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拼实力的竞赛,诠释了城轨交通人的“工匠精神”
2019-01-24
对标停车、救援连挂、故障处理、应急处置、标准化作业、行车作业办理、手摇道岔处理、理论考试……一场城轨交通人的技能竞赛,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
11月11日-13日,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捷安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举办。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7家地铁公司、118名职业选手以及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5所院校、328名学生选手,在羊城角逐轨道列车司机和行车值班员的最高荣誉。
历经3天的同台竞技,参赛选手们拼知识、竞技能、展实力、比素质,展现出了扎实的技术功底、过硬的技能水平、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批坚韧而优秀的城轨“工匠”脱颖而出。
搭平台,彰显行业风采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8年10月底,我国内地(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24个省份的35个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63条、总里程4909公里(不含市域轨道交通),另外,规划建设里程7700公里,其中在建里程超过6000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公里。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从业人员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发迫切。加快提高一线操作人员特别是列车驾驶员、行车值班员、行车调度员等重点岗位人员技能水平、知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在全国总决赛闭幕式上说。
作为融“学、练、赛”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在推动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竞赛工作,2016年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这次比赛是继2016年后,国家层面举办的又一次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全国性技能大赛。与2016年相比,今年的比赛规模层次更高,参赛选手更多,社会关注度更高,取得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王绣春说,“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不仅提升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从业人员特别是驾驶员、值班员的服务技能和专业水平,还向全社会展示了城轨交通人的形象和风采,提升了广大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尊和自信。赛场上参赛选手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职业技术含量。比赛中,选手们锐意进取,奋勇拼搏,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现了行业风采。”
增难度,公平公正拔新高
此次竞赛包括职业组和学生组,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和行车值班员两个分项。据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副主任朱传生介绍,竞赛采取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占30%,技能操作占70%。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比赛包括对标停车、救援连挂、故障处理、应急处置、标准化作业5个模块,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分行车作业办理、应急处置、手摇道岔处理3个模块。
与往届大赛相比,此次大赛在上届城轨列车司机一个赛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城轨行车值班员赛项。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难度有所增加。比如,实操考核有要求列车司机对标停车,误差需在半米以内;比赛更加突出列车司机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救援连挂项目中增加了平稳度考核,使得项目整体难度进一步增大。
大赛总裁判长林宏对本届总决赛进行技术点评时,分析说,在模拟器操作模块,本次大赛的题库较上届有了较大的增加,处理过程复杂,复杂程度加大,且部分题库故障现象比较接近,部分选手对故障判断不准确会造成操作不正确。同时,本届职业组模拟器采用ATP模式手动驾驶对标,将对标精度和运行准确率也列入测评项目,有不少选手在此项有所扣分,但总体成绩趋于高分。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大赛组织有序、流程规范、考核科学、评判公平,组委会秘书处组织业内权威技术专家,编制了科学、严密的技术方案和理论知识内容范围,并印发各地各单位执行。同时,根据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工作的要求,组委会秘书处举办了裁判员培训班,共有272人通过考试获得裁判员资格。
朱传生介绍,在决赛阶段,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团结协作,周密安排,保证了大赛活动安全、规范、有序进行。全体裁判员严格执行技术方案要求和评判标准,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公正执裁。
“裁判组按照细化评分项目、统一评分标准的要求,组织裁判进行赛前培训,采用电子裁判系统评分和人工评分相结合的方式,部分关键考核项目,采用现场数码拍照、视频监控同步录像,列车车载设备实时读取数据并保存相关电子文档,以此做到评判过程公开透明,保证了比赛成绩的准确公正。”林宏说。
拼技能,花落谁家见分晓
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得到了行业上下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有21个省(区、市)的31个地铁公司和20个省(区、市)的125所职业院校组织或参加预赛,近2000名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参加了预赛阶段的比赛。最终,446名选手汇聚广州,参加全国总决赛。
竞赛中,选手们严守比赛规则,精益求精、奋勇拼搏,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展现了自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和顽强比拼的精神风貌,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充分体现了今年“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交通强国”的大赛主题。
竞赛中,选手们“手指口呼,眼到心到”,每套动作一气呵成。他们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将工匠精神展现在每一处细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择一事、终一生”的责任与坚守。
在理论考核环节,得益于参赛选手在赛前进行的充分准备,无论是职业组还是学生组,满分一百分的卷面中,选手理论成绩平均分均达到98分以上,选手总体水平较高。
在实操环节中,面对一些随机性的有挑战性的项目,选手们展示了相当高的专业性及现场应变能力。在整个实操比赛过程中,选手们精神面貌良好、手指眼看动作规范、口呼声音清晰、响亮,有气势,充分展现了各自的风采。但在个别操作模块,如试车线驾驶对标模块,满分100分,最高分90分,平均分26.136分,成绩趋于低分区,分差较大,高分较少,说明选手在短时间内适应列车的牵引和制动性能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此项虽然只占总成绩的17.5%,但也是影响选手总成绩的关键模块,区分度相对较高;又如信号故障处置模块,这是一项较有挑战性的项目,触发信号故障的时间和地点具有随机性,且随着多个故障同时触发,部分选手在该模块中有所失分,但是同时,也有一些选手展示了相当高的专业性及现场应变能力,该模块最高分99.17分,最低分29.70分,平均分85.138分,区分度较高。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为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搭建了展示技能的大舞台,为校企合作开辟了广阔而深远的新渠道,为行业上下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交通强国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对增强从业人员荣誉感、行业归宿感和个人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3天的总决赛,涌现出了一批技术高超、作风过硬的选手,职业组、学生组各产生了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和若干优胜选手。其中,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王菲、刘家明、谭彤、张佳霖、赵奕丹获得行车值班员学生组冠军,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钟杰、刘舟扬、刘派获得列车司机学生组冠军,广东广佛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严家升获得行车值班员职业组冠军,列车司机职业组冠军由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黄伟强获得。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获得行车值班员学生组团体第一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列车司机学生组团体第一名,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获得行车值班员职业组团体第一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获得列车司机职业组团体第一名。
参赛选手全神贯注地进行实操
筑高地,培养轨道交通人才
城市轨道交通是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几十个专业纷繁复杂,几十万台(套)设备必须安全可靠,线网调度必须联动周密,列车运行必须精准分秒不差。城市轨道交通又是人员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好坏、高低,直接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就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地铁。而本届竞赛选取的列车司机、行车值班员和信号值班员三个工种,正是行业安全运营的核心、关键工种。
“这场竞赛的成功举办,一定会推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更大的发展,一定会促进百万产业工人素质更大的提升,一定会加强企业和院校更大的联动。”广州地铁集团工会主席钟学军在总决赛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我们要用好竞赛这个好舞台、好桥梁,吸收、提炼和固化技术经验,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硬实力’,塑造‘大国工匠’,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以用人为导向培养百万产业后备军,源源不断地输送和提供德才兼备的生力军。”
在大赛组织及实施工作进行总结时,朱传生表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融入了世界技能大赛开放办赛、‘赛’、‘展’结合的新理念、新模式,规格高、影响大、现场感强,是一次激发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学知识、竞技能,展实力、比素质的高水平赛事,为从业人员和在校学生搭建了展示技能的大舞台,为校企合作开辟了广阔而深远的新渠道,为行业上下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交通强国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对增强从业人员荣誉感、行业归宿感和个人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中,城市轨道交通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新气象、成就新作为的重要力量。王绣春说:“让我们以这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入贯穿落实党中央关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激发广大从业人员立足本职、刻苦钻研的工作热情,推动全行业形成崇尚高技能人才、学习高技能人才、争当高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努力培养建设一支高层次、高素质、高技能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队伍,推动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