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环境下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

2019-01-26胡智锋何昶成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胡智锋,何昶成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讲话中多次提出关于中国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思想,包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提升文化软实力等决策和观点。今天中国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能够把握新的发展环境,精准判断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方位,科学地处理好文化创新的若干关系,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新环境

(一)全球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文化的交流和交往越来越跨越国界,呈现出全新的全球化景观——在物质层面,如各类营销全球的中国制造产品,包括各种玩具、日用品等;在社会层面,如在中国旅游、商贸等活动的展开;在精神层面,相对高端的精神类产品,如中国艺术(包括电影、电视、歌舞、书画等)等在全球的辐射和覆盖。

全球化是客观的存在,中国文化生产、传播的各个流程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循环。以电影艺术为例,我们大量的电影不断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电影也在不断走向中国,成为日常“大餐”。中国电视的综艺节目就来自西方的节目模式。因之,中国文化发展必然要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去考量。

(二)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不仅是传媒格局的变革,更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快速发展的结果,这也极大地影响着文化生产、传播的景观。媒介融合包括介质和媒体两个方面:

从介质上看,随着移动互联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化生产、传播所借助的介质在快速变更、变化,数字介质成为最重要、最显著的部分,传统的介质都快速被数字化所包容。

从媒体来看,文化生产和传播所借助的媒体形态,从报纸、杂志等印刷物,延伸到电影、广播电视等媒体,再到如今的移动互联媒体。技术的进步不断促使着媒体的变更,移动互联网的主导使得数字媒体成为当下的主导性媒体。数字媒体的出现、成长,带来点对点的互动、网民主体性的参与,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点对面的单向生产、传播的状态,促使着文化生产的格局也发生变化。

(三)国家需求

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是一个整体:一方面,文化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等保障和支撑;另一方面,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文化不仅是物化、制度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呈现,作为一种精神支撑,它的力量比一般的力量更为深刻和长远。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国家特定时期的发展和需求。当下中国文化从国家需求层面来看,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舆论格局。中国文化面临最表层的强大环境,就是舆论环境。从世界舆论环境来看,中国文化发展面临一种“西强我弱”的舆论现状,对中国文化不接触、不了解和不友善的舆论状态,形成一种带有色眼镜观看中国文化的舆论格局。这种在客观上体现出的浅表化、片面化、歪曲化的报道和传播,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极为不利。

其次是意识形态。西方侧重以维护个体权利为基础的一整套意识形态体系,与东方较多以维护整体(国家、民族等)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体系相比,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种反差导致东西方国家在很多重大领域和方面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对峙。实际上,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缘于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以资本主义为主的西方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的东方,二者间存在着天然的对立与冲突,这种对立、冲突又带来深度的误解和误读,这是我们当下文化发展和传播所面临的巨大障碍。

再者是价值观念。西方侧重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念,其所涵盖的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都是以个人为基础;而东方较多以集体主义为主导的价值观念,所包括的爱国、奉献、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更多是整体价值观的呈现。二者的价值观念不同,在舆论格局、意识形态等多重对立下,中国文化如何得到西方相对的接受、正解,甚至得到认同,是极其艰难的。

在国家需求层面,我们要抓住相对和平的环境,让中国快速强大、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幸福、世界接受乃至认同,都离不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释放,这是极为迫切的需求。综合来看,中国文化发展创新面临全球化的综合语境、媒介融合的新媒介技术环境、迫切而紧要的国家需求等新挑战与新机遇,需要我们对这种语境和环境做出精准判断。

二、中国文化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可以从重要成就、突出问题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重要成就

从正向来看,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呈现出几个显著特点。首先,中国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的视野中得到了空前的高层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了高度的战略性决策和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判断,把文化建设放在五大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文化自信开始被赋予重要的职能,作为影响和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支撑性力量。

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空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事业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和覆盖。这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的服务和发展,如“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给群众带来了很大的优惠;公共网站的建设、传统影院和电视的普及等,为群众带来了各式各样的文化景观;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兴起,丰富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则通过市场杠杆促进着文化发展、文化消费。比如各种高端的音乐、歌舞等艺术表演,在各地呈现出景观式的发展;旅游景区、景观的文艺表演如《印象·刘三姐》《宋城千古情》等,极大地满足了百姓文化消费的需求;电影、电视、短视频等如雨后春笋般爆发,以及电子游戏竞技等新兴产业,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拓展了文化产业内容。

三是文化生产与传播主体空前活跃。当下,文化生产主体和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和丰富化的态势。传统的文化生产更多集中在少数作家、艺术家等专业的文化艺术工作者手中,而今天由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便利,文化生产的主体开始转向大众,人人都能成为作家、艺术家。以影像视频为例,以往都是专业人员进行视频拍摄、剪辑,而今天丰富多彩的短视频,很多都来自民间非专业人士的生产。传播主体亦是如此,报纸杂志、电视台、影院等都属于传统的传播模式,而互联网以“病毒式”的传播特征,将以往垄断式的媒体样态变成了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世界,促使传播主体拥有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突出问题

纵观上述几个“空前”,中国文化呈现出地位高、体量大、活跃多样的整体状态。但目前中国文化发展也暴露出几个突出问题。

首先是“雷声大,雨点小”,指的是中国文化建设还落实不到位,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体验关联度不足。虽然顶层设计给文化建设赋予极高的社会地位,从物质层面的设施,到制度层面的保障,都较为充足;但在民间,文化建设是常被忽略的质素,倘若没有切实的功利回报,它更多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

二是有“高原”缺“高峰”,指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事业、产业投入可观,但品质质量不如人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到的“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文化事业上,公共文化有了相当的普及,但诸如图书、影视等作品的品质质量远远不足;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很多地方借助文化之名只做产业,文化被泡沫化、空心化搁置,文化产业有名无实,这也是很多专家学者对所谓“文化产业”嗤之以鼻的原因。

三是有“三俗”多“快餐”,指的是中国文化在生产、传播方面还存在着三俗化、快餐化等问题。随着生产、传播主体多样多元,文化在大众化、社会化进程中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和人民的需求,但也出现失控、失真、失善、失美等状况,导致鱼龙混杂、沉渣泛起,文化快餐化、低俗化的现象显而易见。这都属于文化大规模快速发展所出现的问题。

三、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

关于未来中国文化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全球化和本土化

处理好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是大问题,也是永久问题。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避免过度的西方化。我们常常基于西方文化主导性的现状,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或者容易拿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舆论等作为我们文化发展的准则和标准,在文化艺术的具体生产方式中西方至上,以此来反观自己,带来文化自卑和缺乏自信的现象。如果说近代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落后,是导致我们殖民地心态、弱国心态的原因,那么当下我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基础,还用这种心态去审视自身,极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

二是避免极端的民族主义。中国文化发展需要全球化的帮助,不能脱离全球化这个语境,不能变成狭隘的闭关锁国式的民族主义。文化需要多样性,在多种元素组合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假如文化只有一种,其发展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中,排斥西方现代文明,没有广阔视野,就会无法新陈代谢和吸纳外来元素,它一定是弱势的,并会逐渐自我消亡。要立足传统、放眼世界、推陈出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二)普及、提高与传承、创新

探讨中国文化发展,应该站在立体的维度进行梳理,横向是共时性的文化普及与提高,纵向是历时性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从普及与提高来看。一方面,顶层设计需要与百姓结合,如果没有低端生活介入,就会呈现出空心状态。例如台湾的生活美学,充分利用狭小空间,对小屋顶、小宅子周边等进行生活环境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诗意提升,带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美感,使得文化有理念、有血肉,能融会贯通,更能让人感受到细腻的生活脉动。另一方面,在将文化建立到普及土壤上的同时,也需要恰当的引导和提高。譬如,我们不能一味反对广场舞扰民,而要看到大众渴望宣泄表达、渴望成为艺术家等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方式,促使更高端的艺术形态的产生。又如,只有百姓日常阅读,才会期待高端文学家的出现,这也是需要不断普及与提高的。

从传承与创新来看。一方面,我们需要传承优秀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不可能重复过去的理念和方式,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没有传承,文化就没有根源,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珍惜、不尊重,这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如果仅仅是固守过去,不考虑创新,则是缺乏现实感、当代感的保守之举,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样不利。

(三)生产与传播

生产与传播是新环境下中国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部分。这需要从宣传与话题、情与理、正与反、刚与柔四个维度进行思考。

第一,处理好宣传与话题的关系。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具备一定的内在规律。一个不具有话题意义的宣传是无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话题本身的品质,低端的话题也是对宣传的损害。要把宣传理念创造性地通过文艺的方式,转换成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才能深入民间,植根于百姓社会,更好地发挥宣传职能。

第二,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任何话题都需要情感表达,这种情感不仅是对国家、民族或是所依托的故乡、城市的情感,也是对自身周围亲情、爱情、友情等的关照,只有动情才能感人。伟大的文艺创作,其根本就是对于情感的发掘。只讲道理、没有情感,就缺乏生命力。同时,情感不能过度,一部只会滥情的文艺作品是没有高度的。情感需要伴随理性的支撑,即合乎普遍的道德要求与伦理规则,具有深度和超越性。

第三,处理好正与反的关系。文化的生产需要正面的表达,文化的传播需要秉承基本立场,给社会传递正向、正面、正能量。同时,我们说正面需要反面作为辩证的支撑,指的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关切。假如对假、恶、丑缺乏警觉,正义力量则难以彰显。伟大的生产制作建立在对现实批判的基础上,这需要我们对现实问题作反思、警醒和鞭挞。

第四,处理好刚与柔的关系。文化是精神力量,需要刚性的支撑,这包括基础性文化建设,如图书馆、书城、剧院、影院、艺术馆等;也包括具有约束性的教科书、典籍等,要求我们尊敬优秀文化,不能数典忘祖或历史虚无主义。同时,文化呈现出来的刚性力量,也离不开柔软、细腻的支撑——我们有影院、美术馆,也需要有打动人心的作品呈现,这都是不可替代的。过刚不柔,则缺乏感染力;过柔不刚,可能缺乏竞争力。倘若要在更大的场域中获得支撑,需要进行辩证的考虑。

我们力求处理好上述关系,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更多有创新、有价值、有意义的质素,使中国文化进一步发展,更加影响深远、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