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运动100年看青年与时代的关系
2019-01-24陆士桢王志伟刘庆帅
■ 陆士桢 王志伟 刘庆帅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 100089;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发生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发展关键时期的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社会事件。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端的重要节点,是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产生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青年作为具有一定先锋作用的社会力量,积极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首次全面亮相。“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辉煌成果,也是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青春力量、勇担时代重任、拼搏奋斗的光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阐述青年和时代的本质关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五四运动以及之后100年的中华民族奋斗史清晰地展现出,青年群体的命运、青年个体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一、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与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作为一个特殊的代群,发展是青年的本质,也是每一个青年的人生根本需求。纵观五四运动以及之后100年青年与时代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年、青年发展、青年问题,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象和命题。青年的本质和社会表现需要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思考和认识;青年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以及青年个体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性作为,需要放置在社会的整体中去解析。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年轻人,其生存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100年来,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战争年代的青年,其经历、成就,注定与战争岁月紧密相连;而生活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青年人则命运迥异,时代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其中不少人进入了改革开放40周年100名杰出人物的行列。青年的发展与作为难以隔离社会和时代,正如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我们可以从“五四”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一些代表人物的人生来看青年与时代之间的密切关联,看青年人保持与时代发展主流间同一性、一致性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决定个体选择的根本要素。
“五四”运动被誉为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但同时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当时的中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丧权辱国事件不断刺激着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情感底线。在非常的历史时期,每一个青年人面临着的发展选择都异常艰难。有的人选择传统的生活方式,选择平稳的职业状态和家庭生活,顾及的是在乱世当中保有自己一份稳定的生活;也有人选择苟且,甚至挑战社会底线;但有不少青年,特别是一些有文化积累、最先接触世界先进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苦苦寻觅着救国的道路。蔡和森、毛泽东、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等一大批有志青年,自觉把国家民族的命运和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与国家同命运的奋斗中,他们创造了造福中国的历史性功绩,同时也名垂千古,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作为中国近现代重大变革时期的“五四”前后,新的思想曙光、各色各样的学术流派、五光十色的社会思潮奔涌澎湃,也给这些青年俊杰选择信仰和人生道路提供了思考、提升的机会与可能。以毛泽东为例,“五四”之前,毛泽东的思想是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的混合物,无政府主义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2]。当时他自己说,对于潮水般涌入中国的“种种主义,种种学说”,他“还没有得到一个比较明了的概念”[3]。1918年秋毛泽东赴京,在北京大学谋到了一份阅览室管理期刊的工作。正是在这期间他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亲身参与民主运动,认真、深入研究,做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最终选择。可以说,毛泽东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贡献,与年幼时报国为民的宏伟志向,与年轻时对于时代真理的不懈追求密切相关,而“五四”这样体现时代潮流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随后100年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俊杰的形成,提供了最好的演练场和土壤。
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也成为青年发展自我、实现价值的时代机遇。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以李瑞环和张百发为例,他们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青年突击队队长,年轻时,他们以木工、建筑工的社会身份,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潮流中,带领青年突击队,以强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了空前的生产效率。正是这种在时代大潮中投身人民事业的选择,让这两个从小没怎么上过学,16岁就到建筑工地打工的青年逐步成长,最终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及省级领导干部。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拼搏奋斗的时代、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以李瑞环和张百发为代表的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真正融入了那个时代的奋斗当中,以国家发展为重,以社会主义新思想统领自己的社会行为,以拼搏奋斗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投入日常的工作学习,从价值观到行为实践,再到精神,完全融入建设发展的新时代,融入新中国那个沸腾的社会。他们的人生是精彩的,而实现精彩的关键就在于审时度势,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正确道路。
时代能够给青年提供机会,时世能够裹挟、推动青年的健康发展,但同时也会给青年带来失意、迷茫,甚至诱发青年的错误选择,促使青年走入人生的误区。是清醒的选择,还是误入歧途,起核心作用的是青年自身的理想信念以及根本的价值取向。“文化大革命”是“五四”以来当代中国的一次重大事件,十年动乱影响了很多人的命运,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人生道路。当时的中国,政府机构瘫痪、工厂停工、学校停课,这一切对涉世未深的青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尤其在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上,更使不少青年人陷入了迷茫、消沉,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但仍有很多人,报国为民的志向不改,把在农村奋斗的岁月当成一种历练,一种在中国最广袤大地上的修行。国家主席习近平15岁就到延安插队,他曾经深情地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4]在他看来,广阔天地的实践是人生的一个坐标,是准备为人民做大事的一种修身。和总书记一样选择的还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他们或扎根农村,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或在社会变迁、提供机会时,选择重入大学读书。后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了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在这些人的灵魂深处,报国为民的志向根深蒂固,绝不动摇,真正成为其一生“志向的底盘”“人生的脊梁”。其实,时代不断发展,社会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中,在某一个时代节点选择正确行为的青年,如果不能牢固确立理想信念,仍然会在时代大潮的风云变幻中迷失方向。曾经在“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事件中振臂高呼、带头点燃爱国火炬的青年学生梅思平,后来进入大学任教,受世人尊敬。然而抗战期间,他却秘密潜入日本占领区,投靠日本侵略者,而后一路高升,成了汪精卫日伪政府的中央组织部长。1946年,因叛国罪,他被南京政府枪决,时年50岁。梅思平的悲剧带有时代性,如果没有日军侵华,他灵魂深处的基础价值观大约也不容易显露,但他的人生道路却一定有其确定性,因为根本志向和人生信仰在一个人人生发展轨迹上的奠基、决定作用是绝不可能改变的。
二、历史与社会中的人和青年
为什么青年的发展和时代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度?这涉及到一个人类自古以来就不断思索探求的命题。在中国,不论是官府还是民间,也不论是学者或者百姓,关于“天命”和“人事”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天人关系是社会和人的历史观念中最早涉及,也是最涉及根本的命题。早期人们认为,人的生死福祸皆由天命。后来出现了“天道远,人道迩” (《左传·昭公十八年》) 的观念,开始思考重人事,讲人谋。到了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柳河东集》卷三),实际上论证了杰出人物具有历史作用的观点。道家以天人合一的中心思想影响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吕氏春秋》中写有“贵因”篇,把“因”提到重要位置,强调因时因势而变,论证了“天势”和“人为”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民间,关于时势和英雄的讨论一直没有终止过,纠结不休的“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问题的核心,还是人的作为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把“天命”和“人事”之间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围绕这一主题,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深入研究、诠释着历史中的人、社会中的人、历史与社会中的青年,探求其本质及其内在逻辑。
从青年与时代关系的视角梳理近代史学中关于历史与人的认识,有两个重要的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第一,历史是什么?自古以来,历史就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生过的事件和历程。早期神学思想的统治使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历史本质的解读更多的是一种偏重于对人类发展进程不可知、不可控的客观性的分析。走入现代,特别是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类自身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人,意识到认识世界归根结底是为了认识自己。所谓历史,不过是人类认识现实的一种努力,它要回答的是同时代的焦虑和渴望。现代多学科的融合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史学归根到底就是“人学”“人本学”,“人性就是历史”。英国艺术学家、史学家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他说:“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首先认识成为一个人的是什么;第二,认识你成为那种人的是什么;第三,认识你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人的是什么……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告诉我们人已经做过什么,因此就告诉我们人是什么。”[5]近年来,历史学研究领域延伸出很多分支学科,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也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其本质就是从历史角度,不断探讨、深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认识。第二,历史中的人到底是什么?从相关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从历史的角度看人,起码有三个重要的界定。(1)构成历史的最一般基础的是普通人,而不是所谓的英雄。普通人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平淡生活在时时刻刻创造历史,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日常心态在表述着深层次的历史精神。有当代历史学家将历史中的人定位为“操作性”,准确概括了历史、时代都是由普通人点点滴滴的实践创造的这一基本史实。(2)历史学里的人,即“我”具有三个层面,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意义上的人类、作为国家民族意义上的群体、作为自然和社会意义上的个体[6]。这三个概念密不可分,没有每一个个体的不懈努力,就不可能有国家民族意义上的群体发展,更不可能有人类学上的历史进步。这是可以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解释青年发展和时代进步之间密不可分关系的根本原因。(3)历史概念上的“人”,本质上指的是“人性”。历史的根本发展,或者说历史发展的内在性在于人性,是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背后的基本人性不断创造着永恒。不断积累起来的人性不仅形成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与意识,而且不断回应着人类对自我认识的渴望与探求。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快速发展,科技不断创新,使得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人性的丧失,而历史的健康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越来越依赖于人类每一个个体的自我认知、责任担当和自我选择。
社会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人”“社会”是其基本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学科重点。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历史社会学将社会学视角延伸到历史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提出与“社会静力学”相对应的“社会动力学”,此学科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动态地研究社会变迁与发展,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理论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历史的本质定位上,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文化、文明史,是精神史;在历史发展的动力上,认为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人的潜力不断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过程,人类的道德和心智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根源;在人类发展的总方向和目标上,认为人类发展最终是回归于社会的本能和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得到充分展现。孔德认为,人类发展到现阶段,需要有一种新的共同信念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信念就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社会里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成为社会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孔德的理论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所揭示的历史、社会发展与人,特别是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思考、研究青年与时代的关系,研究青年自身素质,包括道德修养的全面提高,以及自身精神世界的建构和社会发展及历史进步的重要关系,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青年是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青年学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学科。事实上,目前我国青年学的理论有三个基础学科体系。第一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体系范畴下,以指导青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为目标,研究青年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以及施以科学教育的规律,这是在中国比较传统的青年学研究体系;第二是青年社会学,其以社会学的基本框架研究青年,以及青年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这是目前世界各国青年研究的主体学科,改革开放之后影响到我国学术界;第三是青年政治学,该学科是从政党政治的视角,研究青年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和争取青年的原则与策略等,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这一视角获得了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事实上,对青年的研究从来都是一个多种学科的整合,各个学科以不同的理论体系来研究青年,认知角度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总体上有两个基本观点是一致的。第一,把青年看成一个特殊群体,并以不同的理论架构来解读这种特殊性。生理学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变化来诠释青年个体以及群体的表现;心理学把青年看作发展的阶段,探求青年心理的发展规律;社会学则把青年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青年自身发展以及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文化人类学研究青年的群体关系和社会关系,探讨青年文化的特点和文化适应过程。每个学科都从各自角度清晰地诠释了青年这一概念的基础性、发展性和未来性。第二,认为青年是一个与其他社会群体和整个社会有着特殊关系的范畴。不少学科都立足于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的角度来揭示青年期的形成与发展。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关于“代”的基本观点更是将青年的自我发展性和社会性紧密连接在一起,清楚地勾勒出时代对青年思想行为的影响。他认为,代的社会现象无非代表了某种特殊的位置认同,它包含了镶嵌在历史-社会过程之中的相关年龄群体,就像阶级位置是由经济和社会条件决定的,代的位置则是由代代相传的经验和思想模式决定的。同一代的位置的人生在同样的历史和文化区域,拥有同一历史共同体的成员身份,共同参与社会历史的命运,并为相同的历史事件所影响,就构成为现实的代[7]。而青年一代是向新的价值开放的,是有能力“以新的方式走向文明”的[8]。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阐明了青年群体与时代相关联的先锋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指出:“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从历史、社会看人看青年,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的研究都在揭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社会、历史是人创造的,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顺应时代,拼搏奋斗,才有“小我”(个体的我)的美好人生,才有“中我”(国家民族意义的我)的繁荣昌盛,才有“大我”(全人类意义的我)的光辉未来。
三、新时代青年的科学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对于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而言,新时代需要思考,需要认知,更需要付诸实践的拼搏。首先,“新时代”标志新任务,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依然面临着艰巨复杂的新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在百姓生活富裕、社会安全稳定方面,我们走到了很多国家的前列,但无论是政府治理的现代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的建设,都还有很严峻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梦的目标还有艰难的路要走。其次,“新时代”呈现新矛盾,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身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最后,“新时代”需要新规划,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到2020至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要建成和谐美丽的强国。两步走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目标壮丽美好,但同时紧迫艰巨。新任务、新矛盾、新规划需要全体中国人在党的领导下,踏实奋斗,不懈努力,更需要全体青年人的积极贡献。今天的青年一代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代人。我们常说,青少年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基础和未来,但这常常是一种虚指;而习总书记的讲话却是一种清晰的实指,说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在今天的青少年手中实现。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当代青少年就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名副其实的“强国一代”。这意味着当代青年和“五四”时期的仁人志士一样,是中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不寻常的重要代群,二者时代不同,发展任务不同,但同处祖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年需要像“五四”先辈一样爱国、担当。如何担当起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实现新时代的科学发展,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一些论述,我们提出如下三个思路。
第一,牢牢把握时代特征,担当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对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其中一个核心的思想是关于青年的社会性质和历史地位。他明确提出:“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青年,要重视青年作用,依靠青年力量。”围绕这个问题,他指出了青年的社会本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9],明确了对于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青年既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也是党的未来。另一个重要思想是清晰地提出了实现青年历史地位的关键要素,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0]。理想、本领、担当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担当历史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面对当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中国青年的特定使命。他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11]可以说,担当历史使命是“强国一代”科学发展的基础,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核心定力。而所谓担当,首要的就是负责,承担并负起责任,人们多用“担当大任”“为国家担责”“挺起胸来,担当重任”等话语来表达担当的含义;所谓担当,还意味着承受,意味着接受、承担、支撑和继承。在担当这个人生命题上,纵观人类自古以来的思想发展史,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基本价值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从来没有一个现代国家把只顾个人私利,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金钱和物质作为社会主流价值和引领青年一代发展的方向。担当追求的是大利、大义,是对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是对自己和整个人类的根本尊重。
第二,在所处时代中规划人生,实现自我主体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从青年自身的未来性与先进性的角度,明确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晴雨表,这对于社会正确青年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关键性的指导意义。 很多成年人,特别是社会行政和管理体制内的人,常常会比较多地看到青年的反叛,看到青年对传统和规则的破坏。但事实上,这种反叛往往与青年的未来性相关联。例如,每年社会上都会出现一些新的词语,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些固化下来、表达正式的词语还会收入新编的词典。这些新词大都来源于两个领域:一是科技创新,如纳米、人工智能等,二是青年群体中新的流行语,如粉丝、创客等。与此同时,青年群体中流行的一些新生活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蔓延到整个社会。对于如何确定新时代对青年成长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12]要“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13],这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和青年运动的方向。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青年发展纲要首次明确指出,青年兼具“承载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最活跃社会力量”与“面临全面社会化挑战的相对弱势地位”的双重角色,从青年观的核心“人的发展”的视角回答了青年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定位上的矛盾性。前者是承载、是担当、是青年人无法推卸的社会属性的根本表现;后者是自我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是青年无法回避的主体属性面临的挑战,二者都是价值的实现,前者是社会价值,后者是个人价值。对于青年人如何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习近平同志给出的答案是,当代青年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14]。在这里,“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是担当和尽责,“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背离“时代大潮”,“成就自我”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会把自己引入歧途;而没有“建功立业”,“成就自我”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实现辩证的统一,才可能实现双赢,才可能在历史进步的视野上实现青年的“未来和希望”这一根本价值。对此,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指出了实现这种辩证统一成长的关键: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15],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规划人生、创造历史。不少青年往往只看到际遇,沉溺于生不逢时的感叹中,其实所有不良境遇同时都会带来发展的机缘,“五四”时期,民族危机给了青年选择真理的机遇;大革命时期,风雨飘摇,哀鸿遍野,高危当中给了青年快速成长的可能;建设年代,全国上下轰轰烈烈,社会变迁普遍深入,多元选择当中给了青年无尽的、不可预知的发展机会。理性读透历史、清醒感知时代、准确认识自我,才能在看到时代提供的际遇的同时,牢牢把握机缘。
第三,走在时代前列,学习、奋斗、创造、奉献。对于新时代青年人如何做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直接给出了成长指南,对青年提出了具体要求。首先是树立理想信念。他曾经对北大的师生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他谆谆教诲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爱国、励志”。其次是修养高尚道德。在他看来,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德建设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支撑。他多次在和青年面对面的座谈中强调要“修德”“明辨”,要“情理兼修”“德才并重”。再次是要练就过硬的本领,要奋斗、要实干。在和青年学子的谈话中,他多次提出学习和奋斗的要求。他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16],作为时代新人,需要“勤学”、“力行”、“笃实”、“同人民一道拼搏”。最后是强调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他看来,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于青年人创新精神和素质的培养,他更是高度重视,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创新不仅是发展的希望,而且是青年群体代际性的重要特征,是青年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勇于创新创造”“勇于开拓”“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是总书记对青年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新时代青年人完成历史使命的必备条件。
人类历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青年是历史过程的产物。远古时代的“青年”是从不具备生产价值的“儿童”向有用的社会成员“成人”过渡的仪式,而从仪式发展成工业革命后完整意义上的青年概念,则是物质生产日趋复杂、人类思想文化日趋多元的结果,也是青年群体日趋觉醒、完整的社会意识不断生成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与时代的紧密关系是历史的必然,顺势而生、适世而长,也必然是每一个当代青年最清醒、最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