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第七十三变”失败
2019-01-24何可以
何可以
59岁的六小龄童正在被两种力量“追逐”。
现实世界里,他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在各种庆典、颁奖、演讲活动之间奔波,接受观众送上的掌声与祝福,他们是一拨又一拨“看着86版《西游记》长大”的人。网络世界中,他却成了群嘲的对象,从能七十二变的“猴王”变成脸谱化的“猴霸”,个人声誉全面瓦解。网友将他既往言论总结成“六学”、“六体”,又勾连起前些年的灵堂卖片事件、替身事件、签售事件、西游铜像事件、天价出场费事件、挂网友事件……桩桩件件汇集起来,掀起一场盛大的舆论狂欢,他纵有三头六臂,也难有招架之力。
从现实世界的围追堵截中抽身,年近花甲的六小龄童只用了90秒。12月18日下午,一场品牌峰会上,他结束了15分钟的《西游文化与中国品牌国际化》演讲后,迅速跃下舞台,离开会议厅,疾步穿过酒店大堂,消失在电梯口。试图追逐的人群,被远远甩在身后。一位摄影师在大堂围观了这场“速度与激情”,感慨:“拍过这么多明星,第一次见这么跑的,周杰伦都没这样。”
六小龄童并非拒绝交流。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将此刻的处境归结为,“一个非常不好的小组织在黑自己”。他寄望于国家尽快实现网络实名制——在他的概念里,实名的意思是,“请公布你的姓名、联系方式,我们找机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1
六小龄童无法接受“过气”之说。所到之处感受到的热烈欢迎,让他心潮澎湃,底气十足。“特别希望我们的网民朋友能够到我讲座的地方。欢迎他们来初中、小学、大学,去听一听、看一看就知道了,现在的孩子们还是熟悉和非常喜欢《西游记》的故事的。”
临近年关,各大盛典和颁奖礼扎堆出现,六小龄童密集地奔波领奖。至于如何选择出席的场合,他正色作答:“适合的一定去。比如说丝路凝聚力典礼,以前我不适合,(但现在)我刚刚导了一个《重走玄奘路》,丝绸之路的,我又演玄奘大师……你们也看了,在加拿大刚获得几个大奖,所以大家比较关注。我获得纪录片最佳导演奖,然后还有一个个人能力奖。”
这更像是“猴王”在寻找又一个化身,也让他觉得“生命好像才刚刚开始”,何况“明年还要拍电影”。
其实这些年,他一直在尝试出演差异化的角色。1991年,他在黄健中导演的电影《过年》里饰演“妻管严”,窝窝囊囊的,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在审片会上甚至没认出来,还点名表扬:“很出色,他是哪里的?”
他也演过刑警队长,演过周恩来、鲁迅、胡适,演过商人、医生,在《啼笑因缘》饰演关寿峰,在《连城诀》饰演野心家花铁干,2014年还在《石敢当之雄峙天东》中饰演玉皇大帝。
但这些努力几乎没有被注意到,观众们念念不忘的,永远是经典的孙悟空形象。六小龄童的变化,似乎永远也超不出孙猴子的七十二变。
然而他所处的大环境,早已经翻天覆地变了。作为艺术生命的复苏与延续,电影《敢问路在何方》成了六小龄童后半生相当重要的作品,他在各种场合反复提及,被网友诟病的“灵堂卖片”一事正由此引发。六小龄童对这种“不合时宜”毫无察觉,认为网上的批评是因为网友“不看全文”。他想不通:“杨导演生前知道我要拍这个电影,现在去世了……我努力把这个戏拍好告慰杨导演。”
演戏之外,六小龄童十几年间出版了《六小龄童品西游》《听孙悟空说西游》《西游记典藏版》,还在2016年声势浩大地推出自传。书名原本打算叫《金猴归来》,最终还是尊重网友意见,取名《行者》。书的前半部分是个人经历,真挚动人,但内容大多已公开过;后半部分被称为“作者独特的人生智慧,俯拾皆是励志金句”,是六小龄童为这本自传特意写就的。
这种为了迎合读者新需求做出的努力,并没有得到认可。在豆瓣读书的页面里,读者这样评价:“拍摄幕后好,后半部说教拼凑无味”,“多点故事,少点说教,推荐速读前半部分即可”。
好在“齐天大圣”光芒耀眼,六小龄童在其后的两年里,带着新书去全国各地作讲演,所到之处,水泄不通。《行者》的责编告诉记者,他是这一类名人作家里,最受读者欢迎、也是讲座购书转化率最高的作家。
每到一處,六小龄童都有自己的章法。不陪当地领导吃饭,住宿饮食从简,但一定要穿红衣,把金箍棒托运过去,每次上台都耍上一段。不耍不行,“到任何地方,我不耍棍你试试?……都希望看到你现场耍,没有办法。我能理解。”
每次的话题都是“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他不觉得这是在重复,而是履行国家赋予的义务。他是第一批“讲好中国故事”的获奖者,莫言、郎平、刘国梁都是。六小龄童经常讲同一句话,“(国家)要求我们不停不断地去讲最擅长的话。我只能讲我亲身经历的东西。”
他很骄傲,常常说,自己把这些话从小学、中学讲到了大学,也讲到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
这也让六小龄童有机会与自己的“过时”短兵相接。
2015年央视《开讲啦》节目里,一位初中生直言不讳:不喜欢《西游记》这样古老的、已经过时了的作品。一瞬间,六小龄童脸上流露出受伤的表情。但他很快把话题拉回熟悉的节奏,回应了几句在很多场合都说过的话,之后判定“这不可能是初中生,全国我去过一百多个中学,没一个人问过这个问题的”。
“有时候录节目,为了节目的需要,让他(观众)说一些质疑。”六小龄童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西游记》和美猴王孙悟空,在新世代孩子眼中,怎么会比不上变形金刚。
2
他把最好的年纪献给了孙悟空。从1982年到1988年,拍了6年的电视剧《西游记》,永远刻在他23岁到29岁的生命里,也滋养和丰富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那是手工匠人的黄金时代,一个人可以用一整段生命认认真真打磨同一件事。
那也是演员六小龄童一生的高光时刻。他至今都在回味“官封弼马温”这场他最喜欢也最满意的表演。他曾对媒体感慨,“那时的孙悟空天真、可爱、真诚,满心以为自己得到了向往的身份、符合的官职。我把这种年轻、得意、狂放表达得比较准确。”现在,六小龄童已经无法再复制这种心境,他的后半生,都只能是对此的不断反刍。
2018年7月2日,北京,《西游记》主演聚首,并摆出经典造型
六小龄童至今不会开车。早些年他经常独自出门,坐过大街上的三轮车,坐过10块钱的面的,再后来是出租车。他总是被司机认出,顺势聊一通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司机们喜欢他,常常拒收车费。实在没办法,六小龄童就拿一套签名的明信片回赠对方。久而久之,他养成随身带明信片的习惯。
那恐怕是六小龄童和观众相处最自然的一段时间,无关利益,也没有跟风的爱憎。但很快,时代变了,流量、明星、无来由的狂欢成了舆论场里最大的主流。
六小龄童看见很多戏曲界同行的寥落。他曾公开感慨上海某派猴戏里的孙悟空,“不错,很大气……但我说句实话很遗憾,一个是媒体跟不上,大家不是很关注他,还有一个看戏的人少了”。他知道,众多遗忘里,唯有章氏孙悟空凭借电视台每年寒暑假的重播,一次次撩拨国人的怀旧情绪。
2016年春节前夕,微博网友发起“帮六小龄童上春晚”活动。这是以六小龄童为核心的第一次流量运动,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次危机四伏的“捧杀”。
这原本是名利双收、几方共赢的事,但在舆论热潮下,被勾勒成一桩铜臭与私欲交换的丑闻
那场狂欢里,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是支持六小龄童的旗手。他们在央视春晚微博下动情呐喊:“他就是耍不动金箍棒了,就往那一站,我都爱看!”“猴年零时的钟声一响,《西游记》的音乐响起,猴哥跳出来喊一声‘俺老孙来也,我都会泪奔!”“你们要是敢把六小龄童的节目毙了,你们就死定了!”
六小龄童被这些激越的声音打动,发了条微博回应:随时准备上春晚。那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仅仅3年过后,因为一张贴在吴承恩故居的照片,他会孤零零地站在互联网舆论的反面,接受全方位的口诛笔伐和道德审判。
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之后,通常会是更加猛烈的舆论反噬,需要“第七十三变”来应对新环境。但六小龄童对此毫无预判。或许是对文以载道传统的深信不疑、对艺术家身份的自觉捍卫,也或许是被捧上潮头之后滋生的膨胀心态,“上春晚事件”后,六小龄童持续发起对“恶搞”《西游记》者的猛烈声讨。
2016年,他公开批评《七龙珠》“髭毛乍鬼”。2017年,他再次批评扮演孙悟空的演员“侮辱了国粹”,“拿根棍子像小流氓”,“该向全国人民谢罪”。态度一次比一次激进。
高调背后,六小龄童的自我包装方式、团队运作方式、话语体系,乃至赚钱的方式都全面落后于娱乐环境的变迁,也无法与这种激进相匹配。
六小龄童工作室之前一直由大哥章金彦担任经纪人。曾有游戏公司员工在网上吐槽,全部沟通里,对方只反复询问一个问题:费用能不能再加?对其他合作内容毫无兴趣。但要多少,又给不出具体数字。
2011年之前,六小龄童出席活动都是单独前往,后来才聘请了采访时认识的记者担任助理,兼任宣传总监、摄影师、文案等工作。
《南风窗》记者李少威2016年采访过六小龄童后,一直在微信上和他保持联系。在李少威看来,六小龄童在微博等各种场合的自我宣传方式,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如果是一个擅长包装、打造这些的人,怎么可能天天发这样的内容?”
2017年4月22日,山东青岛,六小龄童新书《行者》签售活动现场
3
如果不是吴承恩故居前的照片,六小龄童的人设不会崩塌得这么迅猛。
照片里,他意氣风发,身着标志性的红色外套,梳着油光锃亮的背头,手半叉在腰间,傲然笑对前方。照片下方写着“吴承恩故居名誉馆长六小龄童先生祝您旅行愉快”。照片连同六小龄童广场、美猴王世家艺术馆一起出现,网友们积累起的反感被瞬间点燃。
“吴承恩纪念馆里挂满六小龄童的相片,根本没有这个事情,十分之一的馆都没有。”六小龄童略显激动地对记者澄清,“清华大学《清新时报》有记者写了,我们这个家族四代人演绎吴承恩先生的故事,当地政府为了表彰我们、感谢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举措。我所有东西全部捐给当地政府,分文不取,门票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你还要挑什么?哪个演员能做到?”
2005年10月8日上午,六小龄童在吴承恩纪念馆揭牌仪式上讲话。
六小龄童觉得委屈。他不懂自己对吴承恩的热爱与亲近,怎么就成了罪过。江苏吴承恩的故居,是六小龄童理想中的终老之地。他原本计划等舞不动金箍棒后,蓄起胡须,来这座青砖小院看门、养老。
电视剧《连城诀》剧照,六小龄童饰演的花铁干
六小龄童曾提到,2004年父亲六龄童到吴承恩故居,连鞠三个躬,对着吴承恩塑像深情地说:“感谢您养活了我们!”十年后,90岁的六龄童去世,临别时,六小龄童亲手在父亲身旁摆上一根老人用过的金箍棒,目送盖着孙悟空大黄袍的遗体送去火化。
处于两个时代和传统里的父子二人,都真心希望一辈子能和孙悟空在一起,但他们实现信念的方式和由此产生的人生际遇,注定会大相径庭。
2003年开始,六小龄童陆续把86版《西游记》的道具、剧照、演出服,各种版本的《西游记》连环画,各种《西游记》外文版本捐给故居。有些是家族长辈留下的,有些是他自己搜罗来的。前几年,他在新疆拍戏,看见一块“三王石”,高价买下,也捐给了故居。这块石头如今就摆在美猴王世家艺术馆里。
当地居民曾对前来报道的记者解释,六小龄童每年都会来吴承恩故居一次,回来时必到吴承恩墓地祭拜。不论是游客还是周围居民,他都非常乐意合影留念。
在六小龄童的带动下,故居每年游客参观数达50多万人次,他因此被聘为名誉馆长、淮安荣誉市民、旅游形象大使。这原本是名利双收、几方共赢的事,但在舆论热潮下,被勾勒成一桩铜臭与私欲交换的丑闻。
前不久,六小龄童在上海一个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荣誉奖”。按照惯例,他在微博上将这份荣誉置顶。这些年,六小龄童使用微博越发熟练了,几乎每天都发,多则四条,少则一条。他的助理告诉记者,六小龄童不用电脑,日常只用手机上网,手机里没装多少热门的APP,微博、微信是他最常用的。但这一次,他很快就将“终身成就荣誉奖”的微博撤下——转发里是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
这几天,他还学会在微博前加上时下最热门的“六小龄童体”标签,也懂得在句尾附上吐着舌头的狗头表情——在网络语言里,这个表情的意思是“狗头保命”“我在反讽”。
“六小龄童为什么会到今天?他很唠叨,各种场合好像想尽办法地跟自己扯上关系,为什么?你从中看到的,应该是这一代老艺术人的悲凉所在。”李少威对六小龄童始终抱持着理解,“人要生存,六小龄童这几十年也是一样的,他得活着。他一生演猴戏,你如果今天返回到戏曲舞台上去演猴戏,也不比像他这样到处去走穴、去讲课,收点讲课费活得好。所以他也是这个时代的牺牲品……旧的社会关系还没有解体,新的社会关系又已经生成,夹在这两者之间的这些人,非常痛苦。”
李少威告诉记者,六小龄童爱去潘家园转悠,遇到和猴有关的物件就买回来,在朋友圈晒出来。有时候那些东西品相很差,即便是外行一看都知道是上当了。“如果不是特别天真的一个人,他也不会唠唠叨叨,每年都说同样的话了。他感觉不到他的唠叨让人反感,也感觉不到别人不想听。”
两年前,六小龄童最风光时曾对媒体透露心里的一丝清醒:“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演了孙悟空,而我不是孙悟空。”现在再谈起这件事,他的回答是:“《西游记》里面我一看妖怪就打死了;生活里,我认为你这是谎话,我怎么处理呢?”
毕竟,即便是一直住在他身体里的“孙悟空”,也没有生出第七十三变的能耐,应对这一夜哗变、前所未有的网络环境。
采訪结束,镜头之外的六小龄童一下子放松下来,身体陷在椅子里,腰杆不再挺直。下一场典礼正在催促,他捧着盒饭,用竹筷随意地往嘴里扒拉着白米饭,偶尔念叨一句:你们一定要弘扬正能量。
他觉得眼前妖魔鬼怪还在,但自己再也没有力气做些什么了。
来源:贵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