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9-01-23,
,
一、引 言
城市是推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参与竞争的主要载体,城市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国家和区域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加入WTO后,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竞争,深入实施开放战略,城市在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成为近年来深化和拓展城市竞争力研究的重要方向,但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基本遵循的背景下,如何围绕新发展理念和新的城市角色定位系统构建一套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为精准定位城市发展阶段水平,明确发展的问题短板,科学评价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仍然处于优先地位,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学界一致认为,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的关键在于城市发育不足、城市在全国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但是,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究竟处于何种状态?在缺少科学有效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方法的情况下,这一问题尚没有明确的结论。因此,提升城市竞争力带动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必须先找出合理的城市竞争力测度方法,理清现状、科学判断,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文从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界定入手,构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并以西部地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西部地区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以期为未来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二、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学界关于城市竞争力已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等被广为接受,本文从城市竞争力、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方法三个方面梳理相关研究。
(一)关于城市竞争力
竞争是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注]“竞争的定义”,2017年12月2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eNuop7HHe37bRNr4x8jcn8zP7zJqLGXNvZC1p_khxf8Rv6E59xWkd9XErAJOVorIt7r5kGcEzOT1_y-LBH8NFlce4RXhvuiczC2Z_SZQta,2018年3月5日。竞争力即为竞争的能力。从经济学角度对竞争力的关注,始于对微观企业领域的研究,竞争力被用于描述企业在市场条件下获取资源、创造价值的综合能力,并据此判断企业在未来可能展示的能力。随着城市功能的复杂化和趋于完善,城市逐步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城市也开始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城市竞争力”概念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学界发表了系列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的论文,[注]罗涛、张天海、甘永宏等:《中外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国际城市规划》2015年第1期, 第7-15页。城市竞争力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由生产环节向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发展过程。
在城市竞争力研究早期,人们更关注城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学者们多从城市在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功能这一角度衡量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如Kresl提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创造财富、提升收入的能力;[注]Peter Karl Kresl, “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 Survey,” in P. K. Kresl, G. Gappert, eds., 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5, pp.45-68.迈克尔·波特基于国家竞争力,也提出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生产率的观点。[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4页。中国学者郝寿义、倪鹏飞也提出类似观点,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获取资源和开发资源的能力。[注]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经济科学》1998年第3期,第50-56页;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6期,第14-18页。
在全球城市发展过程中,除了城市经济发展问题外,城市人口贫富差距、公共产品均等性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城市竞争力的认识也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向社会、环境领域延伸,将经济活动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纳入到城市竞争力范畴。如Begg、Webster和Muller提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提供私人消费品和公共物品的能力;[注]I.Begg, “Cities and Competitiveness,”Urban Studies, Vol.36,Nos.5-6,1999,pp.795-809;D.Webster, L.Muller, “Urban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y Urban Regions: The Road Forward,” Paper Prepared for Urban Group, INFUD, The World Bank, 2000, p.25.Gordon和Turok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提高居民福利水平的能力。[注]Ian Gord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 Urban Studies, Vol.36, Nos.5-6, 1999, pp.1001-1016;Ivan Turok, “Cities, Regions and Competitiveness,” Regional Studies, Vol.38, No.9, 1999, pp.1069-1083.目前,学术界关于城市竞争力的主流观点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优于其他城市的能力。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和环境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我国学者如姚士谋等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城市竞争力内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多个子系统合力作用的结果。[注]姚士谋、于春、年福华:《城市化问题的深度认识——关于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增刊,第254-260页。本文认为,从系统论角度可以较为准确地认识城市竞争力内涵,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子系统及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在市场条件下与其他城市的竞争过程中具有获取优势地位能力的一种状态。由此,城市竞争力至少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综合性。城市竞争力不是城市某一方面或领域优于其他城市,而是城市所有子系统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而表现出优于其他城市的综合能力。当然,这种“综合”也不是简单的加总,而是遵循系统运动规律的综合运动。
二是相对性。城市竞争力是在市场条件下,城市间在竞争过程中所展现的能力。因此,城市竞争力没有绝对强弱、高低之分,而是取决于竞争对手这一参照系。
三是未来性。城市竞争力是基于城市当前状态而形成的在未来竞争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因此,将城市竞争力定义为城市所处的状态,比定义为所具有的能力更为准确;我们通常所指的城市竞争力,是通过评估城市当前所处的状态而预测其未来在竞争中可能展现出的能力。
(二)关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
可持续竞争力概念的提出源于对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两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一是国家或区域的生存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发展;二是国家或区域如何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问题。前者主要涉及可持续发展领域,后者涉及竞争力领域,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复杂,相关研究也逐步综合化。2010年,Balkyte首次提出了可持续竞争力(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用于说明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注]Audrone Balkyte, Manuela Tvaronaviciene, “Perception of Competitivenes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ets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11, Iss.2, 2010, pp.341-365.世界经济论坛(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于2012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竞争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系列制度、机构、政策和要素,能够使一国长期保持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确保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注]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2-2013, Geneva: World Economic Forum, 2013, pp.35-42.这一定义以经济竞争力为核心,强调经济、社会、环境间的协调关系。“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寻求一种平衡经济繁荣、环境管理以及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主要出现在城市竞争力研究的文献中,一类研究将其作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多用于评价城市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竞争力“分量”;另一类研究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视为城市未来长期竞争力,与“当前短期竞争力”相对,[注]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2016:新引擎——多中心群网化城市体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5页。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前者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理解为城市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竞争力;后者将城市竞争力理解为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性。由于城市竞争力概念本身的综合性已经包含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因此,若按前者理解,只能针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某些因素进行研究,显得这一概念过于狭隘和单一。后者的理解更加贴近可持续竞争力概念提出的初衷,即用于说明“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基础见Kresl在城市竞争力研究中提出的显示性与解释性双框架理论模型,[注]Kresl, “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 Survey,” in Kresl, Gappert, eds., 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pp.45-68.将城市竞争力分解为显示性的短期竞争力和解释性的长期竞争力,而解释性的长期竞争力就是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反映了城市在未来竞争中长期保持优势地位的能力。
本文认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可以定义为:在确保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某一城市在市场条件下与其他城市的竞争过程中,具有获取并长期保持优势能力的一种状态。基于目前学界对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理解,本文对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作出两点特别说明:一是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包含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间的复杂关系,既要反映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又要反映各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二是立足于经济学角度,研究和评价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核心目标是反映城市在确保社会、环境可持续条件下的经济产出能力,用于寻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间的协调模式和方法。
(三)评价模型和方法
从开展城市竞争力研究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高认可度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共有如下6种,分别是双框架模型、[注]Kresl, “The Determinant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 Survey,” in Kresl, Gappert, eds., North American Citi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 pp.45-68.大都市区国际竞争力模型、[注]D. Rondinelli, G. Vastag, “Urban Economic Growth in the 21st Century: Assess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Metropolitan Areas,” R. Bilsborrow, ed.,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New Directions and Issues,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pp.469-514.四要素模型、[注]Webster, Muller, “Urban Competitiveness Assess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y Urban Regions,” p.25.六要素模型、[注]M. Sotarauta, R. Linnamaa, “Urban Competitiveness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Policy Networks: Some Reflections from Tampere and Oulu,” Paper Presented in Conference on Cities at the Millennium, 1998, pp.1-17.迷宫模型、[注]Gord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 pp.1001-1016.金字塔模型。[注]B. Gardiner, R. Martin and P. Tyler, Competitiveness,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across the European Regions, London: 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s Regional Productivity Forum Seminar, 2004, p.50.比较这些评价模型,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均来源于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有些是将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模型延伸至城市竞争力研究领域,有些是“钻石理论”模型的改造和拓展,使其适应城市竞争力评价。
二是评价模型的核心要素均为经济要素。虽然在一些模型中着重加入了社会、环境、文化因素,但是对这些要素的选择依然是围绕如何影响经济产出为依据,均体现出波特的观点:“虽然稳定的制度、法律、政治潜在地创造财富,但是他们本身并不直接创造财富。”[注]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第4页。
三是在模型构建思路上,一类注重解释性,即以解释城市竞争力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思路,同时运用实证方法加以验证,如双框架模型;另一类注重操作性,即以定量评价方法作为基本思路,建立便于操作和量化的评价模型,如四要素模型、六要素模型等。
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知名度较高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有集聚-扩散模型、[注]尔东:《中国十个最具代表性城市综合实力比较》,《当代经济》2011年第11期,第8页。“弓弦箭”模型、[注]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第32页。城市价值链模型、[注]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蓝皮书》,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03年,第52页。、“飞轮”模型。[注]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3页。总体来看,国内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以引入国外城市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更加注重模型运用的可操作性,以评价各城市竞争力的相对强弱为主要目标,较少考虑模型对城市竞争力的解释问题;在指标选择上,融入更多的非经济类指标,但是评价的核心要素仍然是经济要素,以城市的经济产出能力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城市竞争力评价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为:基于统计学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最终得到城市竞争力水平数据。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综合模糊评价法等几类方法。综合来看,现有研究对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认识尚存在争议,对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还停留在作为城市竞争力组成部分阶段,不能准确反映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三、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
按照本文对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内涵的阐述,即定义为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借鉴《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注]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2-2013, pp.35-42.《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4》[注]倪鹏飞等:《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No.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2页。评价可持续竞争力的思路,本文构建评价模型,其总体思路为:第一步,评价城市竞争力;第二步,评价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性;第三步,将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可持续性合成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
(一)城市竞争力指数
城市竞争力具有综合性,从目前主流评价模型来看,经济产出能力依然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在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城市生产效率或经济指标来表征城市竞争力,本文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其理由如下:一是经济产出仍然是目前城市最为重要的功能,城市其他功能的发挥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需要以经济产出为基础,从城市竞争表现的观察来看,经济产出能力强的城市通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即表现为强竞争力;二是经济产出能力是较为容易定量评价的内容,从可操作性考虑,以经济产出能力表征城市竞争力便于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开展。当然,以城市经济产出能力来表征城市竞争力,并不等同于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经济产出能力,在本文中城市竞争力的其他方面将包含在可持续性评价中。
(二)社会可持续性匹配系数
社会可持续性系数用来反映社会系统与城市竞争力的匹配程度,当社会系统与城市竞争力相匹配时,城市竞争力越强,意味着城市生产力水平越高,城市居民可以消费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能更好地提升居民福利水平;反之,在某些城市发展过程中,福利水平并未随着城市产出增加而提高,出现收入差距过大、失业、贫困等诸多问题,部分人群无法参与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无法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进而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本文借鉴Begg处理城市竞争力的思路,把社会系统与城市竞争力系统看作城市子系统,以两个系统间的协调系数表征社会系统与城市竞争力的匹配程度,可称之为“社会可持续性匹配系数”。
(三)环境可持续性匹配系数
环境可持续性系数用来反映环境系统与城市竞争力的匹配程度,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资源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资源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优良的自然环境可以从多个方面增强城市竞争力,使得城市竞争力更具有持续性,反之,恶化的城市环境,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会增加城市发展成本、导致城市经济损失,削弱城市竞争力,甚至威胁城市的生存;同时,竞争力强的城市也具有更加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能力,能够采用更加绿色的生产方式,提供更加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可持续性匹配系数测度思路同社会可持续性匹配系数类似,以环境系统与城市竞争力系统间的协调系数表征环境系统与城市竞争力的匹配程度。
(四)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
虽然城市竞争力、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间的相互关系被广泛接受,但目前还没有文献提出并论证三者之间的确定函数关系,而确定三者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本文借鉴《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处理方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定义为线性关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匹配度与经济-环境可持续性匹配度的平均值,计算方法为: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社会经济匹配系数+经济竞争力×环境经济匹配系数)/2
图1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框架图
四、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的需要,参考现有成熟的研究成果,本文确立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对相关指标选取作出说明。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指标体系是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的核心,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有效地评价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本文按照有效性、可观测性、简洁性、动态性的基本原则,从城市竞争力、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有效性原则。评价指标要真实、有效地反映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动趋势,要求指标既能在理论上与城市竞争力现状具有现实意义上的关联性,又要求通过实证检验,证实存在相互关系;同时,要求指标能够通过当期的观测值,有效反映未来变动趋势。
2.可观测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指标应可观测、可比较,避免使用主观判断占主导的指标,也避免使用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
3.简洁性原则。由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长期不间断运行,要求具有简洁性。一方面是指标、数据在有效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避免数据冗余,便于数据获取;另一方面是数据处理方法要尽量简洁,便于计算和实际运用。
4.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和方法要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能够根据评价城市的区域特征、时间特征等进行动态调整。
(二)评价指标体系
1.城市竞争力指标
本文沿用目前城市竞争力评价的主流方法,以城市经济产出能力为核心表征城市竞争力,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开放水平五个方面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选择的具体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分别从经济产出和人口两个方面反映城市经济规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城镇化率从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两个方面反映城市经济结构;科学技术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从投入和潜力两个方面反映城市创新能力;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互联网宽带接入率则反映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反映城市开放水平,如表1所示。
2.社会可持续性指标
本文从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社会结构三个方面评价城市社会可持续性。其中居民生活水平从居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支出结构进行评价,具体指标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通过每千人病床数反映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反映社会保险情况、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反映文化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比可以综合反映社会结构现状。
3.环境可持续性指标
影响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因素包括资源使用效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城市生态状况以及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情况。本文采用能源、土地利用效率反映城市资源使用效率情况,具体指标包括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建成区面积地区生产总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包括废水、废气、烟尘等,评价指标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城市生态状况通过人均城市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率两个指标反映;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用于反映环境保护的努力程度和效果。
(三)数据处理方法
比较现有数据处理方法来看,熵值法在数据处理方法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可比性,通过指标选取和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极端值和负值指标问题,较为符合本文的评价原则。因此,本部分以熵值法为基础构建数据处理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和匹配系数。在标准化处理过程中,正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评价为得分越高的指标,负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小评价为得分越高的指标。在具体匹配系数时,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所包含的城市竞争力、城市社会可持续性、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看作互相作用的系统,设子系统在某一状态的发展水平分别为MA、MB,系统A、B在空间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MA,MB),根据空间距离计算方法,可定义两系统的匹配程度为:
五、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分析
本文以西部地区11个省份、[注]因西藏自治区城市相关数据缺失较多,未纳入本次评价。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评价对象,相关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各省2016年《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后,得到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以及各分项得分和排名(见表1)。
表1 西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续表1
续表1
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一)可持续竞争力总体较弱,省会城市具有绝对优势
西部地区87个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总体较弱,平均得分为0.144分;最低得分为0.035分,为青海省的海东市;最高得分为0.624分,为四川省的成都市;绝大部分城市得分低于0.2分,其中低于0.1分的城市有39个,占城市总数的44.83%;位于0.1~0.2分之间的城市有35个,占城市总数的40.23%。总体结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以下简称《报告No.15》)基本一致。
从得分分布来看,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呈现明显的断层结构,超过70%的城市位于得分底层,少数城市位于顶层,而缺少中间层次。如得分位于0.2~0.4之间的城市仅有8个,不到城市总数的10%。
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来看,前10位为成都、西安、重庆、贵阳、昆明、兰州、南宁、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包头,前9位分别为各省省会城市,西部地区各省会城市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如表2所示。与《报告No.15》比较来看,《报告No.15》中西部地区前10位的城市为成都、西安、重庆、银川、乌鲁木齐、贵阳、桂林、洛阳、咸阳、延安,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文的可持续竞争力包含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而《报告No.15》中的可持续竞争力只关注了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方面。
表2 西部地区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前十位城市
(二)各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差异较大,内部分化特征显现
分省区来看,新疆、陕西、内蒙古、贵州等省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表现较好,而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则与西部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其中新疆由于只有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两个城市参与评价,而且乌鲁木齐得分较高,使得新疆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平均得分较高,如表3所示。
表3 西部地区各省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注]重庆作为直辖市,本文将其主城区作为单一城市进行评价,与多个城市的省区间没有可比性,故未将重庆纳入省级层面比较。
从各省内部来看,各城市间可持续竞争力差异较大,城市间分化特征显现。四川、陕西、云南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变异系数均接近1。陕西的西安、云南的昆明、四川的成都是西部地区最具可持续竞争力的城市,而省区内其他城市则呈现出显著低于省会城市的水平,比如四川省的成都市为最高得分0.624分,而得分最低的巴中市仅为0.056分。
(三)多数城市竞争力不足,经济规模和开放水平成为制约瓶颈
在城市竞争力得分方面,如表4所示,西部地区87个城市中,竞争力得分低于0.2分的有70个,占城市总数量的80.46%。成都以0.758分位居西部地区城市第一位,重庆以0.721分位居第二位,西安以0.705分位列第三位,得分位于0.4~0.5分之间的城市为昆明和贵阳。可以看出个别城市竞争力得分排名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得分排名略有不同。
表4 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描述性统计
从城市竞争力包括的五个方面来看,城市经济规模和开放水平是制约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的瓶颈因素,西部地区城市经济规模平均得分为0.019分、开放水平平均得分为0.014分,低于创新能力、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得分,扩大城市经济规模和提高开放水平仍然是提高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四)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在各城市间差异较小,西北地区城市普遍优于西南地区城市
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得分分布较为集中、差异较小,有58个城市得分位于0.2~0.3分之间,占城市总数的66.67%;得分变异系数为0.387,反映出各城市间得分差异较小。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得分优于西南地区城市,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9个城市为西北地区城市。其原因在于,西北地区城市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方面得分高于西南地区城市(见表5)。
表5 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描述性统计
(五)社会可持续性呈现分化趋势,城乡分割问题依然突出
以社会可持续性得分为纵坐标、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得分为横坐标,以各城市得分做散点图,得到图2。若以0.2分为高、低分分界线,得到社会可持续性得分与可持续竞争力得分高低组合的四个象限,可以发现城市得分分布呈现“低低”集聚和“高低”集聚,位于“低低”集聚区的城市数有28个,占城市总数的32.18%;位于“高低”集聚区的城市有52个,占城市总数的59.77%,反映出西部地区的城市社会可持续性呈现分化趋势。可持续竞争力位于同一水平的城市,在社会可持续性方面出现了高、低两个方向的分化趋势。
图2 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得分与社会可持续性得分散点图
从影响社会可持续性得分的三个方面来看,用于反映社会结构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得分总体较低,是社会可持续性的短板因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分表现较好,反映出西部地区城市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上提升显著。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方法,以西部地区城市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总体较弱,各省会城市具有绝对优势,而各省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趋势。从可持续竞争力构成来看,受经济规模和开放水平制约,多数城市竞争力不足;西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总体优于西南地区;城乡分割依然是西部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社会可持续性的分化趋势也值得警惕。
因此,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应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全面践行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提升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第一,以城市群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强化西部地区城市间统筹协调,重点加强大中型城市的培育和发展,补齐城市体系发展断层,构建支撑西部地区竞争力整体提升的空间载体。第二,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对外开放立体大通道体系建设,强化西部地区城市协同开放发展,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协同开放,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第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加强区域生态共保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加强控制污染物排放专项治理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系统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适度相宜、有机相融的空间发展格局,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扶贫攻坚战,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总体提升社会可持续水平。