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期及其特点
2019-01-25刘立成陆新义
刘立成,陆新义
(1.平顶山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2.平顶山市总工会,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古代“气”和“象”往往分开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气”,有“自然界冷热阴阳等现象”之意。《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所谓“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象”则表示动物象和象牙、象牙制品。如《项脊轩志》云:“持一象笏至。”或者表示景象、状况。如《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者表示摹拟、仿效。如《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气象”一词最早连用,大概见于魏晋及南北朝,但只表征形势、景色、心态、总体特征、气质气魄等。但也有学者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最早将“气象”连在一起使用,如《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这种连用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古人没有标点符号,从语气停顿来看这两个字仍然可能是单独使用的。比较认同一致的说法是宋朝苏东坡较早开始在诗文中使用“气象”一词,用以表示天气现象。他在《与章子厚书》中写道:“黄州僻陋多雨,气象昏昏也。”17世纪中叶起,西方发明的近代温度表、气压表等和气象学书籍以传教的途径传入中国。寒流、暖流等气象学概念,明末由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和徐光启(1562-1633)等最先使用。意大利传教士王丰肃(又名高一志,1568-1640),所撰写的《空际格致》介绍了许多西方气象知识,为传教士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欧洲气象知识。美国金楷理口译,清代华蘅芳笔述的《测候丛谈》一书译自约翰·赫歇尔的《地理学概论》,首次将完整的近代气象科学引入中国。传教士马礼逊(1782-1834)自1808年开始,以《康熙字典》为据,编译《华英字典》,第三部分为英汉对照的《英汉词典》,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句型、例句均有汉译,1822年出版。此后,卫三畏(W.William,1812~1884)的《英华韵府历阶》(1844年出版)、麦都思(W.H.Medhurst,1794~1857)的《英华字典》(1847~1848年出版)、罗存德(W.Lobscheid,)的《华英字典》(1866~1869年出版)、卢公明(J.Doolittle)的《华英萃林韵府》(1872年出版)等,在马礼逊的《华英字典》基础上修订发展而成。这些汉外辞书均厘定了一批有影响的汉字新语。麦都思、罗存德、卢公明的辞典东传幕末和明治间的日本,被日本各种英和、和英辞典(如1862年出版的《英和对译袖珍辞书》、1867年出版的《和英语林集成》、1873年出版的《附音插图英和字汇》、1881年出版的《哲学字汇》、1883年出版的《英和字汇》等)所借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形成留学日本和翻译日籍的热潮,将大量日本汉字词输入中国,而其中不少本是幕末和明治间日本从入华传教士编纂的汉外辞书中借取的汉字新语。当西欧气象科学传入日本时,日人根据Meteorology本义,利用幕府时代日本知识界从中国借用过去的“气象”一词,利用汉字拼义,意译而成“气象”。到20世纪初,“气象”一词又经由留日华人介绍传入中国,成为在中国开始传播的科学词汇。此后,作为科学术语的“气象”,约定俗成地被人们指为大气(包围地球的空气)中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包括了阴、晴、雨、雪、冷、暖、干、湿、雾、风、雷等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状态和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将“气象”一词解释为“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并且举例说包括了刮风、下雪、结霜、闪电、打雷等。而“气象学”则是“研究天气变化的科学”。
传播,英文为“Communication”,指的是人类交换信息的一种过程。信息,英文为“information”,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号进行信息的输出和接受或者说是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气象传播则指人类传递和接受气象及其相关信息的过程。气象传播观念就是人们对于气象及其相关信息传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理念、伦理、习惯等。中国气象传播史,则是指我国人民传受气象及其相关信息的过程的历史。[1]
奥古斯丁、维科、黑格尔、斯宾格勒、汤因比、马克思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历史分期法。中世纪奥古斯丁根据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用了7天的说法,把人类历史分为7个时期即7个年龄段,也就是人类的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和终结时期。维科则把人类所经历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黑格尔把世界历史的各个时期比作人的一生:童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他把世界历史划分为所谓的四个地域:“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斯宾格勒用一年四季来比拟分期框架:前文化时期、文化的春天、文化的夏天、文化的秋天、文化的冬天。汤因比认为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源、生长、衰落和解体。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人类主体发展三阶段的学说:第一个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的社会;第三个阶段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未来社会。
本文综合运用上述各种历史分期理论,提出将中国气象传播史的历史分期划分为孕育、萌芽、发展、成熟兴盛四个历史阶段。
那么,中国气象传播始于何时呢?中国气象传播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孕育、诞生。研究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依靠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一是中国古代石刻、壁画等遗存。
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期的下限划至何时?本文认为中国气象传播的萌芽期的开始年代即是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期的下限年代。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时期,就中国气象传播的内容来说,人类还是以蒙昧的巫术的方式传播着气象信息。而中国气象传播萌芽时期,就中国气象传播的内容来说,已经具有经验的探索,并逐步开始为科学的传播积累基础了。萌芽时期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我国著名的最早的物候学专著《夏小正》的诞生。《夏小正》开启了物候气象传播时代,物候观测的经验已经具有了科学的萌芽。《夏小正》究竟成书于何时,学术界尚无定论。比较权威的属夏纬瑛、范楚玉的观点,他们认为,《夏小正》的经文成书年代有可能处于商代或商周之际,最迟也是居住在淮海地区的杞人在春秋以前,沿用夏时的整理记录而成的。《夏小正》的《传》则为战国时人所作。根据他们的观点,可以推断,《夏小正》的经文成书年代大致上应在公元前770年左右。也就是说,可以将中国气象传播的萌芽期的开始年代即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期的下限年代定为公元前770年。
一、传说时代的气象传播
传说时代,又称传疑时代,是指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靠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远古历史时代,往往表现为古代传说和神话,经过后来的文字记录称为文献的中国的古代历史传说。[2]依靠现存的文字记录,大致可以推断传说时代的气象传播状况。我们大致可以称这一时代的气象传播为神话气象传播,就是表现为利用神话传说的载体来传播气象信息。甚至在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传说中,就开始进行气象传播。如《广博物志》卷九引《五运历年记》,讲到了盘古开天的盘古形象:“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这里的风雨、雷电都是对气象问题的原始认识。
气象传播的印记既可以在人类起源的传说中找到,也可以在传说中的远古先民的生活中发现,还可以从传说中的古代社会及其发展、传说中的原始农业中予以发现,更不用说从传说时代的人物活动中找寻了。
古人在适应自然气候寻求生存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比如如何从穴居发展到建筑营室去居住,如何把屋门开向向阳的南方,如何尝试用兽皮缝制衣服抵御风寒。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觉得自然界太神秘,总认为有自然神在主宰人们的生活。为什么刮风?可能是因为风神在操纵。为什么下雨?可能是因为有雨神在示威。《山海经·大荒北经》就提到了雨师应龙居南方,所以南方多雨;旱神女魃居于赤水之北,所以北方干旱。总之,古人认为风雷云雹都各有其神,各司其职。
(一)洪水神话中的气象传播
从“昔”字的流传,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乃至全世界在上古时期对于洪水是十分恐惧的。无独有偶,无论是西方的宗教经典,还是东方的神话传说,在创世的传说方面,都认为是洪水滔天的灾难时代,人类躲避灾难,最后繁衍子孙。西方认为是亚当夏娃繁育人类后代,中国神话传说则是伏羲兄妹结合繁衍人类。
历代典籍中都记载过中国洪水神话。如《淮南子·览冥训》就有明确的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蛐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洪兴注:“凡洪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尚书·尧典》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楚辞·天问》也讲道:“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孟子·滕文公》说:“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穴。”
设想远古时候,如果人们遭到了洪水的袭击,这个时候该如何相互传播这一洪水灾害的信息呢?现已无法考证。但是,从这些流传下来的洪水神话来看,人们一定是十分恐惧,争相传播,如《孟子·滕文公》记载“民无所定”。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面对洪水灾害,想了很多解决的办法,如《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的“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另外还有流传久远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干旱神话中的气象传播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后羿的功绩很大,他用弓箭射杀了许多害人妖孽,比如凿齿、九婴、封豨等。不过,后羿最为人们称道的业绩,当数射落九个太阳,这就是后羿射日的传说。
根据《山海经·大荒南经》《山海经·大荒东经》《楚辞·天问》的记载,传说帝俊之妻羲和生了十个太阳,王逸作注时说尧帝时十日并出,导致草木焦枯。因为十个太阳一起降临,所以人们不堪其热。这个时候,英雄后羿弯弓搭箭,射向十个太阳,九个太阳都被射死了,只有一个太阳被留下。这则神话很形象地描述了上古时期人们对于干旱难以忍受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是保留了当时气候状况的信息,并以神话的形式予以流传下来。“后羿射日”实际上反映了人们战胜干旱燥热气候的美好愿望。
另外一则反映古代干旱状况的神话,就是著名的“夸父逐日”。据《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说,有个叫夸父的人追逐太阳,在接近太阳时,热得厉害,渴得很,希望用喝水来缓解干渴。于是,他就把黄河和渭水的水喝光了,还是不解渴,于是又朝北面去寻找大河。还没有等到他找到大河,中途就渴死了。他死前把他拄的拐杖丢到一边,结果这拐杖就化成了一片桃林。
在这则神话里,这种夸张,难道不是对于人们在人间遭受到的极其严重的旱情的真实描写吗?的确,上古人认为干旱灾害是由太阳的毒辣造成的。夸父追日,实际上就是逐日,就是要把太阳赶回它原来的居住之所禺谷。这实际上是对远古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发生的罕见干旱信息的曲折记载和传播。
(三)战争神话中的气象传播
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分别兴起于姬水和姜水,传说他们发生过著名的阪泉之战,最终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导致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炎黄汇合后,又发生了一次著名的大战,就是黄帝蚩尤之战。
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和《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的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战争十分惨烈,而且双方动用了气象武器。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天空顿时出现狂风暴雨。黄帝更厉害,安排天女日魃对阵,结果大雨马上就停了,于是就把蚩尤杀了。传说中的蚩尤非常善于运用气象武器,他兴起了大雾,三天三夜都不散开。黄帝的部队非常吃惊,不明就里,黄帝就命令风后来驱逐迷雾。同时他还专门制作了指南车,让军士辨别方向,一下子就擒住了蚩尤。
黄帝蚩尤之战既激烈又有趣,风伯、雨师等天神也参加了战斗,风、 雨、旱、雾等气象元素居然也被战斗的双方作为相互进攻的锐利武器。一方面是祈雨、一方面是止雨,颇有点类似当代越南战场上的美国使用人工降雨等气象武器。这是中国最早的军事气象方面的记载。古代人们对于气象觉得很神秘,因此杜撰出许多如风伯、雨师等气象神来。
通过上述洪水神话、干旱神话和战争神话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神话传说可以说是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无意中传播了上古时期的气候状况和当时的气象信息。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透过这些瑰丽的幻想和悲壮的文字,感受到上古先民所需要传达的信息:与天所作的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
二、夏及夏商之交的气象传播
传说时代结束后,半信史时代开始。半信史时代中,夏、商、周三个王朝是衔接的,所以史学家称为“三代”,也可以称半信史时代为三代时代。半信史时代起自纪元前23世纪,终于纪元前8世纪,约1500年。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随着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经验日益丰富,人们越来越需要将劳动实践中得来的有关认识、情感、情绪和思想表现出来,原始艺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最常见的是人们纷纷运用壁画、雕刻等方法,把人们从外界接收到大脑中的印象描绘出来,人们纷纷用图画方式来反映他们在集体劳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情感状态乃至思想信仰。在原始神话的基础上,气象信息不仅靠口耳相传,而且通过各类符号进行传播,如通过壁画、雕刻等方式来进行气象传播,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种独特的气象传播——符号气象传播。
(一)夏代前期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与气象传播
分析夏代前期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这一历史遗存,其中有与社石有关的正南北线,由此可以推断二分二至,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利用天象、物候进行农事活动。[3]
这一岩画位于江苏连云港市,具体位置在该市海州区锦屏镇桃花村锦屏山南麓的后小山西端。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时代的岩画。第一组岩画在山坡西侧,南北长4米、东西宽2.8米,以人物和农作物图案为主。在人面与农作物之间,还有鸟头、鸟面、圆点、刻划符号等。第二组在山坡南侧,南北长8米,东西宽6米,以星象、鸟兽图案为主。第三组在山坡顶部,由人面像和各种符号组成。另外,在山坡顶部还有一大三小四块大石头,其中一块上有许多人工凿磨而成的圆窝,直径在3-7厘米之间。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第三组岩画有银河和鸟星,证明夏朝已进入观象授时时代。《尚书·尧》便有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所描绘的可以说是一幅幅原始农业生产的画面:牛、羊、猪、鸡等家畜;具有特殊含义的鸟;禾苗、谷穗等植物形象;太阳、月亮、北斗、银河、星云等“星象”;大地、社石、社坛、社神祖等。这些都让人联想到先民是怎样恭崇大地,怎样关注天象之变化、气候之差异。可以说,这种以石器敲凿磨制而成的岩画,很巧妙地向人们传播了当时的天文和气候状况以及所包含的天文气象信息。
(二)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狩猎岩画与气象传播
我国古代北方草原也遗留下一些古代岩画。在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地带至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发现了大批骆驼岩画,这些岩画既间接地、深刻地表明了当时气候的变化,也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如何从狩猎社会发展到畜牧社会的过程。从自然原因来看,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北方草原自然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新石器时代那种较为温和而湿润的气候,已经逐渐转变为干燥而寒冷的大陆性气候,水系干涸,沙丘形成。干旱条件下,游牧养畜业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成为提供更多奶肉食品等生活用品的方式。[4]
可见,无论是作为我国岩画分布最为密集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岩画,还是江苏一带的岩画,这些岩画都生动描摹了上古时期人类生存状态,特别是气候生存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岩画实际上起到了传播气候信息的作用。
(三)全国各地出土文物中的雕刻与气象传播
据大量考古发现,中国的“太阳鸟”崇拜大约产生于距今8000年前的农耕文明初期,在一些陶器、玉器或骨器上,多见将太阳与神鸟融为一体的太阳神鸟纹。在河姆渡出土遗物上雕刻有日鸟合璧图像;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玉璧上,在刻有太阳纹的祭坛上站着一只神鸟(应是金乌的象征)。关于太阳与鸟的传说,何新将其解释为两种情况:“一谓太阳本身就是鸟,一谓日中有乌或三足乌。前者通过凤与太阳的关系,太阳负载于风神(鸟)身上而运行,这实际是对太阳是运动力的神话性解释。而后者传说的‘日中有乌’的真实意象,却可能是指太阳中的黑子。”
1971 年,在河北省安平县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中,从壁画上发现所绘的一座五层高的望楼,望楼上就竖了一竿 “相风飘帛”,从飘帛的飘向上可显示风向。
从全国各地出土文物中雕刻在各种器物上的雕刻画面,我们可以据此推断雕刻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或者那个时代之前的人们对于节令、天时、气象等的神秘的猜度,有的甚至发展为将风的神秘转化为对与之相关的鸟的图腾(如上文所列太阳图腾、神鸟图腾、金乌图腾)。这是对于当时的气象信息的间接传播。
三、殷商时期的气象传播
远在3000年前,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甲骨文反映出人们已经有预知天气状况的要求,常卜问未来10天的天气(称为“卜旬”),并将实况记录下来以资验证。
(一)甲骨文保留了大量天气现象的记录
通过殷商甲骨文,我们可以窥见殷商时期的气象状况。按照气候学家张德二先生的说法,甲骨卜辞内容按气象项目可以分为风、云、雷电、雨、固体降水、阴晦、视程障碍、光象、季节、一日内气象、多日气象变化等12类。[5]
从甲骨文的这些大量的记录来看,它们反映了殷商时期有关天气和物候现象,揭示了我国大陆古今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通过研究对比,我们发现,2000多年前的物候现象大约要比现今早一周以上,黄河流域的气候确实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当然,诚如论述神话传说是曲折反映历史气象传播一样,这种物候传播也是通过巫术、占卜的迷信形式曲折反映的。
(二)公元前1217年3月20日的卜辞开启了文字气象传播的先河
193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一片殷王文丁时期的卜辞上,完整地记录了文丁6年(即公元前1217年)3月20日~29日,一共10天的天气实况。
可以说,公元前1217年3月20日的卜辞记录开启了文字气象传播的先河。从那以后,气象传播才开始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当然,这种文字传播也是通过巫术、占卜的迷信形式,最终曲折反映气象信息的。 以下是这天的卜辞译文:
癸亥卜,贞旬。三月。/乙丑,夕,雨。/丁卯,明,雨。/戊,小采日,雨,风。/己,明,启。/壬申,大风自北。(1)摘自编号为13.0.206、13.0.222的甲骨文拓片。
第一句是叙事和占辞,说明占卜的时间、卜官和为什么占卜。后五句是应验。董作宾将该卜辞推定为文丁六年(公元前1217年)三月二十日(癸亥)。文中内容今译为:“卜旬,阴。二十一日(甲子)惊蛰,阴。二十二日(乙丑)夕雨(傍晚雨)?丙寅……丁卯,晴,雨?二十五日(戊辰),多云?下午雨,风。二十六日(己巳)早上开始晴。二十七日(庚午)晴。二十八日(辛未),晴。二十九日(壬申),晴,大风自北。”
殷人对农业很关心,故对气象状况特别是下雨状况非常重视,卜雨极多,约占全部卜辞的1/5左右。如:
(最上辞) /癸卯卜:今日雨? /(右下辞) /其自东来雨?/ (左下辞)/其自南来雨?/(右中辞)/其自西来雨?/(左上辞)/其自北来雨?
这片卜辞说明殷人对雨情移动方向的认识,方位明确。相当于后世法师祈雨的祷词。在卜辞的写法上,句式排比整齐,有浓厚的修辞意味。占卜虽然是迷信的做法,但是通过龟甲,人们一方面记录了气象信息,同时也传播了气象信息,卜辞可以视作中国最早的天气预报发布,也可以视作中国最早的文字气象传播。
四、中国气象传播孕育时期的特点
通过对中国气象传播孕育时期的神话传播、符号传播和早期文字传播的考察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气象传播孕育时期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一)气象传播在图腾中写实
人们在生产力低下时代,对于气象的认知处于蒙昧无知状态,因此,会以图腾崇拜、以一种拜物教的方式来进行气象传播。尽管如此,却并非虚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认为,我们往往可以透过神话这一人类的“童年时代”,找寻到人类当时的真正的状况。史学前辈王玉哲也说过,各民族远古的历史都是人、神杂揉的传说。古代传说系口耳相传,它们大都具有真实的历史为其素材,并非完全向壁虚造。所以,我们剥开气象神话传播中气象神话的外衣,可以大致推断远古时期的气象状况。也就是说,气象神话传播也清晰地传播了远古气象信息。
(二)气象传播在巫术中光大
什么是巫术呢? 它实际上是一种借助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来对人以及一切事物施加非凡的影响,从而达到某种控制结果的特殊的行为方式。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的丰收关系到历代国运,所以古代常常出现祈雨的巫术。根据甲骨文的记载,这种祈雨巫术大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焚人祭天,另外一种是用龙参加祭祀。其中,“焚人求雨”的古俗在甲骨卜辞里有充分的反映。例如:“乙卯卜:今日赤,从雨。于巳未雨。”(《戳》四七·三,《殷虚书契前编集释》)说明商代社会是一个极其不发达的社会,科技知识少得可怜,巫术横行不绝,卜筮的东西在王室中地位显赫。
通过巫术卜筮,不知不觉中却让气象传播得到光大,这也许就是古代巫术在无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之一吧。
(三)气象传播在游戏中传承
原始艺术的起源有多种理论,其中有一种理论叫游戏说。首先是被康德提出来的,后来经过斯宾塞、席勒陆续加以补充、发展。康德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就其本质特征来说,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游戏说”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到物质的和精神的束缚,无法获得自由,只能将过剩的精力用来从事游戏活动,借以创造一个自由的天地。无论是壁画、岩画,还是石刻等原始遗存艺术,如果从“游戏说”理论来分析,都是原始人游戏的产物。和巫术一样,这种游戏,也在无意中将气象信息传播并传承下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看到,人们还通过绘画、雕刻、动画等艺术形式来传播气象信息。
综上,中国气象传播的孕育期,其上限应该说是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而其下限则至我国著名的最早的物候学专著《夏小正》的诞生(约为公元前770年)。中国气象传播在其孕育时期表现的形式或者类别,既有传说时代的神话气象传播,包括洪水神话中的气象传播、干旱神话中的气象传播和战争神话中的气象传播;也有夏及夏商之交和夏朝的壁画、雕刻、岩画等符号气象传播;更包括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等文字气象传播。卜辞可以视作中国最早的天气预报发布。中国气象传播孕育时期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即气象传播在图腾中写实、气象传播在巫术中光大、气象传播在游戏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