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再是全行业的
2019-01-24王先
王先
从宏观来看,我对2018年招聘行业感触最深的有两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升级,企业的分化。
整个劳动力市场正在升级,很多传统企业开始用IT、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其他高科技手段进行自我升级和改造,所以这方面的人才招聘特别多。有一个农业集团招聘几千个IT人才,可以看出他们在从整体上改造农业生产链。
另一方面,企业正面临分化,一些企业在2018年表现得很困难,同时另一些企业却在扩张,所以这样看,整个市场是比较平稳的。比如,如果一家公司是传统企业,又没有用技术取代人工,那么用高科技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就会有困难。企业如果能主动引进优秀人才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对组织架构进行创新,那这样的企业是非常有活力的。但是,很多企业的痛苦在于想做升级换代,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或者是找到合适的人,但没办法建立一个很好的组织架构并把这些人才留下来,这些都是问题。
我觉得,接下来传统行业或许多少都会受到冲击。传统制造业、传统零售业、传统房地产、传统金融,以前很热的行业如果一直待在传统范畴里边很可能会出问题;如果你愿意打破边界,用技术去改造这个行业,抓住消费者的新需求,可能会做得好。
从行业来看,2018年也有一些新现象,比如金融业的人才流动出现了明显变化,不仅仅是出于政策影响,还有产业升级周期的原因。现在的金融更多是金融科技,或者说是科技金融。例如招商银行、平安集团,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传统的金融公司,而是高科技公司,所以人员结构也都在进行调整。另外,我们看到有一些好的房地产公司的业务也在多元化,从民用建筑到商业建筑,从纯粹的开发到开发后管理、物业管理、教育地产等。大家都需要升级,善于升级的企业在未来才能做好。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在2018年人才市场环境里,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智能制造都呈现出逆势上涨的趋势。
2018年經济遇冷,在招聘领域里的表现,大型企业就业景气度保持高位,小微企业略有回暖。中小企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我们看到2018年人才市场上,从小微公司到大公司,或者从大公司到小微公司的流动,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快,在中国,一家微型公司生命周期只有2.5年,往往回流也是必然的。
从地域上看,求职数据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包括北京2018年人口首次出现了下降,跟经济增长有一定关系。我们看到新的一二线城市,就业景气指数都比原一线城市高,他们对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所以发展红利也比较大。最明显的就是在2018年上半年各地出台的抢人才大战,纷纷提出丰富的政策,包括落户、住房补助等。这些城市面临经济增长机遇,但是本地人才无法满足增长需求,所以出现许多类似情况。
以前,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北京是无人匹敌的,现在杭州、深圳赶了上来。尤其是深圳,它的高端制造业做得很不错,杭州的电子商务也做得非常不错,北京的高科技支柱正受到挑战,我认为这是很健康的好现象。
前几年出现的所谓“风口”很多都是人造风口,不是自然风口。大家要有回到新常态的想法,之前我们一度不再提“新常态”了,现在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更要提。
编者按
作为在中国存在了21年的求职服务提供平台,智联招聘在郭盛接手后,曾一度高歌猛进走进纽交所成为行业翘楚,也曾低调退市韬光养晦。在这个平台上,每年关于就业的诸多报告成为一众企业乃至政府机构分析观望市场状态的重要参照。
郭盛本人作为麦肯锡最早在中国直接聘用的咨询顾问,他的职业经理人经验也打造了智联而今的风格,让后者成为今天国内招聘平台范式之一。
2018年大家都在提拥抱产业互联网,其实产业互联网向来都是被重视的。但近年产业互联网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数据的运用。想要把整个产业链打通,最重要的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数据。产业互联网对产业链会有一个组合,不仅是效益高,同时还可以为C端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例如美团让开饭店这件事情变得更容易,它是在提供基础设施。
产业互联网不仅仅是巨头的生意,每个人都有机会。比如像美团上的小商家,只要你愿意开饭店,能做一手好菜,客流的问题不用自己解决。产业互联网现在处于提概念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开始会有人实践,到第三个阶段会有反垄断的政策出来。
而全世界的立法都会滞后,你不能为每一个新生事物立法,长出来一根苗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也不可能为每一种草做一种除草剂,立法往往落后于业务创新,不单是中国,全世界都这样。
2018年12月16日,江苏常州一处招聘市场
数据是做产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资产,目前互联网到底有没有国界,有没有互联网管理的主权,这些都在讨论当中。首先,现在还没有任何一个好的、对于数据隐私使用界限的定义;其次,我觉得印度模式目前看来比较好,印度做了很多的数据共用,但用户知道自己的数据被谁使用,也能从别人使用其数据中得益,这是对隐私最好的保护。
比如医疗数据,医疗数据跨平台的使用对于个人用户总体上来说是好的,但不排除有一些不良商家用医疗数据榨取非法暴利。关键在于个人是不是知道、是不是愿意,个人数据共享的时候是不是能从中受益。
数据安全问题的核心是数据主权而不是数据隐私,你有你的主权,你愿意跟别人分享,这就是对的。
2018年智联招聘不论收入还是用户数据方面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我们多条业务线开始发力,智联以前一直是做职业发展平台,招聘为主,除了招聘之外,我们现在其他业务包括测评、培训、校园、高端也都在做。
大家都在做升级,智联也一样。智联以前只是做一个发布投递,现在是要把职位推荐给求职者,吸引他们投递,这在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
以前我们看求职者的简历,现在我们看其投递行为来判断这个人找工作的动机是什么;以前我们判断求职者的技能是不是匹配,现在判断动力是不是匹配,到底是为了工资高换工作,还是热爱这个事业换工作,还是觉得因为要照顾家庭换工作,等等。
2018年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用数据说话而不是用情绪说话,我们看到2018年有非常多的关于经济形势的情绪化讨论,但是通过大数据看实际没有那么差。
相较以往,这是一个观点的时代,不是一个事实的时代,大家常常传播的是观点不是事实。人们思考的时间更少,盲目接受的时间更多,社交媒体加快了这样的趋势,包括我们看待在美国发生很多的事情,都是愿意接受观点,而不是愿意思考,思辨去看。
技术带来了很多好处,让沟通变得无缝,但它也有坏处,就是让人的思考时间越来越短。不过我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可逆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深度思考,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心灵鸡汤在内的APP流量在下降。任何事情一定是物极必反,大家一定会有一个阶段来反思这些。
接下来这一年,我对求职的建议是:不论对求职者还是公司来说,都需要做升级,再用传统的眼光看问题肯定是不合适的。升级主要体现在求职者的技能上,同时也体现在人的思维模式上,不能用老的思维模式看新的东西,就是说,主观上要升级。
来源:财经天下周刊(ID:cjtx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