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侃母教子

2019-01-23

关键词:陶侃仕途言传身教

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湛氏是我国古代一位有名的良母。她与孟母、欧阳母、岳母一起被尊为我国古代“四大贤母”。她那出色的言传身教常使人感动得潸然泪下。《幼学》云:“侃母截发以筵宾。村媪杀鸡而谢客。此女之贤者。”这“侃母”,指的就是这位伟大的母亲。

湛氏出生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新淦县南市村(今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16岁那年,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嫁给吴国扬武将军陶丹为妾。生下陶侃没几年,丈夫陶丹便病逝。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由于孤苦无依,湛氏只好携带幼小的侃儿由浔阳(今九江市)回新淦娘家,以纺织为生,供陶侃读书。

由于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后被太守范逵荐为县令。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湛氏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

“侃儿,为娘苦了一世,总算看到你有了出头之日。望我儿做一个清正之人,不可误国害民。”

“放心吧,母亲,陶侃记住了。”

“为娘拿不出什么东西为儿饯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

“三件土物?”陶侃颇为不解,“娘——”

“是的,三件土物,”湛氏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说,“带上它吧,到时你自会明白的。”

来到官府后,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过了一会儿,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一坯土块是教儿永记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莫贪图荣华富贵,要保持自家本色;这一块白色土布,更是教儿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自奉,清清白白,永不忘本。

母亲的箴告,深深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陶侃在仕途上果如湛氏所望,正直为人,清白做官。

陶侃在海阳做县吏的时候,恰好监管渔业。孝顺的陶侃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心中总觉歉然不安。有一次,趁下属出差顺路之便,嘱托他带了一坛腌鱼送交母亲。

谁知湛氏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你身为官吏,拿官家的东西回来,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增加我的精神负担啊!”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决心遵循母亲的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勤于政事,多为国家做有益的工作。

后人赞曰:“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

陶侃学富五车,为人正直,秉公守法,因而他的仕途十分顺利。他从长吏、太尉、都督大將军一直做到封长沙郡公,成为我国古人治学和为官的表率,而这一切都与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东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一代贤母湛氏去世了,人们遵照她的遗嘱,将她葬于新淦县城。

【品古论今】

从“孟母三迁”到“侃母截发以筵宾”,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母亲的伟大。母亲是自古以来被歌颂的对象,母爱是自古以来被赞美的情感。但这份爱,并不是无止境的包容与宠溺,而是与侃母一样,言传身教,在孩子稍有偏差时进行及时的规劝,不在意一时的痛快与否,为孩子做长久的考虑。

猜你喜欢

陶侃仕途言传身教
陶侃惜谷
言传身教
尚可喜墓“篆盖”者仕途年代考
『铁齿铜牙』敌不过『言传身教』
节俭的陶侃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明鉴勤政
——陶侃
仕途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