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恩如水

2019-01-23刘春平

师道(人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恩师历史课惩戒

刘春平

前日去听课,偶遇了初中时的历史老师秀丽老师。二十多年后,重见昔日恩师,亲切的感觉无法言喻。老师显然还记得我,很是亲热地叫着我的名字,这让我亲切中又生发了很多的感动。

老师其人,如她的名字一样秀丽。乌黑油亮的一条长辫子,白皙的皮肤,精巧的五官,纤细高挑的身材,再加上温和娴静的性格,总之,她的美丽无可挑剔。

老师不仅人美,课上得也漂亮。我们班的男生素以捣蛋而闻名,但却从来没有在历史课上弄出过什么噱头。现在回头想想,温婉的秀丽老师,能够轻易降服小猎豹般的我们,除了美丽,还有两大法宝吧!一是故事,二是温情。

多年后的今天,我依旧清晰而浓烈地记得,老师讲蒙古兴起时,插播的关于马镫的传奇:从游牧民族到鲜卑族,从北方草原到中原腹地,从中国到欧洲,马镫绕过了半个地球,最终在欧洲、在世界赢得了 “中国靴”的美誉;讲 《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老师增加了高俅的发迹与蹴鞠的故事,也正是在那时,我才知道足球并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当了老师之后才明白,透过这些故事,老师期望我们获得的,其实不仅是故事和故事里的知识,应该还有与民族情感、文化传承相关的内容吧!

秀丽老师的脸上永远是空姐般的微笑——不露牙齿的那种淡淡的甜甜的微笑。那个年代老师惩戒学生是公认的 “真理”,可我实在想不出秀丽老师对谁实施过任何形式的惩戒,哪怕一次,好像连愤怒也不曾有过。她叫我们名字的时候,永远都是只有名,没有姓,而且最后会拖上长长的尾音 “啊”。刚刚叫我的时候,还是那一声熟悉的“春平啊——”。通常这样叫的时候,老师的纤纤玉手要不搭在我们肩头,要不就在靠近肩头的胳膊上轻轻握一下!工作后才知道,这招呼和动作里,其实是有老师的温情和关爱的。

惩戒合法的年代里,却从来没有惩戒过我们的,还有读文登师范时的历史老师于敬民。于老师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他与温和丝毫沾不上边,从来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表情。他不重视仪式,历史课上课下课两次起立我们全免了。他和我们几乎没有交流,因为他总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于老师是孤傲的,孤傲得如同旷野中的一棵大树,孤独但也自成风景。

但于老师应该是我见过的最高效的老师了。他进了教室,把讲义往讲桌上一放,然后拿起三支粉笔,从黑板的一头开始,边讲边板书。明确过程,表述史实,剖析原因,阐释影响,遇事说事,遇人说人,没有一句废话,甚至没有一个废字。一节课,三支粉笔,三大栏,洋洋洒洒一黑板,一级标题二级标题绝对条理清晰。然后下课铃声正好响起,讲义往腋窝一夹,利索走人。

于老师从来没有对我们中的任何一人表示过 “爱意”,但我们都出奇地喜欢学历史,喜欢历史课。“历史课太有意思啦!”——这是当时我们班51个人唯一没有分歧的一个观点了。做了老师之后才明白,于老师吸引我们的,是他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磨砺才能得来。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那其实是不懈的自我成长,是经历了日月星辰的洗礼之后,在无数个孤寂的日子,绽放出的最美丽的光华。

就宽厚睿智而言,莫过于慈母一般的秀荣老师了。秀荣老师教我们数学,当时感觉她上课特别喜欢提问我,而且很神奇地,每次都抓住我走神的瞬间提问,年少的我曾经无数次为此懊恼。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小时候喜欢歪着脑袋撅着屁股,逐字逐句地读妈妈贴墙的报纸,这是爸妈口中时常提起的趣事。初中时得到一本书很不容易,一旦有书在手,总是急不可耐。每次换教室,我都要在教室转一圈,找一张桌面上有洞洞的课桌,这样上课时我就可以把书放在课桌里偷看啦。应该说这方法不是很成功,总是有很多书被老师没收了。但唯有在数学课上,此法万无一失,秀荣老师从未没收过我任何一本书,心中自然常常为此窃喜。如果没有被提问时答不上来的羞窘,数学课真是我最快意的时光了。

当了老师之后,站在讲台上,偌大的教室里,即使最后一排的学生,哪怕是表情、眼神等最细微的变化,我都能够一目了然、尽收眼底。再想起秀荣老师的数学课,我不禁笑了,笑自己年少无知,自作聪明,也感激秀荣老师的宽容和睿智。她老人家根本不是没发现我的小伎俩,她和其他老师一样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只是她没有严厉地没收我的书、当堂批评我,而是用提问提醒我要注意听讲,用提问帮助我拉回被书诱惑的灵魂而已。现在想想,很为秀荣老师的教育智慧折服。她没有点名批评,没有没收书籍,不仅维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还以她的方式保护了这个孩子读书的爱好;同时,也及时地以提问吸引她的注意力。秀荣老师教了我两年的初中数学,我一直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成绩也一直十分优异。这些,与秀荣老师润物无声的引领显然关系匪浅。只是那时,年少的我却不曾感知到这些良苦用心。

正是恩师的课堂让我明白,历史课堂一定要有人有故事,有人有故事的历史课堂才会有意思,才会被学生喜爱,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所以,即使初三面临毕业会考,我也会在授课中适当增加一些简短的人物故事。同时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故事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比如,讲朱元璋时,会和学生们聊聊 “珍珠翡翠白玉汤”的话题,既了解了一个中国式的平民逆袭成功的奋斗人生,又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戏曲经典与历史的相互关联;讲恺撒和屋大维,会引导学生们在英语的十二个月中,找寻对两个历史伟人的纪念,让学生们了解到七、八月的英语就是恺撒和屋大维的名字,也认识到他们在欧洲、罗马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也正是恩师的课堂,让我明白,老师的课堂讲解思路清晰,对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老师言简意赅,学生才会听得明白、专注,不容易精神疲惫、厌倦,才会产生持续学习的动力。所以,虽然历史教材几乎已经烂熟于心,但我依旧年年使用新的教材,依旧年年重新备课,梳理思路。让我倍感神奇的是,似乎我年年都能从教材和备课中有更多新的发现和感悟。现在,我也终于可以像于老师一样,即使不翻一下课本,也可以完整地上完一节课。从孩子们的表情和眼神里,我也能够读出他们的喜爱,孩子们问不完的问题,也让我意识到,老师们言传身教植根于我头脑中的,其实是对教师这份工作最高的责任感和价值感,以及最重要的师德内涵——不误人子弟,才是最好的师德。

同学聚会,自然会谈起曾经的老师。我们热爱并感激着秀丽老师和秀荣老师,因为她们的付出,才给予我们一个那么温暖快乐的中学时代。我们也同样热爱并感激着于敬民老师,他的理性、严谨、务实和高效,是我们人生中另外一种芬芳。今天,正是因为读懂了这些可敬的老师们,我的从教之路才走得更加从容,更加稳健!

“长大后我便成了你。”今天,当我站在讲台上,我的老师们言传身教所给予的教诲,都化成了我工作中的筋骨和血肉,滋养着我的教育思想,润泽着我的教学行为,无声细雨中助我开出自己的花朵,采撷丰实的硕果。在经历过漫长时间的沉淀之后,恩师们曾经展现的教育智慧,都成了我记忆中永不凋谢的玫瑰,伴我一路芬芳,一路向前。感谢三位恩师,也感谢我所有的老师。当今天的我也日臻走向成熟的时候,我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着一点——师恩如水,一直悄悄流淌在我生命的河里……

猜你喜欢

恩师历史课惩戒
忘却歌
教育惩戒艺术仍值得继续探索
也谈“教育惩戒权”
曾字拜见恩师
教育有时需要一定的惩戒手段
谢谢您,我的恩师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追思恩师黄晓同
怀念恩师欧阳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