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2019-01-25蒋苏豫朱嵘
蒋苏豫,朱嵘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血液科; 2.急诊科,江苏 南京 210011)
感染性休克患者因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引起组织灌注障碍和组织缺氧,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机体组织血流减少及有氧代谢障碍,血乳酸生成增多,血乳酸水平持续升高,因此,初始血乳酸水平可作为评价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以及预测预后的指标[1]。但单纯检测初始乳酸值存在一定局限性,易受酒精中毒、糖尿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只能反映机体当时氧供及耗氧情况。为了正确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存活率,动态观察乳酸水平的变化及检测乳酸清除率更有意义[2]。本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检测值,分析6 h乳酸清除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均符合2012年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处理国际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3],排除药物引起的酸中毒、严重肝功能不全及家属放弃积极治疗者。其中肺部感染42例,尿路感染2例,腹腔感染2例,其它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根据指南[4]给予液体复苏、抗生素及血管活性药物等治疗。
1.2 观察指标及分组
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预后等资料,收集动脉血气中的初始、入院6 h后血乳酸值(使用GEM premier 30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计算早期乳酸清除率。早期乳酸清除率=(初始血乳酸值-治疗6 h后血乳酸值)/初始血乳酸值×100%。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治疗后6 h乳酸清除率;以早期乳酸清除率10%为界,根据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低乳酸清除率组和高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死亡组和存活组资料比较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和初始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早期乳酸清除率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 别n年龄/岁性别/例男女初始血乳酸值/mmol·L-1治疗6 h后血乳酸值/mmol·L-1乳酸清除率/%存活组1971.05±13.711182.72±1.021.73±0.5432.62±24.13死亡组2875.25±13.5616123.22±1.242.65±0.9019.97±16.55P值0.820.960.410.030.013
2.2 低乳酸清除率组与高乳酸清除率组比较
比较低乳酸清除率组(清除率<10%)和高乳酸清除率组(清除率≥10%),结果显示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和初始血乳酸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乳酸清除率组的死亡率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 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由于组织氧供和氧需失衡,全身组织处于低灌注状态,造成乳酸酸中毒。乳酸是体内无氧代谢产物,反映机体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的状态[5]。乳酸水平的改变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若血乳酸未能有效清除,组织细胞低灌注未纠正,病情极易进展成多器官衰竭[6]。感染性休克患者初始血乳酸值易受机体状态、药物等因素影响,单纯检测初始血乳酸水平不能够准确反映疾病的发展情况。因此为了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观察血乳酸动态水平变化更具有临床意义。
组 别n年龄/岁性别/例男∶女初始血乳酸值/mmol·L-1死亡/例病死率/%高乳酸清除率组3372.14±12.7716∶153.49±0.80927.27低乳酸清除率组1470.32±14.3910∶62.81±1.251071.42P值0.890.480.180.005
在早期治疗过程中,乳酸清除率是一个指导治疗、评价疗效及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7]。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和初始血乳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低乳酸清除率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高乳酸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患者初始乳酸值均大于正常值时,低乳酸清除率提示血乳酸不能有效清除,导致组织灌注无改善,细胞缺氧情况未纠正,病死率较高;而高乳酸清除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则较低。本研究还发现,存活组的早期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以乳酸清除率10%为界,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有良好的敏感度[8]。尽可能地提高早期乳酸清除率,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组织缺氧及低灌注状态,改善预后[9]。即使入院时乳酸水平较高,通过降低其水平仍能减少患者死亡率[10]。综上所述,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动态监测早期乳酸清除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准确判断患者组织缺氧及灌注情况,评估患者预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