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机制探究
——以高校共青团为视角
2019-01-25张威威
张威威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宁 530004)
时代是孕育新思想的沃土,实践则是产生新理论的源泉。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中需要新的思想理论来支撑,同时也必将孕育出新的思想理论[1]。党的十九大把“新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我国方方面面的建设都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用新时代“新思想”引领发展武装全党,这不仅对全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各高校共青团指明了新的航向,在积极拥护十九大各项决议决定的基础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应是近期各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的重心。各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团、指导工作,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勇做时代的先锋、敢做时代的弄潮儿,不断汇聚起夺取新时代建设伟大胜利的磅礴青春力量。高校共青团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家庭的重要力量,承载着培养优秀人才、传承社会文明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来,始终关注青年一代的发展和成长[2],青年是一个国家永盛不衰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火苗,也是我们党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奋力发展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新一代的青年要有远大的坚定理想,敢于追求美好的人生目标;要有扎扎实实的科技本领,勇于突破技术难关实现科技创新;要有实实在在敢闯敢做输了永不被击倒的担当,这样的青年才是国家兴旺的脊梁,才是国家富强的砥柱,才是国家日益强盛的未来和希望[3]。现今,我国高校共青团员的覆盖率已达95%以上,他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历史使命。培养好、教育好新一代的国家栋梁是高校共青团应履行的职责,高校共青团要始终以青年为中心发挥教育优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通过校园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全力培养一批真知、真懂、真用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接班人,为新时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蓄积青春力量,为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培养高水平人才。
一、构建高校共青团理论导向学习长效机制
构建高校共青团理论导向学习长效机制对于高校共青团和广大青年的发展而言,不仅有利于推动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还能引导广大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共青团在引导广大青年学习“新思想”的过程中,要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通过建立“学习型”团组织队伍、制定理论学习培训制度、设立理论考核机制等方式,全面提升高校团组织科学化育人水平。
(一)建立高校“学习型”团组织队伍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倡导“新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大脑,大力推进“新思想”学习持续化、日常化,各高校党委、高校共青团委及班级团支部等组织纷纷成立“‘新思想’研究院”“‘新思想’青年研究会”及“‘新思想’研学队”等相关“学习”队伍。这也是高校团组织借以自身团学优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重要精神的有效举措,同时也为高校共青团构建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理论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新时代富国强国的军需库,也是广大青年学习新时代“新思想”的摇篮和主要阵地。建立“学习型”高校团组织是广大青年长期学习“新思想”的重要保证。这有利于高校青年在学习“新思想”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深化学习,不仅让“新思想”进入青年视野,而且让“新思想”在青年生活过程中得以致用,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高校共青团作为党培养新型高科技人才的摇篮,作为一支具有青春活力、勇攀高峰的群众组织,在新时代不断推进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时刻,必须长期坚持用“新思想”指导创新攻关,在“新思想”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高校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同时建立“学习型”团组织也是高校共青团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现已进入新时代,在这攻坚克难的历史新时期,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外部文化的冲击,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意识、思维判断和对不同事件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变,这都给党引领青年持续奋斗的部署带来了全新挑战。要想及时准确地把握广大青年的思想脉搏和行为发展趋势,必须引导广大青年身处科技发展前沿,洞察时代发展动态,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充实头脑,切实将学习转化成为广大青年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增强广大青年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与时俱进勇做时代先锋的魄力[4]。在高校共青团理论学习探索中建立“学习型”团组织队伍要牢牢把握好三个原则:首先是长期性,“创建学习型队伍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队伍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5]。理论学习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建立长期的发展目标,一步一步学习思考和探究积累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不断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动态性任务。其次是全局性。理论学习要有大局意识,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学习党中央文件精神,始终和党中央步调保持高度一致。各个“学习”队伍要深刻贯彻理论研讨事项,规划开展好各项工作,在工作和学习中总结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再次是全体性。理论的学习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授意过程,它不仅要求不同岗位的人都熟知“新思想”理论,还要求根据自身情况深刻领悟并用理论充实头脑,做到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新思想”,深入推进高校共青团各项改革和工作。
(二)制定理论学习培训制度
“新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这一思想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过程,既要靠政治自觉,也要靠制度保障。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新思想”理论学习过程中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是理论成果彰显最大化的基本保障。高校共青团在指导高校青年学习“新思想”理论过程中,不仅要负责“教学”,而且还要严格“管学”,不仅要教一时,还要持续教、长久教。高校共青团可在培养高校青年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中建立理论学习打卡制、报告心得提交制、授课理论考核制、奖惩激励制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高校青年持续加强对“新思想”的理解学习,可将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的理论学习作为高校共青团团学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在高校共青团建立“新思想”理论学习培训制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新思想”理论学习培训制度的透明化。在学习培训贯彻“新思想”理论过程中公开理论学习培训制度不仅可以保障学习的公平性,同时也体现了制度的约束性,在公开制度的过程中高校青年可以很明晰地了解自身的理论学习定位,以及对理论学习制度蓝线和红线距离的把握,这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参与学习培训人员的思想要求。二是“新思想”学习培训制度的确定性。理论学习制度一旦确定则不可朝令夕改,细则要明确公开公示,这也恰恰体现了制度的权威性,以此来保障“新思想”理论学习培训制度的有序实施,组织学习培训者要在学习培训前明确“新思想”理论学习的授课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参与学习培训人员等,时刻保持学习培训信息的明确。三是学习培训制度的拟定要与本校共青团的工作、发展相统一。“新思想”理论学习培训制度的制定要结合高校共青团的自身需求,要紧贴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主导方向,根据自身优势和有效资源合理科学拟定制度规章,可采用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的灵活实施方案,最终达到全局发展要求和目标。
(三)设立理论考核机制
坚持“新思想”理论学习对高校共青团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获得了理论上的成熟,才能有政治上的成熟,才能提高高校青年的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在“新思想”理论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高校青年的刻苦求知探索,还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这就突出了高校共青团在整个“新思想”理论学习中的把关地位。高校共青团要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把好质量关,摒弃各种假大空、装样子、走过场的心态,杜绝各种形式主义的做法,积极引导高校青年踏踏实实学习、勤勤恳恳钻研、真真切切实践。青年知识理论水平的提升需要做到静的下心思考、沉得下去探索、坐的下去研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洞察和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在各项理论学习和培训中,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理论学习和成果考核结合起来,可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定性与定量、静态与动态考核机制,把“新思想”理论学习与课堂思政考核相结合、与党课理论结业考试相贯通、与评优评先思政制度融合等方式,积极培养高校青年理论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提升高校青年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以往理论学习的逼着学、任务学、填鸭学等学习方式转化为新时代高校青年意识中的自愿学、自由学、轻松学。高校共青团还可根据自身条件规划发展需要来建立“新思想”理论学习成果汇报考核制度,引导优秀青年等先进积极分子,定期向相关负责老师或组织汇报最近思想状况以及理论学习状况,强化优团优干的述、考、评、学机制。通过学习理论考核的结果,树立优团优干标杆,建立激励理论考核制度,采用优团优干带着学、领着学、帮着学的模式,同时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理论学习成果作为考核和衡量优秀青年、优秀共青团的指标之一,采用集中学和日常学相结合方式,使高校共青团理论学习经常化,考核常态化。
二、构建高校共青团理论宣传长效机制
高校共青团宣传长效机制的建设应坚持“新思想”的指导来统领多元的网络文化。高校共青团可利用宣传媒体的特点,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资源搜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年学习“新思想”的针对性、长效性,还能体现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高校共青团可以依靠宣传载体和信息交互平台的集成性、共青团中央和高校共青团两大主体的互动性、高校共青团委—“新思想”研究会—班级团支部的协调性,不断吸引广大青年自主地接受教育,增强高校共青团组织时代育人的实效性。
(一)搭建理论学习宣传载体和信息交互平台
载体是宣传工作的抓手,平台是思想交流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中国方案指明了我国的发展方向,为实施国内外的稳步增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中国方略,在应对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方面做出了准确的定位,对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给出了中国答案,为中国人民在勤劳奋斗中实现美好生活和“两个百年”计划目标增添了新的动力。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成果,使其更接地气、充满奋斗活力,高校共青团应在“活”字上下一番功夫。高校有其自身的宣传优势,可运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和有效资源加强建设文化活动、网络宣传阵地,引领学生社团、团学组织等青年团队伍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可以紧紧依靠高校青年的学习、生活网络化的优势,充分利用官方网站、手机APP、电子屏等宣传载体,着手建立以QQ及QQ群、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网络社区、博客、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媒体服务宣传平台,开通理想信念留言板、成长成才对话吧以及疑问解答栏等学习互动板块,推送理论学习资料,转载资深专家对“新思想”内涵的深度剖析和见解文章等。特别在重要会议召开同时开通网络理论学习平台互动环节,并及时在线解答学习过程中对会议精神会议内容领会不透彻、理解不深刻的问题及疑惑。宣传载体和信息交互平台的构建可以使高校共青团更便捷、高效地获取理论知识,更准确、全面地理解“新思想”的内涵,实现共青团青年学习交流讨论网络化、日常化。在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过程中充分结合网络空间宣传阵地,增加理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让理论学习伴随在共青团青年的日常生活中,把校园自媒体打造成高校共青团青年学习、交流的网络宣传平台。
(二)实现共青团中央和高校共青团两大主体宣传联动
行政力量是推动理论学习宣传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大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和走向成熟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共青团中央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学习宣传“新思想”的内涵,在组织学习过程中共青团中央联合高校共青团开展了一系列的宣讲教育活动。共青团中央以“新思想”理论学习作为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大力开展了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主题团日活动、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演讲大赛、歌咏祖国文化展等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讲活动,促进了高校共青团青年对“新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突出了共青团中央和高校共青团在共青团青年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在重要会议精神传达、理论知识学习和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贯彻上,高校共青团应根据共青团中央的相关文件内容、精神以及学习指向,正确传达、解读会议精神和文件内核并进行有效引导宣传,使高校共青团青年能及时了解共青团中央文件要求和深化文件精神。高校共青团在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时,还应建立理论学习信息反馈交流机制,及时收集和整理高校共青团青年在会议文件学习宣传贯彻过程中的思想动向和行为规范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了解高校共青团青年学习会议文件的真实效果,还可以向共青团中央回馈高校共青团青年的思想动态和趋势,以便实施更多有效的学习和宣传措施。共青团中央是一个组织领导机构,拥有广泛的宣传资源,高校共青团也可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扩展多渠道宣传,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学习“新思想”资料库,全面深入地为高校共青团青年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提供理论支撑,使理论学习更透彻,宣传更广泛。
(三)实现高校共青团委—“新思想”研究会—班级团支部三级同步调
建立有效的学习宣传动员机制与统筹管理体系是构建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长效机制的重要宣传途径。针对高校共青团组织统筹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在统一的学习活动组织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基础上,仍需要形成高校共青团委—“新思想”研究会—班级团支部三级统筹管理体系。在学习宣传动员“新思想”理论学习机制与统筹管理体系中,高校共青团委首先应在高校共青团青年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工作中着力完成共青团中央文件精神的传达对接和外部资源收集、资料的上传下达等重要任务,使得“新思想”研究会、班级团支部在“新思想”理论学习资料和活动资金支持等方面拥有充足的保障。其次,在整个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理论学习过程中,处于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的核心地位。“新思想”研究会应肩负起资料的深入解读、重点知识的延伸学习、信息宣传平台的建设维护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等责任,以统一上线对接、下线贯彻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体系,形成集体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活动管理体制。最后,班级团支部作为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的基层组织,也是理论学习、贯彻实施的最终受益者。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理论的最后一公里能否顺利实现,班级团支部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组织共青团青年学习“新思想”理论知识、宣传文件精神和贯彻理论实践中,充分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并且还担任着学习汇报材料的整理、优秀共青团青年选拔的考核推荐和班级团支部的通知、宣传和实践任务,对共青团中央和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理论做出了不打折扣地落实,也保障了新时代人才教育。
三、构建高校共青团实践贯彻长效机制
高校共青团在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时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采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突出高校青年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高校共青团的特色工作,是青年认识社会、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共青团应有效整合现有资源,通过大力开展丰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团学课题立项活动开展实践育人,使广大青年在实践过程中认知理论,提高高校青年对社会的适应性。
(一)大力开展丰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为更深入地学习十九大精神,切实贯彻“新思想”实践教育,各高校共青团依据自身优越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全国“学习十九大精神”“构筑新时代梦想”的文化氛围。各高校共青团根据自身创新优势和优良的校园环境,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题报告会、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学习论坛、理论研讨会、读书报告会、演讲辩论赛、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把学习“新思想”广泛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各高校举办的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力图用高校青年们喜欢的方式、喜爱的形式去阐释、演绎“新思想”的内涵,不断加深对理论学习的深度,通过专家座谈会、教授讲师团、印发理论学习教材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入研习。不断拓宽理论宣传视角,通过官网官微推广、电子显示滚动、海报横幅张贴等多形式进行多维度宣传。不断增加贯彻政策实施方式,通过重走革命红色基地校外实践、朗诵辩论文艺汇演、争做先进先锋服务活动等进行体验式感受。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宣传和贯彻的基础上,高校共青团还需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学校发展要求,紧跟新时代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赋予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特色和时代特色,积极在高校共青团青年中营造“学先进”“做先锋”的浓厚氛围,引导高校共青团青年做“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法制意识、有国际视野”的“五有”领军型人才,做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接班人。
(二)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构建长效机制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绝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而是革命事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不是在温室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社会大舞台中经过风雨洗礼实践总结出来的。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更好运用。高校共青团应在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接班人时,充分发挥自身实践育人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实践教育活动和践行校外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为教育载体,抓住各种活动契机,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功能。各高校可组织共青团青年在国家重要法定节假日或寒暑假期间,遵循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并突出活动育人特色;可广泛利用社会有效资源,结合实际情况联合校外相关部门建立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推行专项实践育人课程;可组织开展走出校园、走入基层、走进百姓实践调研活动和重塑革命传统文化教育、重温革命圣地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广大高校共青团青年在校园外掌握本领、在行走中体验感知、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将所学的最新理论自觉应用于社会实践环节,使高校共青团青年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全面提升自身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努力把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积极性和高校共青团青年的积极性统一起来,依据自身的实践教育优势,切实提高广大高校共青团青年参与教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构建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新理念的长效机制做保障。
(三)加强团学课题立项活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契合度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同时是高校共青团青年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的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曾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理论,又是方法。在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要积极引导高校共青团青年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面临的问题。高校共青团在指导高校共青团青年学习“新思想”理论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高校共青团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进高校共青团青年自觉地将对“新思想”的“认知”与“实践”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不能一直在温室里成长,需要走出宿舍、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调研,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要带着“课题”去找答案,带着“立项”去寻真理,带着“理论”去验证科学。广大青年要心存问题意识,要通过实践出来的结论去解答“课题”的假设,纠正偏差最终形成科学的理论。高校共青团组织可以采用“课题制”的培养方式,引导高校共青团青年带着立项课题有目标、有方向地进行社会实践,真真切切走进人民生活、深入基层生产、感受生活第一线,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把实践探索成果体现在“新思想”的高度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上。广大高校共青团青年要自觉用“新思想”指导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对照检视思想言行,善于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四、结语
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对于高校团组织彰显共青团的政治属性、确保自身健康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新思想”蕴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此应把组织引导广大青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思想”作为一项长期重要政治任务。要在“新思想”学习中感受科学理论的魅力、培育人文素养、坚定人生信仰,认知党和国家的宏伟蓝图,找准个人成长发展的历史坐标,体悟党和人民对青年的殷切期望,明确自身成长路径和努力方向,在人生青年时期、起步阶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信地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