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2019-01-23王明英
王明英
(焦作大学法政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3)
1.大数据的定义、特征
关于大数据的概念,目前学术界没有十分确切的界定。本文认为大数据是伴随着数据信息的存储、分析等技术进步,而被人们所收集、利用的超出以往数据体量、类型,具有更高价值的数据集合、信息资产。①大数据对处理者具有比传统数据更高的要求,从事大数据处理的人员,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决策能力,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洞察和发现最终结果,并对复杂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优化。
大数据的特征有:第一,数据量大。即数据体量十分庞大,数据信息资源呈现千变万化且爆炸式增长趋势。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数据种类千变万化、包罗万象,既包括结构化信息,也包括大量非结构化信息,涵盖了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网络日志、模拟信号、地理位置信息等。第三,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由于非机构性数据大量存在,和传统数据库相比,大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因其信息关联性更强,大数据的挖掘价值较大。第四,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大数据的“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数据产生得快,不少数据是爆发式产生;另一方面是数据处理得快,即实时处理数据、实时结果导向。第五,真实性,即追求高质量的数据。追求高质量数据是对大数据的要求和挑战,数据的真实性和高质量是制定成功决策的坚实基础。
2.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1 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状况调查
2.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人们对大数据的认识和了解状况,问卷调查设计为问卷星网站上进行,分两部分问题:一部分是人们对大数据的基本认识;另一部分是大数据对教育的影响。调查时间选定在2017年7月1日-2017年9月30日,调查采取匿名方式,在网站上共搜集、整理问卷400份,其中整理教师及学生问卷250份。
2.1.2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网上问卷的搜集、整理、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在针对教师和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发现有8%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较多,有42%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较少,有45%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几乎没有应用,还有5%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没有应用。这些调查数据,说明目前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确实还比较少,教育者还没有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数据时代,适者生存。大数据时代,教育者必须树立大数据意识,强化数据敏感性,在数据中开拓新阵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发现在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载体、教育者及教育对象这五个因素中,38.5%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对教育载体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教育方法(21%)、教育环境(16%)、教育者(13%)、教育对象(11.5%)。可见,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清楚上述因素都已受到大数据的影响。所以,必须重视大数据,注重从不同的数据中挖掘出关联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第三,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威胁。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发现85%的调查对象都认为大数据会对个人隐私及信息造成很大程度的威胁,10%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对个人隐私及信息较少造成威胁,3%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对个人隐私及信息几乎没有威胁,2%的调查对象认为大数据对个人隐私及信息没有威胁。因此,教育者在运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个人信息。
2.2 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2.2.1 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视野得以开拓
以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沟通方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第一,数据信息使空间界限得以突破。在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传授知识不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知识传授是在课堂外,通过高新技术来分享数据。一些思想政治课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及时发送,用新颖时尚的方式积极传播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运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第二,数据信息使地理位置界限得以突破。在知识经济时代,数据是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搜集到大量有价值的热点新闻,获取大量鲜活、详实的教学素材,整理出生动、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可以借鉴教育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并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第三,数据信息使时间界限得以突破。在数据技术不够发达的年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通常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当面请教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前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与软、硬件逐渐融合,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只需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提升自己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料、视频、图片等,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大数据开阔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视野,活跃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能力。
2.2.2 大数据有利于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如果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不准,会失去最佳的教育机会。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者掌握有用数据越多,就越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依据教育中使用数据的数量,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无数据阶段、样本数据阶段和大数据阶段。在无数据阶段,教育者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要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即使这样,教育者也只能大致掌握全体学生的整体状况以及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很难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容易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法。这种信息获取方法往往带有教育者的主观偏见,难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样本数据阶段,抽样调查的精确性虽然较高,但由于调研本身目的性较强,获得的数据容易带有主观成分。在目前的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者对学生相关数据的获取进入了“样本=总体”的全数据模式,大大提高了信息获取和把握的准确性。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跟踪每一个学生的数据,准确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成为可能;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取的大部分数据真实记录了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减少了数据获取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信息准确率大大提高。总之,大数据能够使教育者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根据掌握的情况及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2.3 大数据有利于巩固教育效果,保证教育效果的长效化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关注思想教育何时起作用,还必须关注教育效果的持续时间。每一次教育活动结束之后,都有一个总结反馈阶段。教育者需要对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效反馈,这对于巩固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关注的信息一般都是长期的和持续的,只要活动持续着,就会有不断被跟踪记录的数据,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根据跟踪记录的数据建立相关的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它循环往复、不断提升。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依据是数据,一次教育活动结束后,可以继续跟踪之前的数据,监测数据变化,通过对比前后数据,就会发现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变化,教育效果也一目了然。其次,教育者收到活动前后学生的数据变化,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调节,强化积极作用,消除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者通过大数据提供的数据支持,循环往复地进行实施、评价、反馈、调节等一系列教育过程,不断巩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保证教育效果的长效化。
2.3 大数据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3.1 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性挑战
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如依托大数据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中从正面引导学生的思想和活动。这不仅要求教育者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基础和能力,还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种类繁多的数据信息进行筛选,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正在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技术性难题。因为,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没有能力去获得庞大的数据量,学校也不具备大规模收集、存储的条件。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准确有效的预测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没有掌握数据挖掘的技能,也无法通过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习惯用摆事实、讲道理、以情感人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没有量化分析的意识和思维。
2.3.2 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互动性,是一种单向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讲授知识、传播信息,教育对象学习知识、接收信息。教育者有权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讲授知识,教育对象没有选择权。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量巨大、信息种类繁多,并且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和优势能够让教育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挖掘、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了依赖,还可以经常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或建议,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由于信息搜索的方式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信息的挖掘、获取、分析、应用等方面都会有许多差异,教育对象挖掘、获取信息的方式可能比教育者更加专业、高效,而在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更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适应这个时代,接受大数据并探寻其发展规律还有相当的难度,这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地位就会受到挑战。
2.3.3 大数据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隐私和信息受到威胁
大数据背景下,通过数据分析,百度、谷歌能了解人们网页浏览的习惯,京东、亚马逊、淘宝可以监视人们的购物规律,QQ、微信等透视着人们的交流关系网,人们的隐私和自由在受到威胁,同时,人们还过分依赖数据。在大数据面前,每个人似乎没有隐私可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大数据分析,会收集到许多学生自己不愿意透露的信息,出现许多意外的预测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者会无意中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预测学生行为的结果还可能会阻碍学生自由发表言论,造成“寒蝉效应”。舍恩伯格曾在自己的著作《删除》中说到:“如果我们不得不担心,关于我们的所有信息,将会被保留得比我们的寿命更长,我们还会对琐碎的流言蜚语发表我们的观点吗?”②p10所以,在运用大数据时,如何保护好广大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3.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 树立大数据理念,强化大数据意识
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树立大数据理念,理性认识大数据,正确运用大数据。大数据的到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合作意识。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挖掘、分析、处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完成,它需要专业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人才。只有树立合作意识,与相关业务部门密切合作,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大数据。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敏锐的数据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应主动收集、挖掘、分析、整理数据,善于发现数据中的思想信息,并与教育对象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运用数据解决教育对象的实际问题。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转变授课方式,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课堂外,采用教育对象喜爱的方式如 QQ、微信、微博等,与教育对象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前瞻性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解决教育对象已出现的问题,更要防患于未然,充分运用大数据的预测功能,从海量的数据信息分析、整理中发现潜在的问题,未雨绸缪 ,做好教育对象的心理疏导工作。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创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善于利用大数据资源复杂多变的特点,实时地对教育对象进行“头脑风暴”,激发教育对象不断地提出创新设想,迎接新挑战。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与教育对象有关的信息,用脍炙人口的语言与其交流互动,促使其畅所欲言,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2 构建大数据技术平台,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运用大数据的优势促进教书育人工作,仅仅依靠传统的数据采集办法是不够的。而社会上专门的数据搜集、分析、应用公司虽然掌握有海量数据,但他们通常以盈利为目的,不愿意与他人免费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数据。而且不同的数据公司,其搜集数据的重点不同,他们的数据并不一定对教育者有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必须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构建自己的大数据技术平台,通过移动终端和物联网技术,有目的地去挖掘、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研究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正确引导教育对象,对教育对象进行即时性的引导、教育、防控。可以根据教育对象群体的特点,从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将一些日常生活中有用的信息和能促进学习成绩提高的“锦囊妙计”定期发布在学校网站和论坛上,也可以在校园网投放一些富有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营造主流舆论氛围,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潮流,主动学习有关数据技术知识,学习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物联网知识,学习大数据的挖掘、采集、分析、整理及应用等知识,将数据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素质,还需要具备大数据能力,必须提高自己对数据信息资源的判断和辨别能力,使数据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要善于发现数据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动态、人际交往、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深入研究数据挖掘中发现的个性问题,创新教育观、人才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挖掘、分析、获取大数据增长知识,提高辨别能力,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利用大数据做好自我教育,持续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
3.4 制定和完善大数据法律法规,保护教育对象的隐私权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足不出户即可尽知天下事,与外界的沟通变得更加畅通无阻且丰富有趣。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预测能够了解教育对象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发表言论、浏览的网页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数据规模的急剧膨胀,使其发展速度超越了法律法规监控的范围,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犯,产生了许多法律性问题和伦理性问题。如网络上流传的“棱镜门”事件、“艳照门”事件、“人肉搜索”等,困扰着当事人的生活。所以,有必要制定和完善大数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有法可依。可考虑制定“大数据管理条例”“大数据挖掘公约”“大数据职业操守公约”等,还要提高教育对象数据素养,增强其数据权利意识,不恣意制造谣言,不随意公开他人隐私,提高大数据应用能力。
注释:
①沈卜铭.论大数据的由来及其界定与特征[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3).
②[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删除[M].袁杰,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