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舆论场上保持定力和微笑(纵横)
2019-01-24阮宗泽
阮宗泽
今年1月,笔者参加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瑞辛纳对话会,会议主题为“重构国际秩序”,聚焦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会议上,中国成为主要话题,有发言者干脆把中国比喻为“房间里的一头大象”,讨论中不断听到中国如何如何的感叹。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到英国访学,第一次走出国门,得以从国外看中国、借由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但那时关于中国的消息十分稀缺,对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来说,它还是一个无关他们生活痛痒的遥远国度。而在全球化的今天,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已从边缘进入中心,变成一个极具流量的焦点。如今关于国际问题的会议、论坛比比皆是,但不讨论中国都不好意思叫国际会议,没有中国学者参加更不好意思叫国际会议。当然,在谈及中国时常有误解或偏见,视中国为“挑战者”不乏其人,中国“躺枪”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今后也许还会愈加频繁。
和平发展是成功密码
中国的崛起是21世纪人类发展事业最成功的故事。十多亿人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历史上前所未有。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GDP首次突破9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预计中国2023年将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这一关正是不少经济体头破血流甚至折戟沉沙的天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探索出一条大国和平发展的道路。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8年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与世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共生关系。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国挺身而出,没有抱怨,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与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在危机面前,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与国际社会共进退。当下,西方不少国家民粹嚣张、一地鸡毛,面对中国的持续崛起或许五味杂陈。对于它们复杂纠结的心态,我近来在参加一些国际会议或讨论时深有所感。但这些国家的政治精英们缺乏反思和自省,而是向外寻找替罪羊,比如有人称“非市场经济模式的成功”为挑战,话里话外,意图昭然。
或许正因如此,站在聚光灯下的中国将被更严苛、更挑剔的目光审视与打量。有一种通俗的说法是,中国解决了“挨打”“挨饿”后,现在要应对“挨骂”了。
国际关系的江湖,派系林立,恩怨沉浮。有些人总是对中国的制度抱有偏见,不愿摘下有色眼镜看中国,一方面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成就惊人,另一方面却不愿承认这是中国制度的成功,反而屡屡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视为“威胁”。有人热衷将中美关系置于“修昔底德陷阱”的放大镜下,渲染“注定一战”的宿命。
世界面临百年大变局,进入了一个“未知的水域”,不确定因素增多,气候变化、地区冲突、难民问题,地缘政治交织。世界经济的脆弱景象不容忽视,其放缓的曲线比预想的要陡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18年的3.7%下调至2019年的3.5%。此时最需要的是和衷共济、化险为夷,为所有国家的发展创造公平合理的机遇与环境。没有人可以成为一座孤岛。
有定力的大国心态
中国的崛起必定要经历各种坎坷,舆论场上的风霜刀剑、沟沟坎坎无法回避,对此,需要客观分析,调整好心态,轻装前进。我们有理由在国际舆论场中保持自信的微笑,中国将笑到最后。
首先,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中国的成功是中国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在国际上实力圈粉。中国致力于彻底解决所有14亿人吃饭穿衣上学就医等基本的民生问题,在消除贫困的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而且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享有和平与安宁,没有战乱。这是与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脉相承的,是推动人类发展事业的卓越努力。不仅如此,与历史上其他大国靠战争崛起不同,中国的崛起靠的就是和平发展。当一些大国穷兵黩武时,中国在聚精会神搞建设;当有的国家在筑墙时,中国在修桥。可以说,中国越强大世界将越和平、中国越发展世界将越繁荣。
其次,大气而非“玻璃心”。由于近代的不幸遭遇,我们难免有些悲情,有些敏感,特别是当一些过去的加害国还居高临下、对我们指手画脚的时候,会让人禁不住追古惜今,感叹民族命运的多舛。而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更要着眼未来,开辟新境界。中国的崛起,必须内心要强大。其实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质疑之声。中国既庞大又复杂,外部看中国容易落入“盲人摸象”的歧途,我们对外界的评判需要区分,有的是因为反对而反对,有的是因为确实缺乏了解。更重要的是,中国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舆论场的研讨、辩论,提供中国的看法与视角,创造客观公正的国际舆论环境。比如作为中国学者,我们有责任向外部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提供一个可信可亲的中国叙事。
第三,预期管理,谦虚谨慎。中国的崛起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必期待一路鸟语花香。在国际舆论场中,既有刺耳的声音,也有客观公正的评论,有喧嚣的少数,也有“沉默的多数”。一些人墨守意识形态偏见,以“零和”和冷战思维来看待中国的崛起,代表不了国际社会。中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只能由中国来定义。无论崛起之路如何颠簸,我们都不会固步自封,而是更宏大地开放,更深刻地变革,更加谦虚谨慎,这样才会造就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中国。
常言道,船到江心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中国的崛起或许将比以往其他大国崛起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然而机遇仍然可期。▲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