以其锐意创新,走出了一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

——重大创新成果层出不穷。2018年,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0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以苏州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13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技术创新的全覆盖。有11个学科进入按论文被引频次衡量研究绩效的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前1‰。2017年Nature Index及lens平台数据显示,在全球具有创新力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中,苏州大学在大陆高校中排名第1位,中国高校排名第3,世界高校排名第173位。

——高端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全校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2512人,接近教职工总数的一半。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发达国家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6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形成一支力量较为雄厚、结构较为合理的人才队伍。

——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完善。

建成省部级创新平台6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9个。牵头组建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14家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血液学、放射医学、纳米技术、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入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国家级平台为龙头、省级平台为两翼、校级平台为支撑的协同创新平台体系。2018年,申请知识产权1519件、授权1084件,转让和许可使用163件,同比增长29%,获评2018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先进工作单位,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建科技企业3家,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金额3075万元,1家参股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苏大维格成为江苏高校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

作为国家“211工程”与“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苏州大学沐江南之灵气,承东吴之文脉,融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鉴西方近代文明之理性,孕育并彰显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在承接新一轮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战略要求中,苏州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服务发展能力,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服务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服务发展是高校重要职能。苏州大学确立“顶天立地”战略,面向世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面向区域发展做好产业对接和转化。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形成与政府结亲、与行业结盟、与企业结友、与院系结对的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产学研合作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医疗器械、人工智能和光电子材料六大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区内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4家高校,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1家科研院所,200多家纳米企业及产业联盟,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共享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展开协同创新,形成“政产学研”3公里协同创新圈。与阿特斯光伏研究院、科沃斯机器人股份公司等100家省内知名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在前沿领域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如相城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南通纺织研究院等。共建各类创新服务载体69个,累计获得企业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6.75亿元。

二是名城名校战略助力政府决策咨询。2016年,与苏州市启动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建立有组织、常态化校地合作机制,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成立高端智库“东吴智库”,定期开展“对话苏州发展”等活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一批专家参与区域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国家有关部门、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积极投身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拉萨师专、贵阳医学院等西部地区高校,选拔优秀后备干部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省科技镇长团、沿海服务团、定点援藏、扶贫帮困工作队、对口支援中西部高校等交流挂职锻炼,既促进发展,又培养了队伍。

三是招生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苏州大学在31个省市自治区录取各类本科新生6535名,其中江苏考生3423名,占52.38%。在江苏增加招生计划293名,是全省高水平大学增招计划最多的高校,得到省委领导的高度赞扬。2018年接受国务院督查组、教育部调研组、省教育厅考核组的督查、调研、考核,获评优秀。2018年,苏大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65%,其中67.39%毕业生直接落户江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开放办学集聚创新要素

开放是现代大学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苏州大学提出“以国际知名带动和引领国内一流”的战略设想,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有效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12月收治于我院泌尿外科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0岁,其中,气压弹道碎石术36例,膀胱良性肿瘤电切术12例,前列腺电切术12例,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微创手术治疗。纳入标准: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和泌尿系良性肿瘤。排除标准:恶性肿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手术方式、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一是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率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1年,老挝苏州大学项目获批,开创中国高校海外办学的先河,2016年首届学生顺利毕业。如今,老挝苏州大学已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上的重要驿站和文化名片。倡议成立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并成为首届理事长单位,与8个国家22所医科类大学共同发表“贵州宣言”,推动中国、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2007年,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创立孔子学院,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与欧洲三大“汉学重镇”之一的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和水环境治理研究等领域深入合作。2010年入选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织密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18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合作对象从亚洲向欧美拓展,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和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等著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参与创建江苏—安大略省大学合作联盟。先后共建“纳米科技联合研究院”“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等10余个科研平台以及纺织工程、金融学、物流管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4个本科教育合作项目。其中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突变小鼠胚胎干细胞资源中心。

三是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拓展与海外高校及教育机构在留学生教育教学等方面合作,2018年学历留学生突破1000人,在校留学生达到3250人,留学生规模居江苏省高校前列,连续多年获“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推动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和联合培养,积极探索外包式教学服务,推进Erasmus欧盟博士联合培养方式,设立苏州大学留学生奖学金,提高留学生招生质量和培养层次。

以引育并举提升人才质量

人才是高校的灵魂。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奉行立德树人、引育并举,打造人才高地。

一是着力建设高层次师资队伍。坚持精准引才,针对高端人才、优秀青年学者、专职科研人员、师资博士后、基本师资等各类教师群体,分别出台相应引才办法,以学科为导向,以全球为目标,以学院为主体,以新媒体、招聘信息系统、海外宣讲会、东吴国际论坛等为载体,构建由若干学术大师、领军人才、青年才俊组成的人才金字塔。学校有外籍专职教师92人,占专任教师队伍的3%,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专任教授993名,占专任教师队伍的32.6%。实施“东吴学者”“东吴名医”“校内特聘教授”“优秀青年学者”“师资博士后”等人才计划,为人才提供资源,搭建平台,使其成长贯穿于个人职业生涯。

二是着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采用“大师+团队”的引才模式,充分授权学术大师引进(聘用)团队成员。授权团队负责人在人员聘用、薪酬待遇、学科建设等方面拥有自主权,享有宽松自由的政策和足额的经费,促进创新团队建成独立自主、运行灵活、机制优越的人才特区。树立“不为所有,但求所用”观念,完善“名誉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制度,认真聘请境外知名大学的著名学者、高级管理人员来校任职。学校在聘“名誉教授”“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及“兼职教授”总计420余人,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Alan J.Heeger、“图灵奖”得主 John E.Hopcroft等。

三是着力培养高素质本土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立2个书院,其中唐文治书院在“第一课堂”开展博雅教育,敬文书院充当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近年来,苏大学子每年获得国家级奖项200余人次。2018年,苏大在“创青春”创业大赛专项赛中获得金奖1项,铜奖2项。在近四届奥运会上,陈艳青、吴静珏、孙杨和周春秀四位苏大学子共获得了“五金一银一铜”的佳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特别致信表示感谢。

以机制改革激发内生活力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围绕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化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改革,构建有利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是加快依法治校进程。着力推进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形成了层次合理、科学规范、简洁明确、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运行机制,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事先进行政策咨询、技术咨询、法律咨询,开展和谐指数评估、稳定指数评估、廉政指数评估,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厘清学术性事务与行政性事务边界,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加强师生学术规范指引,健全集教育、预防、监督、权益保障、惩治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

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把人才评价制度、使用制度和激励制度作为改革重点,打破妨碍人才成长壁垒,建设人才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人才制度环境。积极推进岗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不同岗位职责选择不同用人制度,形成了以聘用制为主体,编外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购买社会服务并存的用人制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强化职称评价导向,淡化行政级别,实现管理人员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全面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构建以岗位绩效工资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科研项目工资并存的多元收入分配体系,实施教师离岗创业制度,促进产学研结合和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创新教育教学体制。优化新工科、新文科布局,拓展学校未来发展学科空间,推动落后传统专业退出或改造,加快建设对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纳米材料等专业。改革教学体制与考核机制,开辟书院等人才培养特区,将新生研讨课、部分通识课和专业课由讲授型变为互动型、研讨型、探究型教学模式,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障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坚决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组织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创新型大学建设做好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是提高队伍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制定出台苏州大学处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苏州大学非处级领导干部序列内设机构负责人管理暂行规定等系列文件,科学规范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干部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扩大干部选任民主,尊重和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机制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优秀处级后备干部库,实施“教育培训工程”和“实践锻炼工程”,采取集中培训、校内轮岗、校外挂职、国外跟岗学习等多种方式,推动各级各类后备干部增长才干。

二是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加强院(系)党建工作,健全学院(部)党政共同负责制。健全二级学院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保障学院科学决策、运转顺畅、和谐稳定。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3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新基层组织设置,依托实验室、产学研平台、创新团队、项目组课题组等新形式设置的党支部达到2 0%。破解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双带头人”比例达9 2%,担任学院(部)党政负责人、系(教研室)主任等行政职务的教师党支部书记比例达到41%。

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施教师党员先锋工程,注重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近五年来,发展教职工党员25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0%,专任教师党员占教师总数的58%,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5%。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教改课题等立项中,党员负责人比例超过85%;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等立项评奖中党员主持人比例超过50%。在先进典型引领下,最年轻的“国家杰青”,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殳凹为代表的一批海归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苏州大学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苏州大学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地方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促进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

其一,建设创新型大学,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苏州大学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抓手,不断加大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组建“旗舰式”创新平台和团队,承接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实践证明,只要着眼国家需要,紧盯国际前沿,着力推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就一定能建成创新型大学,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其二,建设创新型大学,必须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高校根植于地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荣共生。苏大经验表明,只有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抓手,着力推动学校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区域发展。

其三,建设创新型大学,必须坚持开放办学,提升高校国际竞争力。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苏州大学“以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赢得良好国际声誉。实践表明,只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汲取世界先进办学经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就一定能够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四,建设创新型大学,必须彰显优秀文化特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百年来,苏州大学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之校训,着力培养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卓越之能力”的模范公民,积淀了厚重博雅的苏大文化。实践表明,引导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大学必须切实担当好重要使命。

其五,建设创新型大学,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要有一流制度保障。苏州大学依靠深化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焕发出无限发展生机。实践表明,只有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不断突破、持续创新,在制度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创新型大学建设的各种要素才会加快汇聚,各项目标才会得以有效实现。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大学
绘画作品选
绘画作品选
“留白”是个大学问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倾力学生的人格塑造
——记苏州大学附属中学董玉叶老师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