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完长安新CS55,我开始憧憬未来

2019-01-24陈曦长安汽车

汽车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长安汽车无人驾驶长安

文/陈曦 图/长安汽车

我不止一次在清晨睁开眼睛的时候,庆幸自己可以出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如此的幸运。科技的大爆炸,让世界每天都在变换着样子。有人说,科技了改变世界,但是我更以为,改变这个世界的,不仅是科技,更是科技背后的梦想。

梦想照进现实

2004年7月,好莱坞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执导的科幻电影《I,Robot》在北美上映。这是一部关乎机器人三大法则的电影,但其中无人驾驶汽车在道路上飞驰的那一幕,却将当时的我深深震撼。

2016年4月,两辆长安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远道而来,缓缓驶入了位于房山的长安汽车北京公司大门。它们刚刚完成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壮举——2000公里无人驾驶实路测试。

2018年8月,首届智博会,几位刚刚从长安智慧出行体验馆“小安的家”出来的游客,正在意犹未尽地讨论着刚刚体验过的长安L4级无人驾驶汽车。

2018年11月,55辆搭载了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下文简称IACC系统)的新CS55,成功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

现在,我“驾驶”着一辆新CS55,双手轻轻地搭在方向盘上,双脚也远远地躲开刹车和油门踏板,顶着120公里/时的限速驰骋在海南中线高速G98上。

之所以要给驾驶二字打上引号,是因为真正操控车辆的并非是我,而是那套IACC系统。除了释放主动意识去超车或者变道之外,几乎95%的时间,我只是这套系统的一个参与者,而非决策者。而此时的心情,也恰如2004年观看《I,Robot》那会儿。

值得信任的长安

我和同事曾经就无人驾驶的问题讨论过,那时正值特斯拉因为“自动驾驶”造成车祸而闹得满城风雨。

说实话,以前的我在面对这类系统时,基本会选择关闭。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曾经在成都二环高架上,我驾驶着一辆以安全著称的豪华轿车,开启了赖以成名的主动安全系统,差一点追尾前方的宾利。

所以,我强烈的认为,与其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冷冰冰的系统,更愿意将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那怕是发生事故,至少无怨无悔。但在这次长安汽车举办的IACC系统深度体验活动中,我完全背弃了以前的观点,理由主要有三点。

第一,对于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包括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长安汽车的态度很明确——安全第一。依托强大的研发体系和完善的验证体系,长安汽车在这个领域已经进行了超过100万公里的场景数据收集,同时还在各种极端环境进行测试,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验收检测。

第二,和长安汽车合作的是世界顶级供应商博世。新CS55上的这套IACC系统中的核心硬件,便是博世的第四代77GHz毫米波雷达和第2.5代多功能摄像头MPC2Plus。它们通过博世独创的传感器融合技术,让探测结果更加精确可靠。前者可以在160米的有效距离范围内同时追踪32个目标,后者可以稳定追踪16个目标和三条车道。而这两套部件的全球出货量超过1000万套,累计验证里程也达到了千万公里级别。

第三,这是一款在全国媒体面前凭借实力通过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考验的产品。而且无论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长安汽车一直以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态度和实力,都值得我去信任。

解决疲劳驾驶的神器

这次近300公里的试驾体验,是在一种极其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的,注意前面的形容词——“极其”。如果当天你在G98高速上看到一辆跑得又快又稳的长安新CS55,而且它的驾驶员还在车内到处东张西望,那一定是我。

试驾途中,随车教练问了个问题,“你觉得这套系统有用吗?”我仔细想了一下,给了肯定的答案。在我看来,这套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最大的作用一是可以极大地减轻驾驶的疲劳感,二是可以极大地增强驾驶的安全性。

2016年,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ADAS中心主任张伟博士进行了一场名为“疲劳驾驶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演讲。演讲中提到,大概有20%至30%的交通事故是源于疲劳驾驶,而在高速公路上,这个比例上升到了30%以上。

疲劳驾驶分为两种:精神疲劳以及肌体疲劳。其中前者主要表现为犯困、打盹,危害尤其明显,特别容易出现在高速公路行车途中,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之所以会出现精神疲劳是因为我们在驾车的时候,特别是高速公路上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但因为景色单调枯燥的高速公路会形成一种催眠效应,所以越是集中注意力,就越容易犯困。

怎么办?以前只能换手或者休息。现在有了IACC系统这个神器,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一切都是自动的

IACC系统拥有ICA单车道智能辅助驾驶、TJA交通拥堵辅助、自动减速过弯、智能限速辅助、场景重构、语音控制巡航速度六大功能。

系统激活后,摄像头会扫描车道线,自动沿着车道中间行驶,智能的控制方向盘,在遇到弯道时自动识别计算出弯道半径并将车速降低到一个可以安全通过的速度,结束之后再自动加速到设定的速度,这个过程完全不需要我们介入。

如果前方有车辆,便会在安全的车距下自动跟随前车,反之,则按照设定速度行驶。中途如果有车辆并入车道,也会自动制动,并且保持安全车距。

有人会问,如果没有清晰的车道线怎么办?也不用担心。IACC系统可以在60公里/时的时速内,自动跟随前方目标车辆的轨迹行驶。这一功能特别适用于国道/省道。至少我就这样开启着IACC功能,大摇大摆地从博鳌开到了山根。

总而言之,整个系统在激活运行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便是将手轻轻地放在方向盘上,无需过度集中注意力,一切交给IACC系统就好了。

甚至在车道线清晰的路上,还可以短时间内让双手离开方向盘,去做一些双手才能做的事情,比如拧开一瓶水,或者点燃一支烟。而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未来。

观点

深度体验完新CS55上的IACC系统之后,我不禁开始憧憬未来的汽车生活。前些日子,马斯克同学又在推特上宣传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多么多么牛逼,还鼓动两年内车龄的特斯拉车主都去尝试。也不知他是否知道,在中国西南,有一家叫做长安的车企,也在大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不但破了他曾经想要打破的纪录,还更加注重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应用。

猜你喜欢

长安汽车无人驾驶长安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我们长安
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公园
长安汽车总裁:正加强和福特合作探讨,提振国内销售
睿骋CC 1.5T 6AT豪雅型
长安汽车:有意重启高端品牌项目
沪将建600-800km有轨电车 未来或“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