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的新视野
——兼论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2019-01-26石国亮胡忠英
■ 石国亮 胡忠英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这一次,把它上升到根本制度高度,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重大的制度创新。同时,从制度层面对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战略部署,对于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的群众游行环节中,“立德树人”是第三篇章“伟大复兴”的18个方阵之一[2],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据《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3]。高等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在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提升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4]的战略高度,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讲话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其育人功能日益显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的新视角。不论时代怎样发展,“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和第一位的功能是育人。但是,这并不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有育才功能。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切不可把育人与育才割裂开来,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功能。当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不断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就是完整准确地理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决定了其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微观上是为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过程。”[6]不论从哪个层面上看,立德树人都是最鲜明的表达,也是最好的概括。在新中国70年的历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述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政策文本,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后,德育逐步受到重视。1957 年 2 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1958年9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8]同时,将德育置于教育方针的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时“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9]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怎么解决人才问题呢?这就要靠教育。对于合格人才,1985 年 3 月7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标准[10]。这个标准,写入了同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中。该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1]在“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中,“有理想、有道德”位居前两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革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场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要给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带来很大的变化。”[12]在这样大的背景下,1994年 8 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3],对学校德育工作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1995年11月原国家教委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这一要求。
为了适应21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200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谋划。该意见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14]这是第一次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写入中央文件中。2005年1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对这一原则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校办得怎么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15]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6]。这就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紧密联系了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教育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17]。在2016年1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写入了指导思想之中[18]。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9]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在2018年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的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的“六个下功夫”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等四个都聚焦思想政治教育[21]。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课程”和“不可替代”来强调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22]。
通过对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回顾可以看出,从毛泽东同志到习近平总书记,凡是谈到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无不把德育放在首位,无不把立德和树人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思想政治素质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的素质的内涵和外延处在不断拓展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突飞猛进,创新创业的深入推进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在人的诸多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始终是第一位的,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其他素质的性质。
二
我们强调立德和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的首要地位,并不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育才功能。恰恰相反,育才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只有把两个功能讲全了,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有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类知识体系高度分化的发展趋势,各门课程的功能不断被狭隘化,知识的分门别类变成各门课程在育人功能上的互不相关。似乎一类知识只与成人相关,而另一类知识只是用来满足成才的需要,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把满足大学生成人需要推给思政课,思政课也把满足大学生成才需要推给了专业课,人为造成了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的分离和思政课与专业课在育人功能上的分裂。”[23]这段论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造成这种分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因素外,也与人们对立德树人和育人、育才的理解有关。“从字面上看,立德树人包括立德和树人两个词,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立德的归立德,树人的归树人。其实,立德和树人不是两个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德不可能自然形成而需要立,人不可能自发成才而需要树。立德是为了树人,而树人首先要立德。立德树人强调的是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把立德树人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并把它提升到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的高度,实际上等于抓住了高等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24]由此发现,立德树人中的人,是指德才兼备的人,这与育人中的人是不完全相同的。育人中的人,主要是指德。立德树人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把高校的根本任务及其实现途径统一了起来,即高校的根本任务是树人,而树人的根本途径在于立德。立德树人有着明确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25]在此顺便提一下,有一种观点认为,“立德主要体现出的是育人,树人主要体现出的是育才。”[26]这种理解有偏差,它把立德树人当成了两个问题,其实它是一个整体。
那么,为什么还要使用育人与育才的表述呢?原因在于,育人、育才与立德树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育人与育才侧重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的功能,立德与树人侧重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的目标。育人与育才的功能区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划分的重要依据。当然,我们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是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从学理上分析,育人必然蕴含着育才,育才必然以育人为基础。相对于育人来说,育才主要是指培养专门才能。人才学对人才的界定,多侧重人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其贡献或影响。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王通讯看来,“人才,就是指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27]西南大学罗洪铁教授强调:“人才”应具备良好的素质,认为“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28]。华东师范大学叶忠海教授认为,“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的人”[29]。因此,即便是人才学中界定的人才,也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出色的才能。从这个意义上讲,育人功能包含在育才功能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0]这就表明,育人和育才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二者辩证地统一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这里专门讨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才功能,是有针对性的。高等教育激烈的竞争生态和资源分配的机制等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挤压效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机制尚且不健全,发挥育才功能显然很难。久而久之,育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被习惯性地遗忘了。在学术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如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才功能比喻为“类似于医生的功能”和“类似于体育教练的功能”,可以“治疗思想‘疾病’”,“训练、提高人的素质”[31]。这样的比喻或理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才功能等同于育人功能,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三
有一种观点认为:“一方面,成人需要蕴涵着成才需要,一个有益于他人、人民和国家民族的人,必须拥有满足他人、人民和国家民族需要的才干,才能真正成为有德之人,即成人必须成才;另一方面,成才需要也蕴涵着成人需要,真正的‘才’,不是满足一己私欲而是造福人民和民族的才能,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成人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是成才的必备条件,因为任何才能都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价值理性的根基,所以成才也必须成人。”[32]它阐明了“人”与“才”的辩证统一性,同时指出了“成人”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应当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备育才功能,但并不仅限于此,我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理解。
为回归本源,我们首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来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看,它兼具价值性和知识性。如果说前者的功能侧重于育人的话,那么后者的功能则侧重于育才。如前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六个下功夫”中,其中“增长知识见识”和“增强综合素质”都主要指育才[33]。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才中不能片面地强调价值性而忽视知识性,也不能片面地强调知识性而淡化价值性,而是“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34]。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与育才功能的有机统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新增的法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才功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看,现代科学技术既是手段也是教学内容,是育才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很能说明问题。作为一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自1984年正式设立以来,逐步“从‘本科——大专起点本科——第二学位’的横向发展”到“‘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纵向发展”[35],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特别是2005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完全可以用“迅速”来形容。2015年,“全国共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点232个、硕士点324个、博士点75个”[36],截止2019年1月,“全国累计共有约80余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原则上以其所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37]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范围内唯一衔接本、硕、博三个培养阶段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训练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门人才,对于造就拥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素质劳动者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8]。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及教学科研单位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在规律,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必定有专业性和学术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咨询、社团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哪一项都需要专业知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政课,学术性和专业性则更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必须旗帜鲜明讲清楚: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39]
社会化是人的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就大学生的社会化而言,智商和情商是两大重要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智商和情商的培养中,都有不容小觑的作用。以情商为例,它是反映“一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包括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乐观人生与自我管理的能力”[40]。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天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交谈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众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老话说,万贯家财不如薄技在身,情商当然要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41]这表明,尽管情商相当重要,但是它也需要以智商为基础。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学生要“珍惜大好学习时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42]。
四
不可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才功能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存在不少差距。究其原因,首先是认识方面的偏差。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人们习惯地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负责育人,而育才则是专业教育的事。持类似想法的人,不仅包括相关专业课教师,也包括部分一线思政课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者。
造成这种认识的偏差,也与高校的“大思政”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协同效应尚未完全发挥有关。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发现:“部分高校聚焦人才培养的意识不强,在具体工作中落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缺乏有效衡量标准。”[43]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才功能,就要求我们打破思维定势,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术”“学”和“道”。需要重申和强调的是,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决不能忽视“育才”;反之,重视“育才”也绝不是对“育人”的冲击,而是对“育人”的补充和完善。育人与育才不是割裂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才功能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育才功能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探索和实践较多的是课程思政,也就是专业课如何在充分发挥其在育才方面专业优势的同时,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育人功能。事实上,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才功能。在具体实践中,要结合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44]。由此可见,不仅其他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配合,思政课也有一个与其他各类课程配合的问题。现在,讨论比较多的是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配合,对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的配合很少提及。从协同学的基本原理看,参与协同的各方,都有一个朝着整体目标相向而行的问题。现在,在实践中还没有探索思政课配合专业课程的问题,但是并不表明这种配合不存在或不重要。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五
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根本之策。这要求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来深化改革,优化供给,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4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点在践行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47]2016年1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4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要的是把学生的主体性因素考虑进来。只有满足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此,传播学中的接受理论提供了解释依据。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来说,它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49]。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如果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的话,他会自觉自愿地、主动地与接受客体之间产生相互关系。
提到需要,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看来,人类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根据其重要性及发生的先后顺序“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从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0]。这一理论传入我国后,尽管褒贬不一,但是比较普遍的观点还是肯定其积极作用。“需要层次的高低排序是有意义的。人优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当其得到满足后,高一层需要随之出现。”[5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我们正确认识人的需要提供了科学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一个重要因素”[52],人的需要主要包括“生产(或劳动)的需要”、“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需要”及“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等3个方面,[53]且终极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将人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统一了起来。
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大学生的需要,有共性的元素,也有鲜明的个性特点。200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次把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把育人和育才统一了起来。作为80后的大学生,他们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在互联网的新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特点明显有别于70后。这一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主要包括“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增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要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既要增添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54]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大学生的主体已经是00后和90后,而且00后逐渐成为主体。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今天的大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我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真切地享受了中国梦带来的个人梦实现的机遇。“今天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时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亲自参与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55]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滚动调查显示占“94.2%的大学生赞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2.6%的大学生赞同‘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94.4%的大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6]。这一代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更加迫切。这种迫切需求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变成浮躁。同时,今天的大学生在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压力,也需要及时加以引导。从他们成长的大环境看,今天的大学生置身的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进,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这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今天的大学生又是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移动互联成为他们学习、娱乐和生活的重要方式。2019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10-39岁网民群体占网民群体的65.1%;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57]如何改革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网上和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也是新课题。从他们自身看,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拥有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群体,他们思想解放,最少保守,极富创新精神。今天的大学生,由于适逢中国的发展壮大,他们更加自信、开放、乐观,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愿意参加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更加渴望成长成才。但也要指出,大学生由于主要任务是学习,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产生波动。今天的大学生,由于生活在相对富裕的时代,对劳动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缺乏深刻的体认。这些情况表明,全面认识今天大学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准确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发展需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没有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8]但是,今天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有了新需要,也面临着新挑战。这是我们整体规划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只有站稳这个立足点,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59]学生成长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一道,被确立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遵循的三大规律,是重要的理论创新,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学生服务、必须依靠学生发展的重要理念。
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央先后印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文件的鲜明特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需要导向和目标导向,优化供给,实现精准规划。“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最为根本的是提高工作针对性。针对性解决好了才能够真正增强实效性,才能推动思政工作实现新的质的飞跃。解决针对性的问题,关键是要树立精准思维,从高校思政工作实际出发,从不同层面全力推动精准思政。”[60]这就要求各高校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贯彻这两个文件,更需要“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61]。对于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以精准的思维做好工作,重点是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优化供给,既要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思想困惑,又要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在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发展难题中,要注重用发展的眼光去引导。早在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在同其弟弟邓垦谈话时就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62]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今天大学生的发展机会如此之多有目共睹,但是遇到的新问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新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即便是大学生对于发展的渴求,正确的引导也十分重要。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南开大学学生所说的那样:“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你们心中总要怀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63]但是,大学生在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学习,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把工作做到了学生心里,把育人和育才的效果都发挥了出来。
总而言之,育人与育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育人和育才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只不过育人的功能居于首位。本文从理论上提出这个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是引起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关注。但是,如何在实践中很好地统一起来,如何制定可操作性方案,把精准思政传导到每一个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